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月最慷慨,大自然的颜料尽情挥洒,为大江南北秀出五彩斑斓,处处风光美如画,尽是桃红柳绿的妖娆。如此大好时光,到万载县仙源乡的湘鄂赣省委、省政府旧址群一游,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中共湘粤赣省委旧址
万载县仙源乡,地处县城西北部,距县城49公里。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叫小源,因源头活水、宛若仙境而得名。旧址所在地为仙源村,整个村子坐落在一个山坳里,村民的房子则呈“人”字形分散在东西两座山下。前有一大片良田,后有茂密的山林,一条道路贯通,周边与湖南、湖北接壤,地势易守难攻,因而是革命战争年代最佳的驻军和活动场所。如今,这里还保留着中国共产党湘鄂赣省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等五处完好的革命旧址,曾被称为“小莫斯科”。年,在“江西百姓喜爱的十大红色旅游景点”评选活动中,仙源红色景区以第五名入选。同时,景区内的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还被评为“江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年6月,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批准为全国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弥足珍贵的足迹和千古传诵的故事。
省委旧址
省委旧址位于月山下,原为王家私宅,建于清光绪末年,建筑面积㎡,内设5厅12室,整体呈倒“凹”字型。通过大门,穿过一个小院,便径直来到了正厅。厅堂上方墙壁上写着的“办公厅”三个大字分外醒目。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隔着一条小河,在仙源村的北端。砖墙盖瓦的土木结构,共4厅12房,占地面积㎡。劳动部、土地部等部门一应俱全,摆设却极为简单,大多是一桌一椅。置身其中,想象着老一辈革命家们艰苦奋斗的场景,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从年至年,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王首道、傅秋涛等老一辈革命家便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尤其是年春,湘鄂赣边境特委直接进驻小源官元山,这里便成为湘鄂赣边区开辟最早的苏区之一。年4月,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等首脑机关从修水上衫迁驻小源,小源更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省委、省苏在小源直接领导、指挥湘鄂赣边区30余县、数十万军民进行武装割据,牵制了国民党60多个团的兵力,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辉煌胜利。年至年,是湘鄂赣苏区发展、壮大的全盛时期。“赣水那边红一角”,由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老一辈革命家播下的星星之火,此时已成燎原之势。
说到苏维埃,据说它还有另一个名字!苏维埃是俄文译音,对于劳苦大众而言,它的原义实在过于生僻。于是,当地农民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他们认为,苏维埃政府是共产党的政府,就是“埃政府”。当时的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使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得到发展,在建立工农武装的同时,打土豪分田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苏维埃政府是他们最喜欢的政府。一句“埃政府”,浅显朴素而又实在,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赞美的语言,却是人民群众对当年苏维埃政府干部作风的最高褒奖,是苏区党员干部和先烈用汗水、用鲜血乃至用生命铸就的一座丰碑。
纪念碑
不过,印象最深的,当数那枚银闪闪的印章了,这可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政权的象征。据说,它的获得还颇具传奇色彩。那是年的10月,平江籍农民郭桃仁的弟弟郭兴仁到哥哥所在的官元山林场检坑作业队做小工。有一天,郭桃仁带着弟弟去扛杉条。期间,郭兴仁蹲在一个小土坑中解大便,一边解一边无意识地拿着一根小树枝在铺满腐烂叶枝的地上拨弄着。不知是天公作美还是英烈有灵,郭兴仁从厚厚的腐叶下竞拨出了一只黑色皮革公文包,包内土纸文件已成了泥团,唯独一枚银质印章还透着银光。中午,郭氏兄弟将印章在溪水中洗净,带回工棚,沾上印泥,在郭桃仁的笔记本上连盖了好几个印模,字迹非常清晰。到年春,有一天,担任作业小组长的郭桃仁去县城参加林业工作大会,做会议记录时,笔记本上的印模被县公安局的一个干部发现,郭桃仁当天中午就被召进公安局询问大印的来处。随后,县公安局开动三部大卡车,载着公安民警和武装基干民兵,翻越盘山公路,直奔官元山检坑。多号人漫山遍野地搜寻了一天一夜,除了零星白骨,什么新的发现都没有。不过,由此推断,年1月,因国民党重兵围剿小源,省委、省苏在向北转移途中,估计是保护公文的同志把它掩埋于此。在胜败未定、生死未卜的关头,一旦这些物品落入敌人之手,革命将遭受无法估量的损失。年,该印由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签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参观完旧址,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仿佛这些记载着的历史就在眼前。忆往昔,峥嵘岁月,英雄虽逝,精神长存;看今朝,锦绣江山,不忘初心,踌躇满志。当下,仙源乡党委、政府正依托“红色”资源,大力宣传山歌文化、客家文化等,全力打造有机农业,红色旅游产业。相信,仙源的明天更美好!
供稿:万载县委组织部邓金
展示宜春风貌倾听基层呼声宣传组织工作传达上级精神五星党建↑↑↑长按上方识别图中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哪家医院好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