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景黄高铁余干段一号预制梁场。
市民在抚州市社保局办事窗口办理业务。
本报记者黎军殷勇宋思嘉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曲径通幽。
这不是风景名胜区,而是知名药企华润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制造基地——江中药谷。
在这个坐落于南昌湾里的“中国最美工厂”里,全球首个无人中药液体生产车间和原生态森林、湖泊融为一体,兼具科技感和生态性。车间里听不到嘈杂的机器轰鸣声,只有上百个机械手和智能运输小车配合完成提取、纯化、配料、灌装等生产工序,整个流程智能且高效。
“去年10月,位于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内的华润江中科创城现代中药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正式开工,未来将与江中药谷共享研发资源,推动转型升级,撑起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的‘双核’。”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华润江中在两地进行跨区域产业布局的背后,正是南昌市和赣江新区充分发挥各自科研技术、产业基础、政策机制等优势,助力大南昌都市圈中医药产业迈向融合发展新阶段的生动实践。
经过数年探索,不仅仅是中医药产业,也不单单是南昌市和赣江新区,大南昌都市圈已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融合元素。
受益于基础设施相融,各地往来更加便利和频繁;获益于产业相融,各地经济发展有了新动能和新活力;得益于公共服务相融,圈内居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融”之前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织起一张整体融合网
近日,采访组来到于去年底全线贯通的S省道余干县鹭鸶港至九龙段公路改建工程的起点,这里道路平坦、车水马龙。余干县发改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是S省道的重要组成段,也是我们加强与进贤县联系的主要通道,对于完善鄱阳湖区域路网布局,促进余干更深层次地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具有重要意义。”
就在此不远处,离杭长高速余干出入口仅2公里的昌景黄高铁余干段一号预制梁场,也是满眼火热的施工场景。
年,这条高铁通车后,余干到南昌只要半小时。同时,依托未来的余干高铁站,以及近在咫尺的杭长高速、S省道,一个立体化交通网将支撑起一座现代化高铁新区,重点发展与大南昌都市圈相配套的产业,使余干真正实现融圈发展。
有了圈内每个城市的努力,不知不觉间,一张以南昌和赣江新区为核心,以九江、抚州和丰樟高、奉靖、鄱余万组团为主要节点的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内畅外联的“1小时”都市圈多层次综合交通网,正在加快形成,推动大南昌都市圈的区域整体融合。
在南昌市东湖区上班的胡先生,因为有了舒适便捷的路直达公交车,每日下班后都可以回老家永修县居住,成为跨城通勤一族。在南昌帮子女照看孙子的高安市民王阿姨,也习惯于周末乘坐高铁往返于两地之间。“我在南昌坐地铁2号线到西客站,再乘坐高铁,15分钟后就能到高安。”王阿姨说。
于是,工作、生活、学习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在都市圈内加速资源的有效整合,并成为都市圈迈向整体融合的重要标志。
“加速大南昌都市圈融合发展,实现道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是首要前提。”调研采访中,这已成为圈内各单位的共识。
然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涉及广、见效慢,特别是道路建设往往横跨多个县(区),乃至设区市,各自之间诉求不一、财力不同,导致一些项目进展受阻。
南昌市三清山大道南延至南外环高速对接丰厚一级公路项目,一旦通车,将打通南昌、丰城两地的快速通道,减少绕行,加快两地的融合发展。该项目两年前就列入了大南昌都市圈发展合作重点事项,但推进缓慢。
合肥都市圈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面临此类问题,合肥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省会城市和核心城市,合肥在互通互联项目中会作出更大贡献或直接出资支持。比如,合六南通道对六安的拉动作用显于合肥,但合肥主动投入多亿元以完成项目建设。
对此,省发改委地区经济处处长朱建军认为,“融”的关键是齐心协力、携手合作,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南昌要彰显省会担当,其他城市也要发挥各自作用,积极对接。与此同时,省级层面将统筹推进实施大南昌都市圈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加快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空港、航运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实施,强化合作机制的刚性约束力。
“融”之关键——产业发展共生共赢串起一条深度融合链
3月中旬,采访组来到位于南昌、抚州两市接壤地带的昌抚合作示范区,惊奇地发现,这里没有林立的厂房,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生态田园气息。看似“含金量”不高,但当采访组走进态何源田园综合体,却感受到别有乾坤——大棚里,百香果、芒果、芭蕉等果树郁郁葱葱;养殖区,大闸蟹、小龙虾、加州鲈鱼等水产琳琅满目。更重要的是,项目自年落地,已实现了多万元产值。
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徐志明介绍,立足于打造成南昌后花园的定位,他们还围绕现代农业、休闲康养、生态旅游三大产业,引进了家和·十里莲花健康小镇、华宸农业蔬菜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项目。
建设昌抚合作示范区,可以视为大南昌都市圈推动产业融合的有益探索。
大南昌都市圈是一个经济圈,而非行政圈。因此,最具经济属性的产业融合程度,是这个都市圈是否成功的标志。
前不久,万年县领导带领招商局等职能部门专程到赣江新区对接项目,两地准备以飞地经济模式打造产业协作区,助推万年融入昌九电子信息带。几乎同时,江纺也从南昌来到万年,将借力万年已有的纺织产业基础,共同打造纺织新材料省级重点产业集群。
在九江市采访时,有关部门负责人则高兴地向采访组亮出了昌九两地旅游产业融合的成绩单——庐山西海温泉、白鹿洞书院等10家景区加入“南昌旅游一卡通”,开展两地联合营销之后,售卡量达28万余张。仅去年,九江市使用一卡通出游人次达余万,南昌人到九江加盟景区旅游人次达万。
融合带来实力,融合创造双赢。不过,在产业一体化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