万载解放的前前后后

万载解放的前前后后

徐小明

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挥师南下,国民党反动政权摇摇欲坠,各地即将迎来解放。在解放前夕,万载各界进步人士纷纷用实际行动迎接美好的新生。7月中旬,万载获得解放,组建了中共万载县委、县人民政府。但此时的万载社会情况十分复杂,帮派林立,土匪与特务横行,收缴枪支武器,整治社会秩序与剿匪、反霸工作任务十分严峻与紧迫。

迎接解放与龙冈惨案

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动摇了国民政府的统治。万载县反动国民政府企图负隅顽抗,而国民党内部的左派却纷纷从反动营垒中挣脱出来,加紧秘密碰头集会,研究如何迎接解放大军的到来。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江西地下组织委派万载籍民革成员辛童孙回到万载县,秘密发展民革地下组织。辛童孙回县后即与私立龙云职业中学校长辛安潮和万载县公学款产管委会负责人辛焕溢联系,积极开展组织活动,使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康乐、株潭、白良、三兴、罗城等地的旧军政人员、中小学教师、医师、职员、乡绅等人员中纷纷有人申请加入民革地下组织,民革成员一时间发展余人。当时,民革地下组织活动的重点是:积极发展组织,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策动国民党政府军、政人员中的爱国人士弃暗投明,切实配合解放军做好保护人民财产、重要物资和档案文件等工作,以迎接解放。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龙效彬、李蕴文,与入党积极分子喻志良,4月间分别到白良、三兴、罗城、城厢、大桥等地开展宣传和组织活动,至万载解放前夕,该组织扩大到多人,推选李蕴文为负责人。

与此同时,中国民主同盟江西地下组织派盟员于思(本名宋叔怡)与田业(本名唐敬斋)从宜春来万载赣西中学(株潭)发展组织。于思、田业两人在赣西中学秘密活动的同时,还深入社会调查了解群众疾苦和地方反动势力情况,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工商业等方面的政策;宣传全国即将解放,人民胜利已成定局的形势;号召人民群众联合起来,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迎接解放。为配合宣传,还油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材料,并自办了油印的《真理报》《黎明报》。工作月余,于思将工作重点转到邻近的私立龙冈初级中学,田业仍留在赣西中学坚持活动。

于思到龙冈中学不久,即奉命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湘鄂赣边区第一纵队政治部”,于思自任政治部主任,下设四科一社,组织科由叶青任组织干事,宣传科由龙剑光负责,民运科由张靖帮负责,保卫科由张伟才负责,文化服务社由丁文化负责。此外,还设有大众报社、大众学校、训练班等组织,共有成52人。政治部成立后,为扩大影响,油印了大量宣传材料,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有关方针政策等,发行了《大众号外报》(油印),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湘鄂赣边区第一纵队政治部《告边区地方武装组织书》,明确提出“本部奉命担任解放湘鄂赣边区的任务,在和平解放的最高原则下,本部愿极力避免发生残酷流血的战争,不但希冀流窜边区所有国民党部队官兵自觉停止反革命反人民的军事行动,而应为和平解放的总目标,共为革命战争而努力,更盼所有的地方武装组织站到真正的人民阵线上,把自己从国民党反动派集团的剥削压榨下拯救出来”。同时,政治部还制定了赏罚条例12条,“希望各级组织领导人慎择取舍,其勿执迷不悟”。

通过宣传,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不仅株潭地区,连邻近的黄茅、潭埠、白水等地一些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和农民群众,纷纷靠拢这一组织。与此同时,以原在慈化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湘鄂赣边区第一纵队为基础,建立发展了新的武装力量,下设3支队,株潭编为纵队的第二支队。当时正值青黄不接,发生春荒,支队在白水打开国民党的粮仓,接济百姓,进一步扩大了影响。有不少群众自带枪支弹药参加这个队伍,潭埠小溪张伟才等20多人便带来6支步枪、1支冲锋枪、5支手枪,很快队员发展到50多人,有长短枪31支、子弹多发。政治部任命张伟才为第二支队队长,负责保卫政治部,紧接着对这支新组建的武装队伍进行了政治和军事训练。

5月中旬,于思又策动株潭的反动武装高×伟和龙×藩两个自卫队接受改编,并在龙冈中学受训。特务分子龙×谋迫于形势,交出了1支三号驳壳枪、子弹10发,还有电台密码(电台在宜春,未交)。恶霸龙×生也交出了手枪1支。但是,由于民盟组织在发展成员时缺乏较严密的审查,因而组织内部混进了株潭镇长高×伟、自卫队长龙×藩、特务分子龙×谋等一些国民党特务、劣绅、地主、恶霸分子。于思见敌人一个个瓦解,放松了应有的警惕性,竟把龙×藩的自卫队作为政治部的警卫队使用。

6月16日,混进该组织的潭埠毫田的特务分子、原潭埠自卫队成员邹×向国民党万载县参议会参议长告了密,紧接着又先行赶赴龙冈中学为国民党反动派做内应。于思此时得到潭埠小溪送来反动派要来“围剿”的情报时,内部有的人开始动摇,有的也已经溜走了。

6月18日,国民党万载县政府调派鲍×亚为队长的保警一中队和辛×保任队长的保警二中队赴株潭“围剿”,两队在大桥住了一晚。

18日晚,为防止敌人袭击,于思和政治部一些人都到龙冈中学后面山上露宿,翌日清晨返回学校。19日上午,于思主持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向黄茅金钟湖山区转移,并在会议上宣布了惩治反革命条例。午饭时,哨兵报告“田野里有很多兵来了”,于思赶忙进会议室收拾文件。这时叛徒邹×假装对于思说:“不要慌,这是我们自己的队伍,待我去招呼一下。”说完乘机而逃。枪声打响后,经过几小时激战,因寡不敌众,二支队在张伟才率领下冲出重围,于思和张玉生、张水生、丁文化、龙剑光、范希顺、汤凯、施道坚等10人被捕,关在株潭镇一座碉堡里。

高×文、龙×生、龙×谋等连同辛×保、鲍×扬一伙国民党特务、恶霸、地主,对于思进行严刑拷打,于思英勇不屈,怒斥道:“你们怎样都无关系,我只有一死,但你们不能将共产党全部杀光,解放军一到,看你们的结果如何!”当晚,敌人将于思、张玉生、张炎生3人杀害于龙冈中学校门口,这就是震撼一时的“六·一九”龙冈事件。

龙冈事件后,张伟才带领部分队员到湖南浏阳县与一支队和三支队汇合,于7月5日同“围剿”的国民党48军相遇,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万载解放后,张伟才和部分队员回县参加了县大队,经过整顿学习,一部分人参加了九九支队,一部分人回乡。

万载解放

年4月21日至6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的一部共百万大军,在长江中下游一线强渡长江,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美梦,取得了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接着挥师南下,势如破竹。

7月初,当解放军逼近万载时,万载的反动势力仍垂死挣扎,以县参议长龙×海为首的反动地方头目纠集地方反动武装,加紧搜刮民财,上山为匪,企图长期隐蔽,伺机再起。龙×海带领县保安总队逃往峰顶山,乡长杨×周指挥“反共青年救国军”走高村,县保警队长陈×刚带领“反共救国军赣西北义勇队第二支队”据守高城。

7月14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高。7月16日上午12时许,人民解放军四十三军一二八师先头部队由上高分两路,从东门和南门进抵万载县城,四十八军一四二师也由宜丰芳溪直插县小北关入城,万载解放了!

喜讯传来,县城人民欢欣鼓舞,兴高采烈,端茶送水迎亲人。解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第二天,县城商店便陆续开始营业,秩序井然。当人民解放军从西门出城,继续追剿逃敌时,国民党夏威兵团四十八军残部一个营企图凭借分水坳险要地势进行顽抗,在解放军猛烈攻击下,仅10多分钟敌人就溃败了。激战中,人民解放军有5名战士光荣牺牲。

万载县城解放,喜讯传开,人民欢欣鼓舞,端茶送水迎亲人。解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他们不随便进屋进店,露宿门外屋檐下。当解放军进驻县城时,他们大声喊着:“乡亲们,请大家不要害怕,我们是共产党,是为保护你们而来的,我们都是一家人。”为了让县城的百姓放心,解放军帮着百姓干农活,有的还教小孩读书写字,甚至对待国民党军的俘虏,还给予盘缠遣送其回家与亲人团聚。当时县城有个小孩叫王茂林,只有五岁,不小心与家人走散了,哭哭啼啼的一屁股坐在街上,被一名解放军战士看到了,这位战士就从包里拿出一个馒头,抱起他四处寻找他的家人。当小茂林的妈妈找到小茂林时,这位解放军战士不留姓名悄悄地走开了

7月18日,解放军继续追歼逃敌,到达大桥、株潭,黄茅,许多土地革命时期参加过革命的老同志,带头组织欢迎队,主动介绍本地情况,送粮送水。潭埠的人民群众听到解放了大桥,立即派老同志为代表赶到柏树迎接,并把敌人准备运走的斤大米和仓库中的谷子全部扣下,支援解放军。岭东的老同志也召集会议,派出代表到县城和解放军接头。在黄茅,人民解放军四十五军师从白水到黄茅,一举推毁了黄茅义仓碉堡,歼灭黄茅乡团反动武装多人,俘获40多人。黄茅解放时,人民群众兴高采烈,自发地燃起了鞭炮。20日,国民党万载县地方武装——万载县保警队第三中队长刘×寰带领队伍,在白良文联小学宿营后,经坝上、勾形到达南田王家祠,吃过中饭,命令士兵将机枪拆下,下午3时许投诚。

至此,万载全境获得解放。

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万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反动统治的黑暗年代里,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支援革命,直至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终于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组建县委、县人民政府

在人民解放军进军万载的同时,中共江西省委、袁州地委在南昌佑民寺组建中共万载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杨其光、董雨田、巩克训、齐玉生、刘双全等47位领导人员,在宋绍濂(年江西省委书记沈素胞姐沈英之子)的带领下,前往万载。宋绍濂凭借其父宋余阶曾任国民政府万载县参议长的身份,说服万载国民政府相关政要人员,力求使政权得到顺利交接。

7月21日,中共万载县委、县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成立,杨其光任县委书记,董雨田任县长。县人民政府即宣告成立,设秘书室、民政科和财粮科,隶属袁州分区管辖,废除了原国民党所设两镇20乡的旧制,新设城厢、大桥、潭埠、株潭、仙源和罗城6个区。

由于刚刚解放,社会秩序还比较混乱,反革命残余尚未肃清,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稳定局势,支援解放大军向大西南进军,中共万载县委、万载县人民政府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的宣传,还利用上层分子、地主绅士写信说明政策,敦促潜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回来投诚,一些民主党派人士也积极协助工作。在强大的军事、政策攻势下,5天内,原国民党县政府秘书、科长、保警队、特务队共人,携带各种枪支支向人民政府投诚。

此时的县城,大商店关门歇业,反动份子造谣人民币价位提高,千元才能换银一两,店主不敢进货,怕货卖到南昌买不回货来;反动份子还宣扬解放军见谷子便抢,到百姓家要粮,没有便翻箱倒柜,致使民众不敢收割稻谷。

8月上旬,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师团三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万载县大队,各区设立中队,总计余人枪,由刘吉生任大队长,杨学凯任政委,杨瑞歧任参谋长,担负防敌剿匪、维护治安等任务。

为支援大军解放大西南,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支前委员会,组织了筹借粮草支前工作队。宋绍濂被分配到支前委员会任委员,从事宣传等工作,并协同政府秘书王啟舟招收青干班学员,并作为学员口试考试考官。首先吸收青年知识分子约40余人举办了短期训练班,经过训练后,绝大部分分配到县、区两级政府中当干部。县委、县政府依靠这批力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借粮借草运动。全县人民热烈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仅1个多月,筹借粮食万斤,加上缴收敌人仓库存粮32万多斤,共计近万斤,超额完成22万斤。8月中旬,按省政府支前司令部及专署的指示,又给二野五兵团筹集了一批粮食和柴草。

与此同时,迅速恢复了被国民党破坏的全县公路线上和主要道路上的24座桥梁。由于广大群众的积极努力,保证了过境大军畅通无阻,为支援解放大西南作出了贡献。

为迅速推进文化教育工作,8月,县人民政府成立教育科,阳光、王啟舟、宋绍濂等几位成员,对民国时期原有的各类学校进行接管与改造,把原县立中学、私立中学、职业学校合并组建成万载县联合中学,学校本部设在县中(今万载中学)。该校成为一所完中后,全校约名学生,由县长董雨田兼任校长,宋绍濂为政治辅导员,负责管理学校工作及学生工作。

针对反动份子的造谣,8月18日,县人民政府发布第一号通告,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万载分行办事处,对国民政府所发行的货币及银元、铜币,只许人民保存,如愿出售可到银行兑换人民,以勾通城乡关系,稳定金融市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同时对兑换价格作了规定。接着对城乡猪肉进行了定价,将接收国民政府义仓积屯粮食60.2万斤贷给贫困农民,让年因秋旱稻无收的农民度过饥荒。同时组织由许多地方老同志参加的工作队到乡村宣讲政策,稳定社会局势。

至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万载取得了全面胜利,开始了万载历史的新纪元。

收缴枪支武器

年7月16日,万载县城解放。21日,中共万载县委贴出安民布告、派出入员宣传党的政策,动员逃跑的国民党党政军警人员回来向人民政府缴交文件、档案、枪支武器。

曾受过特别训练的国民党军统成员钟×祯、居×武、徐×庆,均是国民党军官陶广从南昌带来的特务,成为万载县特务组织的骨干成员,经常坐探、侦察、暗杀进步民主人士,破坏民主运动,解放军进驻县城后,他们上山躲避相互联络,后来感觉大势已去,当即交出了电台。“八我社”是国民政府时期万载县实力最强的帮会组织,由胡×章策划成立于民国三十六年十月,下有辛×保、刘×寰、巢×证、辛×、彭×、欧阳××、魏×山等7人,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为核心,外围设立学诚社、农商社、六一社、和衷社、青年社等团体,掌握着万载武装、经济、财政等政权,经常无恶不作,欺侮群众与其它帮会,还两次殴打过县长。

刘×寰领导的万载县保警队第三中队下辖3个分队、9个班、官兵99人。7月17日早饭后,保警三中队向白良方向撤退,经坑口、廖杭,进入大东山冲时,刘×寰见一座古老的寺庵映在树丛中,心想,这里地势险要,能守能退,是个隐蔽的好地方,便停了下来。其时,部队已成惊弓之鸟,既怕大桥方面的游击队来堵截,又怕解放军会来追赶。刘×寰感到只有向解放军投诚,才是唯一出路。第二天清晨,便派出会讲点普通话的辛×和安徽籍士兵阎×山进城与解放军接头,联系投诚事宜,并交待清楚务必当日返回。下午,辛某和阎×山高兴地返回驻地,向刘汇报了与解放军联系的情况,投诚地点定在南田王家祠,接头口号是“解放了”。根据这一情况,刘立即把队伍往回拉,19日晚在白良文联小学宿营。20日午饭后,刘×寰命令士兵将机枪拆下,等待解放军来接收。3时许,县公安局副局长孙轩华(主持工作)带领两名战士来到保警三中队驻地,接受全队官兵的投诚,随后一起回到县城。

23日,县公安局又接收县保安警察大队一、二中队,县警察队、县政府特务队、其司法处监所等单位的枪支支,各种子弹发。

为加强地方社会治安工作,8月上旬,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一二九师四七一团三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万载县大队,各区设立中队,总计余人枪,由刘言生任大队长,杨学凯任政委,杨瑞歧任参谋长,担负防敌剿敌、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

当时,在社会上还有一部分流散的“民枪”,被地主阶级和反动分子所控制。为消除这些不安全因素,8月中旬,县委、县政府发出布告,召开各种会议,接着在全县开始收缴枪支武器。8月21日,县人民政府发布一号命令:“各乡、保长,希遵照此令,切实协助本府与解放军将你乡、保所有枪支送交政府或当地驻军。收枪之后,如发现有枪支,除持枪人员依法严惩外,乡、保长亦应与持枪人员受同罪之处分”。命令发布后,同时动员有枪的人主动交出枪支,并号召群众揭发,对掌握枪支的豪绅地主施压,对不交枪的首要分子关押了11人。9月24日又颁布《万载县人民政府府通令》:“限9月30日前交清枪支弹药,过期不缴仍发现藏匿武器者,即按私藏军火蓄意叛乱之罪严惩”。县公安局遵照县政府发布的命令和通令,派员配合各区驻军和工作队发动群众,并展收缴枪支武器的工作。

至10月3日止,全县收国民党各乡、镇公所、各姓族及地方武装的各种枪支武器余件。其中六O炮1门、重机抢5挺、轻机枪39挺、步枪支,手枪支,投弹笥3个,步枪子弹发,手枪子弹发,追击炮弹发,掷弹19发,手榴弹枚,炸药24包,马刀12把,刺刀12把。还收军号7把,电话机5部,电台1部。为开展剿匪反霸斗争,扫除了主要障碍。

随着袁州专署秘书龙×明、县党部副书记汪×觉、郭×曾和其他一些特务分子被逮捕。年底,万载县人民政府对反动党、团、特务分子进行了登记,逮捕有现行破坏的犯罪分子1人,管制22人。民社党、青年党、三青团、革新党等反动党派组织,以及青帮、红帮、明耻社、守义社、十联社等帮派组织,“一支香”、“同善社”、“一贯道”、“大乘教”、“金丹教”等反动会道门组织得到土崩瓦解。

剿匪

解放初期,万载县内有杨×华、郭×贵等数股土匪活动。为巩固革命秩序,年10月7日,中共万载县委召开剿匪工作会议,决定分西、中、北部三路剿匪。西部——蓝国、获富、黄茅、株潭、白水一带由株潭区政府负责;中部——大桥、潭埠、仙源、槽头由县大队和大桥区政府负责;北部——三兴、罗城、高村、黎源一带和峰项山由公安局负责。10月8日派卓政(叛徒,年在泰和向中统特务机关自首,参加特务组织,年被侦破,判处死刑)往峰顶山建立情报网,北部派辛国志调查匪情。剿匪中认真贯彻“积极进剿、政治争取、发动群众”三结合的方针,先后进行了4次剿匪。

第一次由县公安局领导带领一个武装班到高村歧源,围剿曾任国民党安义县县长杨×华为首的土匪。在政治攻势和政策感召下,争取了杨×华率所部17名匪徒投诚,缴获步抢27支,花机关枪4挺,手枪1支,子弹余发,手榴弹10枚。

第二次在城南(今马步乡)俘获县政府特务队长郭×贵,并缴获枪支弹药。

第三次10月中旬捕获上山为匪的卢×兴2名土匪。

第四次10月22日由县公安局领导带领公安队,配合九九支队在仙源株木围剿欧阳×荣等4人为首的股匪,除欧阳×荣逃跑外,刘×、刘×德、袁×乾三名匪首被捕获。缴获手枪子弹余发,步枪子弹余发,手榴弹10枚,猎枪1支,马刀1把、偃月刀1把。粉碎了他们组织的“集义社”(又名花灯会),企图在公审恶霸辛×民时劫持辛犯的阴谋。

反霸

遵照上级部署,为开展反斗争,中共万载县委选择群众恨之入骨,称之为全县“三虎”的县性恶霸龙××(曾任国民党万载县参议长,群众称士皇帝、笑面虎)、喻××(曾任国民党白良乡乡长,群众称坐山虎)、周××(曾为县参议员,群众称游山虎)三人为首批反霸对象,将其关押。在充分发展群众,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于年9月13日在县城老衙场召开公审大会,县城实行军事戒严。参加大会的有各乡代表,各界人士3多人。受害苦主纷纷控诉龙××、喻××的罪恶(周×民在斗争会前数小时病死于看守所)。斗争会结束时,宣判龙××、喻××为死刑,并立即执行了枪决。从此反霸斗争在全县各地逐步开展。是年10月16日,仙源区人民政府在王家大屋召开反霸斗争大会。到会的有仙源、花桥和浏阳县凤溪等地群众三、四千人,斗争恶霸地主辛×民。辛曾残杀革命同志多人,男的压杠子、烧香火,女的割乳房。他们横行多里,无恶不作,群众恨之入骨。斗争会上,群情激愤,强烈要求政府将辛枪决。因当时尚未核准死刑,斗争后将辛押回区政府时,数百名愤恨的群众跟随到区政府,抬起木头将区政府关闭的大门撞开,把辛拖出门外乱打致死。

在开展反霸斗争的同时,开展减租退押金工作,全县有农户得到减租,减租谷万余公斤,退押金(旧币)多万元。群众经过减租退押,反霸斗争更加积极。

年冬,结合土地改革,反霸斗争在全县普遍开展形成高潮,先后在黄茅、株潭、城厢等区召开反霸斗争大会。斗争区性恶霸王×荣,高×伟、李×胜等人,均宣判死刑,立即执行。会后,黄茅区的群众主动去长沙抓回6个逃跑的恶霸。

经过反霸、土地改革和减租退押运动,广大人民群众扬眉吐气,城越厢区群众编首顺口溜赞扬道:“土地回老家,农民笑哈哈。减租又反霸,恶霸头上打开了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jg/10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