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0万年前,红萍曾冰封地球,如今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www.yushiels.com/m/

随着人类科技的逐渐发展,工业化科技化的现代社会极度依赖煤炭石油等石化资源的燃烧所产生的能源,再加之汽车尾气“助纣为虐”,整个人类社会都在向地球不断地制造排放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使得地球的温室气体加剧,导致了全球的平均气温不断增长,引发愈发严重的温室效应。

严重的温室效应导致地球上的病虫害数量持续增加,冰层融化让被冰封几十万年的远古病毒重见天日,卷土重来,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从北极冰层抽取出来的具有几百到十几万年历史的冰块样本之中,就证实其中含有远古病毒。

其次,温室效应会使得北南极冰层融化程度加剧,融水会让地球整个海平面上升,使得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区的土地被淹没,被淹没地区居民和地区的经济将遭受剧烈的毁灭性打击。

除此之外,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内陆地区降水不足,土地荒漠化现象日趋严重。目前,冰川融化导致北极熊栖息地破坏,北极熊种族生死存亡命运的时刻已经到来,也许北极熊的今天就是我们人类的明天。

然而,面对越发不可控的温室效应对于人类命运的威胁,我们人类也并不是完全束手无策。研究人员就发现了一种神奇的植物,它曾在万年前的远古时期泛滥,使地球被冰封。那么,面对如今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这种植物的出现能够再次给地球“降温”,拯救面对环境危机的人类吗?

远古地球发生了什么?

这种神奇的植物出现于万年前的地球,使地球迅速降温至冰封程度,间接性地将地球推入了冰河世纪。那么在万年这种神奇植物出现之前,地球发生了什么呢?是什么促使了这种植物的诞生?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为何万年前的地球变得如此之热。自古以来让地球变热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二氧化碳。在细胞动植物等初级生命刚开始发育的寒武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ppm;随着植物的逐渐进化成长,大量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二氧化碳得以代谢,在一亿年前的恐龙时代,二氧化碳的含量已经下降到ppm;而大约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改变了这一局面。

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被誉为“近代生命的黎明”。在始新世诞生初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之中出现得最快,强度最大的全球变暖事件,又被称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起因可能是由于地球在此期间的运行轨道发生了严重偏离,使得自身受到太阳照射的程度加剧,从而导致地球气温迅速而剧烈地上升。

其中,深海气温上升五摄氏度,表层海水温度增加四到八摄氏度,极高的水温变化导致深海含氧量降低。除此之外,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活动也十分显著,地面温度直接上升九摄氏度,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至ppm,热带雨林几乎遍布全球,南北两极也都十分温和。

在始新世时期长达十万年的极热事件里,气候和环境都变得十分极端恶劣,大量物种急剧灭绝。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气温逐渐温和,再到后来的始新世末期,气温已经逐渐下降,地球气候正在过渡到冰河世纪。据研究分析,这种全球变冷的趋势,可能就是冈瓦纳古陆破碎之后的南极洲环流现象造成的,除此之外,北冰洋的“红萍事件”同样功不可没。

红萍事件

我们都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吸收大气之中的二氧化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被覆盖地面还能够调节温差,保持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所以植物对气候的调节影响也十分显著,植被覆盖越少的地区,气候越干旱炎热,温差越大;植被覆盖越多的地方,气候越温和湿润,温差越小。所以,万年前北冰洋的“红萍事件”能够导致全球气温都受到影响。

红萍这种生长在水田池塘之中,在如今随处可见的水生蕨类植物,早在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就出现了,这得益于始新世时期的温暖气候,加上板块运动导致北冰洋板块还没有彻底和其它板块分裂,因此那个时候的北冰洋还是一片温暖的内陆湖泊,为红萍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红萍个体很小,直径大概只有一厘米,叶片呈肉质菱形,须根丛生垂下水面,如今,由于海水变咸不适合红萍的生长,目前红萍主要分布于温暖地区的内陆湖泊。红萍的生长繁殖速度极快,能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填满湖泊的整个水面。幼时的红萍呈绿色,成熟后的红萍由于花青素的积累会在水面呈现大片的红色,因此而得名,又被称为“满江红”。

那么,始新世时期北冰洋的小小红萍,是如何做到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让地球“冰封”的?这是因为始新世时期,北冰洋的红萍由于气候适宜,没有天敌而逐渐泛滥成灾,加上当时气候炎热降水充沛,富含磷等营养化合物的淡水不断流入北冰洋内,为红萍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而北极区内陆湖一般的地形使得水流只进不出,水流不畅,加上淡水和海水的密度并不一致,淡水会浮在海水表面,因此给了红萍完美的生长条件,最终,红萍的领地几乎占据了整个北冰洋。

有了数量面积和“吨位”的基础,红萍肆无忌惮地繁殖使其大量吸收了大气之中的氮和二氧化碳。但需要知道的是,在大自然之中,许多植物在吸收二氧化碳时会把碳储存在自身体内,转化为有机物,如果被动物食用,这些有机物就会转变成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的一部分;如果被分解,这些储存的碳也会重回大自然。所以,植物“固碳”的能力决定着其对于温室气体的消化程度。

然而,在红萍死亡之后,这些被吸收的氮和二氧化碳虽然也会随之沉入水底;但由于那个时候北冰洋的淡水底部是原本的海水层,有许多盐质,水温的升高和红萍对水面的覆盖导致水底含氧量极低,所以沉入水底的红萍没有足够的分解条件,其体内被吸收的氮和二氧化碳也就不会重新回到大气之中。

据研究数据显示,每公顷红萍能固氮2.5吨,固碳15吨,对于氮和二氧化碳这两大温室气体的吸收量大得惊人。而整个红萍事件持续了八十万年,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北冰洋的红萍对于碳氮的吸收量不断增长变大,竟然将大气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到ppm的水准。

这些温室气体含量的剧烈下降,无疑也推动了地球气温的下降,由此,地球迎来了冰河世纪;而我们的红萍也就是导致地球冰封的“主犯”之一,对于气候的影响不容小觑。

红萍泛滥能够拯救当今人类吗?

既然红萍有如此强悍的“降温能力”,那么在如今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下,使用红萍将人类从高温环境危机下解救出来的几率有多大?用红萍对付如今的过量的温室效应靠谱吗?

根据科学家推算,如果单靠红萍来解决越来越不可控的温室效应,净化人类近百年的碳排放量,至少还需要三万年。而三万年对于目前人类来说还是一个不可衡量的时间尺度,它太慢了,甚至等到三万年结束,人类可能就已经灭绝了;而且在红萍净化二氧化碳的漫长过程之中,人类的碳排放量可能也会不断加剧,因此“净化之路”只会越走越艰辛,甚至不止三万年。

并且,四千九百万年前北冰洋的红萍之所以能发挥如此大的威力,也离不开北冰洋地区的特殊地形和水质。如今再想达到北冰洋“红萍事件”的那种红萍规模和程度也已经十分困难,因为现如今的红萍大多生长在纯淡水地区,红萍死亡后的分解环境比起始新世时期的分解环境也要适宜很多,固碳和固氮水平也会有所折扣。

除此之外,大规模的红萍生长对于地区水域也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红萍泛滥会导致水中含氧量急剧下降,影响到水质环境和水中其它动植物的生长,长远来看,红萍的泛滥对于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

不过,虽然目前利用红萍来达到减轻温室效应,拯救人类的做法并不现实,但是人类还是想出了许多应对措施来解决越发不可控的温室效应这一大难题。

应对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措施

过度的温室效应的生物解决手段,主要是采用碳四植物。这是因为碳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效率最高,这些碳四植物除了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效率高的特点,其光合作用的独特途径还能使得二氧化碳长期固定在自身体内,生长能力强,耐干旱;在干热地区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十分显著。且玉米甘蔗等碳四植物由于经济价值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得以更大范围的种植。

所以,在生物解决手段这里,可以采用红萍+碳四植物相结合的手段,来共同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其植被的特性,还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循环。除了采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我们还要从根源出发,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而二氧化碳排放依赖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燃烧和汽车尾气。所以,人类应该加快能源科技研发,探索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以代替对于石油煤炭资源的依赖,实现能源转型。同时,推行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对于空气质量的污染。整治和管理工厂对于污染气体的排放量。还要加强对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培养,节能出行,共建和谐家园。

总结

单靠红萍并不能使得如今的过量的温室效应得到解放。我们要从根源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合理防治,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避免人类因过度的温室效应而灭绝。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jg/16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