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czwj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广东省政协第五、六届主席吴南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6岁。
相关新闻:吴南生追忆抗战峥嵘岁月:提着脑袋闹革命
年05月12日来源:南方日报
从革命小鬼到改革闯将,一以贯之的,是为国为民的理想豪情。岁月老去,情怀依然。吴南生,这位德高望重的广东省委原书记、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晚年热心公益、凝神挥毫,仍在思考中国的改革前程。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在花木扶疏、书画飘香的家中,一头银发、精神矍铄的吴老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追忆7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
人物档案
吴南生,年生于汕头市,年参加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延安赴东北,年随军南下,曾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中共中央中南局副秘书长、农办主任。“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任广东省委常委、省委书记(时设省委第一书记)。年,倡议筹办广东3个经济特区,兼任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年起,历任广东省第五、六届政协主席。
他是改革家,也是作家、书法家、书画鉴赏家。晚年捐出珍藏书画,义拍上千万元助学,倡议并捐资设立“广东大学生重症救助基金”。
年,抗战烽烟燃起,一位15岁的潮汕少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入抗战洪流。他对父亲说:“您的儿子参加革命了,准备死了!”
年,是他立下“军令状”,喊出了“要杀头就杀我”的豪言,主动请缨,与同志们一道,创办了广东三个经济特区,为改革开放立下功勋。
从革命小鬼到改革闯将,一以贯之的,是为国为民的理想豪情。岁月老去,情怀依然。吴南生,这位德高望重的广东省委原书记、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晚年热心公益、凝神挥毫,仍在思考中国的改革前程。
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在花木扶疏、书画飘香的家中,一头银发、精神矍铄的吴老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追忆7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
年“南委事变”,他把南委书记方方等一批同志藏在家乡,送他们安全转移。随后,奉命千里迢迢监护叛徒姚铎到重庆,在姚铎逃出红岩后,又发“暗语”电报通知潮汕党组织除奸。
年到延安中央党校二部学习,他亲耳聆听毛泽东关于“愚公移山”与全力夺取东北的报告。宝塔山下,他与革命伴侣许英喜结良缘,一碗糯米饭“甜到底”。为了响应领袖号召,他们靠两条腿穿越陕北、内蒙、长城,将近一年,走到了东北。
“最难忘年8月15日晚上,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整个延安都沸腾了!没有电灯,大家就点亮火把,在一个个山头、窑洞间传递喜讯,我们还把破布点燃,跳着,唱着……八年了,终于胜利了!”说起动情处,吴老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
令记者感动的是,在看稿时,93岁的老人家连续几天熬夜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用红笔作了密密麻麻的批改,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他说,怕自己年纪大了,记忆有偏差,要对历史负责。
14岁发表进步文章
南方日报: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您才15岁就入党了?
吴南生:我参加革命,跟写文章有关系。我在汕头市出生,家住在贫民窟中,爸爸在汕头小公园骑楼下修理钟表,大革命时期是工会积极分子。读小学时,我的很多老师都有进步思想。那时,我开始读蒋光慈的《少年漂泊者》、鲁迅的《故乡》等许多文学作品,已经能写两三千字的文章,老师多次给我的作文打99分、分,表示赞赏和鼓励。
年,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传到汕头。当时汕头是国际开放的城市,有5家大报,其中《星华日报》是报业大王胡文虎的“星系报纸”之一,经常介绍进步思想,像鲁迅、萧军、萧红的消息常见报端。我这辈子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就是《评萧红的〈生死场〉》,发表在《星华日报》的副刊上,笔名叫“左慈”,就是《三国演义》中那个掷杯戏曹操的狂道士,那时觉得他很厉害,代表正义的声音。
当时我才14岁,得了2元稿费,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是一笔巨款啊!我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买一本潮州话版《圣经》给我妈妈。我们家是基督教徒,妈妈长期想买一本潮州话版的《圣经》,一本八毛钱,家穷,买不起。当时我爸爸失业十年,心情不好,动不动就拿挑水的绳子抽打我,我很硬气,就是不哭,他就愈发生气地打。现在好了,我妈妈劝他,不能再打了,孩子已经长大,会在报纸发表文章了。从此以后,爸爸就没再打我了。我又陆续发表了不少进步文章,成了汕头市小有名气的作家了。、两年,我发表的作品,剪贴成两本。妈妈一直替我藏在衣服杂物中,全国解放后,我从东北南下,交还给我。可惜文革中烧掉了,很心痛!
因为发表这些文章,引起了老党员的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