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历任领导人中共章丘县委书记胡寅

白癜风会不会扩散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0911/4255046.html

中共章丘县委书记——胡寅(.4-.8)

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八军五十二师奉命入关。当一辆军车行至河北省喜峰口时,突然发生车祸,师政治部主任、原章丘县委书记胡寅不幸遇难,年仅37岁。胡寅,年10月28日生于山东省寿光县古城村,自幼上学,曾遭土匪绑架,被关押折磨40多天,高小没毕业辍学。后到青岛大英烟草公司卷烟厂干零杂工,由于他目睹了旧中国的黑暗和工人们的悲惨生活,救国救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发奋自学,年夏,以优异成绩考入青岛市立中学。中学期间,胡寅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星期日经常到工人中进行调查结交进步知识分子,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探索人生哲理。胡寅初中毕业被破格保送升入高中,年夏,他又顺利地考入青岛山东大学。“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华北平原,中华民族处在危急关头。胡寅激于民族义愤,毅然投笔从戎,于年1月,参加省委发动的徂徕山起义抗日部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营长、团政委等职。他率领部队转战于泰山南北、沂沭河畔,屡建战功。年初,胡寅奉命调任中共章丘县委书记,带领章丘党政军民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章丘是济南的东面门户,是八路军莱芜抗日根据地北部前沿,在军事上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日军占据济南后,便在章丘城和胶济铁路线的龙山、明水、普集设置据点,重兵把守。国民党领导的游击队或大批投降日寇,或与日伪军配合,“扫荡”章丘南部山区抗日根据地,并在垛庄、埠村、曹范、文祖、孙村、彩石等地设了据点。地方反动道会门也猖狂反共,年,章丘又发生特大灾荒。章丘的抗日活动十分困难,抗日游击区逐渐缩小,全县只有5个村不受日伪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胡寅勇敢地挑起这副革命重担。胡寅到章丘,为尽快把敌我友的情况掌握起来,他一面组织干部、战士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汇报,一面请当地干部介绍情况。胡寅主持召开县委会,研究确定工作重点,他提出要狠抓武装斗争,争取武装斗争的主动权;加强敌工和统战工作,反对国民党的顽固派,坚决打击日伪军;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参军参战。他要求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克服种种困难,打开章丘抗日斗争的新局面。胡寅认为,开辟抗日根据地必须坚持武装斗争。垛庄处于章丘南部抗日根据地中心,日伪军在此安设的据点,成为抗日武装活动的主要障碍。日伪军在垛庄附近各村推行“伪化”,到处捕杀干部群众。尽快拔掉垛庄据点,已成为章丘军民抗日救国的强烈愿望。胡寅请调泰山军分区主力部队增援,亲自率领县大队、区中队参战,经一夜激战,铲除垛庄据点,歼灭日伪军余人,缴获武器弹药、粮食一批,处决了血债累累的叛徒、伪自卫团长弭仲友。此次战斗,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器张气焰,大大鼓舞了章丘人民抗日的决心。国民党顽固派岳伯芬部三团团长王其祯,公开投降日寇,在小龙堂、庄科村安设据点,勾通日军对章丘南部山区进行封锁,到处逮捕残害抗日干部群众。县委作出了攻打小龙堂、庄科据点的决定。胡寅请调泰山军分区主力协同作战,军分区司令员廖容标率领十团三营,胡寅指挥县大队、区中队,分别向小龙堂、庄科敌人据点发起进攻,歼灭王其祯部二营,其三营战斗打响后溃逃。胡寅在章丘,先后指挥大小战斗数十次,每次必胜,使日伪军闻风丧胆。胡寅十分重视党的统战工作,注意了解章丘知名上层人物的政治态度。按照不同情况的人员分别给予信函,信的内容,有的慷慨陈辞,晓以大义;有的列其罪行,指明出路;有的解除疑虑,阐明政策;有的则投石探底;还有的是交给任务,给予考验。信发出后,章丘的上层人物,不得不在抗日救国面前作出决定性的选择。虎门村有位国民党委任的乡长刘兰圃,虽地主出身,但比较开明,有爱国之心。胡寅主动同他谈心,晓以民族大义,启发他的抗日觉悟,两人交上了朋友。对国民党的地方军和伪军,胡寅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对策。国民党地方游杂部队翟毓蔚,对八路军态度较缓和,胡寅尽量促使其部保持中立或做些有益于抗日的事。翟部团长周长富驻南曹范,和八路军建立交往关系,他的部下避免同抗日部队磨擦残杀,还给提供些军事情报。国民党岳伯芬部团长刘振东表示愿意抗日,不破坏抗日根据地区干部的活动,抗日武装部队也不进入刘部的辖区。国民党游杂部队的顽固派高松坡、王连仲坚持反共,破坏抗日活动,胡寅带领县大队、区中队坚决打击,予以消灭。这样,既孤立了日军,又削弱了国民党的反共力量。为发动大批群众参加抗日活动,胡寅在抗日根据地各村部署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对运动中出现的问题,他亲自调查解决。清港泉、大射垛村的群众难以发动,他深人调査,发现两村在处理红枪会”问题上,个别干部违反党的政策,给群众造成一定的损失;而操纵“红枪会”的坏人又未受到打击。胡寅代表县委向群众进行道歉,赔偿了损失,同时逮捕惩办了操纵“红枪会”的坏分子。两村的群众很快发动起来,开展“减租减息”运动,青年积极报名参军参战,清港泉村20余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胡寅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处处起表率作用。他到章丘不久,胃病经常发作,体质日渐衰弱,警卫员小邵见他因战斗频繁吃不下饭,就与文书毕向荣等人商议,想用节余的一点粮食,拿到群众家换只小鸡,给他补养身体。胡寅知道后,对小邵和毕向荣进行了严肃批评。他说:“你们想过没有,我们的粮食是哪里来的?是群众给我们的,粮食真有结余,应该退还给群众!时刻想到人民群众这是我们军队的宗旨嘛!”小邵、毕向荣听了这番话,感动地流下了热泪。胡寅沉思片刻,又微笑着安慰他们说:“不要那么脆弱嘛!吾中华儿女岂能哭也,胜利在望,艰难有日。”他俩听了,高兴地笑了起来。胡寅关心爱护干部,经常和干部促膝谈心。他注意新生力量的培养,重视当地干部的成长,并要求外来干部要与本地干部加强团结。他对遇难的同志积极组织营救,八区区长杨大昌不幸被汉奸逮捕,胡寅立即召开县委会分析敌情,研究营救措施,迫使汉奸将杨大昌放回。八区区委书记张俊、县公安局股长马波泉先后被捕,被关押在日伪据点,胡寅利用各种敌伪关系,千方百计进行营救,使他们尽快地逃离了虎口。在边沿区战斗的干部和胡寅结下了极为深厚的感情,后来听到胡寅遇难的消息,大家都非常悲痛。胡寅对党外同志注意培养,大胆使用他们,并要求党员支持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政治上的进步。在条件成熟时,吸收他们加入党组织。胡寅亲自介绍十区区长张子健等人入党。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胡寅一刻也没有放松政治学习。他喜欢夜间读书,并告诉文书:“我看书时,除了电报和紧急情况外,一般事情不要干扰”。他除了认真学习时事形势、党的军事战略,还有计划地学习马列和毛泽东著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学习,思想觉悟、政策水平和战斗指挥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政治上更加成熟。胡寅还给文书选定了一些必读的书,作为自己的伴读。在胡寅的影响下,县委机关形成了浓厚的读书风气。胡寅书记在章丘任职2年多,以他那远见卓识的胆略,在章丘抗日战场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抗日根据地由山区扩展到胶济线附近,据点一个一个地被铲除,建立了7个区委、区政府,县大队发展到3个连,人枪余,各区都建立起30~50人的区中队。全县群众抗日情绪非常高涨,抗日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参战。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胡寅调入主力部队,奔赴东北战场,征战在白山黑水之间。他参加了解放长春的战斗和四平战役,先后两次负伤,仍不下火线,坚持阵地指挥,直至辽沈战役胜利结束。胡寅是一位身经百战、屡建战功的优秀指挥员,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他实现了自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胡寅虽然牺牲了,没有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但他的丰功伟绩,将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万古流芳!

商务合作/新闻线索

请加

本文来源:章丘档案

版权属于原创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jg/11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