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镇村志略西陈疃待定稿之二十

西陈疃村志略

村庄概况

西陈疃村为池上镇所辖行政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一公里处,东与东陈疃村相连,西与东池村相接,北依大寨山,南为县道池李路。路南为淄河源头池上支流李家分支自东往西流过,河南岸紧依中岭西段余脉。村庄地势北高南低,南北走向的大寨路是村里的主街道,一条东西路与大寨路十字交叉横贯村庄。村西南为省道。省道北面有国家电网池上供电所和中国联通池上营业厅,村西有镇中心学校、镇中心小学、镇卫生院、农村商业银行、建安公司,生活设施相对完善。村域面积3.9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余米。

截至年底,全村户,人,全为汉族。全村有19个姓氏,分别是孟、陈、肖、焦、李、刘、张、孙、王、崔、赵、顾、董、宋、翟、胡、袁、徐、卢。其中孟、陈、肖、焦为大姓,其他各姓氏人数差别不大。

历史沿革

西陈疃村明代建村,以陈姓得名。据明万历四十五年()《陈氏墓碑》载:“十二世祖讳德才,自益都县岳阴庄迁于常山岭之下定居焉,赐名曰陈疃。”后来陈疃分为两个村,因该村位置偏西,命名为“西陈疃”。明崇祯元年()《重修顺德庙碑记》、清康熙二十二年()《重修志公庙碑》、清乾隆十八年()《博山县志》、清乾隆二十二年()《顺德庙碑》,均有“陈疃庄”村名记载。

清康熙九年(),西陈疃为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孝妇乡辖;清乾隆十八年()属青州府博山县正东路辖;民国六年()为博山县第五区遵化乡辖;年为鲁中区博山县池冯区辖;年为博山区池上人民公社辖;年社改乡,属博山区池上乡;年11月池上乡、李家乡两乡合并为池上镇,属博山区池上镇。

地方组织建设

党组织建设 西陈疃村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是张兴荣,年5月入党。年11月底,共有共产党员19人,其中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12人。年5月,文化大革命中“清理阶级队伍”,池上公社革委对-年党员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统计,此阶段入党人数8人。年底,西陈疃大队有共产党员20人,其中新中国成立前入党10人。年6月11日,西陈疃大队实行队改村,同日改建村党支部委员会。截至年底,共有共产党员28人,其中男26人,女2人。

历任村(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任职表

姓名

性别

任职时间

备注

张士田

-

书记

肖明德

-

书记

肖明法

-

书记

肖明德

-.1

书记

袁长庚

.1-.1

书记

肖传禄

.1-.7

书记

赵新奎

.7-.9

书记

焦心芳

.9-.12

书记

陈立春

.12-.12

书记

崔兆祥

.12-

书记

行政组织建设 年,西陈疃村建立村公所。村公所组织带领群众搞土地革命,动员群众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年,西陈疃村成立初级社。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高级社设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设正、副大队长,下设2个生产小队。各生产小队设正、副队长。年9月,成立池上人民公社,西陈疃村成立生产大队,下设2个生产小队,实行大队核算。年,体制下放,生产小队实行独立核算。年春开始,区、公社指导组进驻西陈疃大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四清运动”。年12月,西陈疃改名为灯塔大队。年3月22日,西陈疃大队革命委员会成立,有11人组成。年12月,按照上级要求,将大队革命委员会改建为大队管理委员会,有7人组成。年6月18日,队改村后,新设立村民委员会,有3人组成;新设立村经济联合社,董加广任村经济联合社社长。自年选举生产第一届西陈疃村民委员会以后,到年底,共选举产生了十一届村民委员会。

历任村长(大队长、村主任)任职表

姓名

性别

任职时间

备注

崔穆栋

-

村长

张其顺

-.1

村长大队长

袁长庚

.1-.3

大队长

肖明德

.3-.1

革委会主任

肖传禄

.1-.12

革委会主任

肖传固

.12-.12

大队长

袁长庚

.12-.6

村委会主任

张久长

.6-.6

村委会主任

张久军

.6-.6

村委会主任

张久长

.6-.6

村委会主任

李长义

.6-.12

村委会主任

张久长

.12-.8

村委会主任

崔兆祥

.8-

村委会主任

农民组织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领导下,西陈疃村成立农民救国会,简称“农救会”,张世田、孟兆云担任会长,主要任务是组织村民积极参军、支前,抗日保家。年,成立农民联合会,孟兆永担任会长。农民联合会成立后,领导贫雇农斗地主、分田地、房屋,是反奸诉苦、斗争地主恶霸,进行土地改革的骨干力量。年,成立贫下中农协会,简称“贫协”,大队设贫协主席,各生产小队设立一名贫协代表,孟兆永担任贫协主席。贫协的主要任务是依靠贫下中农,打击不法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贫下中农利益,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公办教师不挣工资挣工分。贫协主席孟兆永进驻学校,对师生进行阶级教育,宣讲革命斗争和抗日斗争故事,广大师生不断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民兵组织年,西陈疃村成立自卫队,与部队配合作战,维护地方治安。年11月,自卫队改为民兵武装队,肖明法为队长。年,西陈疃村成立民兵连,袁长庚任连长,受公社武装部领导。有基干民兵10人,普通民兵30余人,全自动步枪10支,每支枪配10发子弹。民兵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一边生产一边练武,晚上轮流站岗,加强治安保卫工作,当时村西南的国防路和村后弹药库是重点保护对象。20世纪70年代,在农业学大赛运动中,积极参加公社和生产队组织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战山河、修河堤、修建源池公路、池李公路等。年后,民兵组织逐渐缩小范围,活动越来越少。西陈疃村先后担任民兵连长的还有孟宪臣、焦纪芳、王福祥、肖传固、焦心芳等人。

  青年组织 年11月,成立青年救国会,主要工作是配合农救会宣传、组织抗日工作、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革命活动。年4月,村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年7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文化大革命时期,团支部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年5月,大队重新组建团支部。20世纪50年代,共青团员带头参军参战,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互助组合作化时期,青年带头加入农业合作社。20世纪60年代,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20世纪70年代,主要开展农业学大寨活动。20世纪80年代前后,组织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并在春节期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宣传活动。20世纪90年代后,青年们在奔小康过程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自共青团成立以来,先后有胡以祥、陈宏禄、焦念伍、胡以福、焦梅芳、崔贵志、袁长庆、焦心芳、翟慎荣、李洪亮等人担任过村团支部书记。

  妇女组织 年11月,妇女组织配合农救会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反对封建婚姻,提高妇女地位。解放战争时期,村成立妇女联合会,主要工作是发动妇女开展反奸诉苦,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发动妇女做鞋袜支援前线。年,建立池上人民公社后,大队成立妇女代表大会,简称“妇代会”。精壮劳力大炼钢铁,妇代会则组织村中老弱搞生产、干食堂。20世纪70年代,在农田学大寨活动中,妇女们表现出色,出现了许多“铁姑娘”。20世纪80年代以来,妇代会工作重点放在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截至年底,先后有李兴美、胡秀英、杨振銮、袁会香、陈秋兰等担任妇代会主任。

经济社会发展

西陈疃村有可耕地亩,土壤类型为粘质壤土。多属坡地、岭地,平地较少,种植作物通风透光,生态环境较好,主要地块有后板山、车峪嵧、南山、七岭峪、西广等。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豆子、地瓜。经济果树以桃树为主,其次为杏、核桃、柿子、软枣、樱桃、猕猴桃等。年底,西陈疃大队有农业户户,口人,当年每个工日工值0.32元,集体人均分配口粮斤。年底,西陈疃大队共有人口人,每个工日值0.28元。

年,全村人口人,耕地亩,人均占有1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0万斤,每个工日值1元。从年至今,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余亩,造大寨田10余亩,填河滩造田70亩。至年12月,全村总产值达到万元,人均收入0元。

主要产业和经济民生 村内传统养殖有猪、牛、羊、鸡。建国前后,村集体有4头牛,主要用于耕地。农作物有高粱、谷子、豆子、地瓜等。年,副业队开始种植白菊花、川芎等中草药。年,林业队在七岭峪的庙子峪前坡、黑豆峪后坡种植杏树50余亩。同年,副业队成立粉坊、豆腐坊,两个生产队一队一个。副业队有养猪场2处,养猪6头;羊圈2个,养羊余只。村民家家户户养猪,有的养到2头,户下养猪头左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结构逐渐转型。年,实行大包干,包田到户。村民自主经营,着力种植桔梗等经济作物。年,桔梗种植面积达到亩,每斤4元。同年,试行“两田制”,由于桔梗重茬不能继续种植缘故,开始大力发展苹果树、花椒树、桃树。后来,桃树、核桃、樱桃等经济树木逐年增多,粮食种植逐年减少。

20世纪80年代,村内企业出现了。年,肖传佐在村西头成立木器加工厂,以制造棕藤大床等室内家具为主,有七八个木工常年工作。年,刘文玉在村中心成立木器加工厂,以木材加工为主,棺材为辅,有一两个木工工作。两家木器厂的成立,既提高了个人收益,又方便了村民购置家具。

20世纪60年代,村内建起日用百货代销点,由集体经营,代销员先后有刘照奉、胡以祥。改革开放后,集体经营转为个人经营,徐百年承接。后来,翟所红、焦心芳、顾挺喜、崔贵全、徐德民等先后经营个人小卖部。截至年底,村内有日用百货店、粮全食美批发部、干鲜桔梗购销处、化肥农药经营处、承接装修工程处、摩托车维修处等服务行业。

年,焦瑞方在村西南陈疃桥头办起村内第一家个体饭店,特色炒鸡为主打菜肴。年,陈永军在村内开办金地大酒店,酒店宽敞,设20桌,可同时容纳余人就餐。酒店内设7间旅馆,可容纳14人住宿。3年,杨家人吴勇在村西办起金三角大酒店。几家酒店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红白公事时的待客之需。

基础设施 年,修建村前6米宽池李路、陈疃桥。年,池李路改造升级,由沙土路变为地瓜石垫底的硬化路面。7年9月,池李路再次进行大修,修建为20厘米厚的混凝土路面。8年9月,博山区政府对池上等6镇部分道路进行命名,其中就有池李路。

原来,村内路面坑坑洼洼,行走、运输多有不便。年,村两委硬化村内南北向中心路,以及古槐处与中心路交叉的东西路,总长米左右,结束了村民雨后出门两脚泥的历史。3年,村内南北两条主干道再次拓宽、硬化,延伸至米长。8年,新建村牌坊。年,修建村前广场、篮球场。同年,贯穿村南北的大寨路以及大寨路两侧的生产道路建成,长4.5公里,宽4米,且完成硬化。年,村牌坊西新建二层办公楼,上下各6间,上面为办公室、功能室,下面为车库。池李路外淄河旁,新建文体广场,安装多件健身器材。

居住情况 解放前后,村民房屋多为土石结构,房顶覆草。20世纪70年代,村民返修或建筑新房,开始采用砖瓦镶嵌,称为海青房。最初,村中心街是一条东西向的街道,街道南为淄河。修建池李路后,道南与池李路之间曾有一低洼地带。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片被划为宅基地,村民填平洼地,建筑房屋也逐渐趋向于纯砖瓦结构,池李路旁也出现了二层楼房。同时,经上级批准,池李路南淄河岸边陆续修建起8家商品房,共19间。年,村两委在西广修建二单元五层居民楼。

水电机械 年,在五亩台修建方形井,边长5米,深3.5米,为储存型水池,可蓄水80立方米。同年,在浪泉、崔家林地、杏行、庙子峪、孙家峪、高家峪、东坡等处,打圆形旱池10多个,每个可蓄水50立方米。年,在村东池李路北打大口井一个,长10米,宽4米,深6米,蓄水立方米。后来,这一片划为宅基地,被填平了。年,村后打余米深井,铺设总管道余米,村两委出总管道,村民负责自己的分管道,全村吃上自来水。西陈疃村是池上公社第一个吃上自来水的村庄。年,村后打米深井,铺设管道余米,可灌溉余亩土地。年,村前河内建造两道拦河坝。年,在石岭、浪泉、高连峪各建蓄水池一个,每个蓄水余立方米,可灌溉土地余亩。水利设施的完善,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收入。

年,东、西陈疃在村之间的河边建起水电站,利用水大磨发电,第一代电工为赵东发。因水力发电电力不足,年停用,再次启用煤油灯、蜡烛照明。年,西陈疃村新建变电室,配备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全村通电,从此彻底告别油灯、蜡烛照明历史。在池上公社,西陈疃、东陈疃、东池是第一批用上照明电的村庄。年,由于灌溉用电量不足,扩容更换为80千伏安变压器。随着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电量逐年增加,年扩容更换成千伏安的变压器,6年扩容更换为一台千伏安变压器,年又扩容更换为一台千伏安变压器。电工先后有崔贵志、焦念义、焦心芳、李洪亮。

年,村上购买第一台18英寸黑白电视机,后来换为彩色电视机。孟宪春第一家买上彩色电视机,焦心芳第一家买手机、电冰箱。截至年底,村内拥有手机部、电冰箱余个、太阳能个、电脑台,彩电全覆盖。年,村两委利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万元建成40千瓦光伏电站一座,年可增收3-4万元。

交通运输 20世纪70年代,村集体先后购进8马力手扶拖拉一辆、12马力拖拉机一辆,拖拉机手为顾庭科、袁长武、赵新星、顾挺喜。20世纪80年代,徐百年购买苏修牌二手汽车搞运输,属于村内第一家个人拥有汽车者。陈杰购买第一辆跃进牌农用车,焦心芳购买第一辆摩托车,陈永军购买第一辆面包车,截至年底,全村拥有摩托车、三轮车、农用车、小轿车余辆。

学校教育

年(民国六年)五月,陈疃初级小学成立,校址在卢家祖宅。年(民国二十五年)设一个班,有东、西陈疃学生36人,学款筹集来自于地租,卢新华为教师。

年,在白衣奶奶庙院子东古井的上面盖四间房子,三间教室,一间办公室,西陈疃小学正式成立。学校设一至四年级复式班,招生东、西陈疃近40名学生,郭庄郑家耐、周村纪现伍、赵庄王道德、东陈疃陈昌国、下小峰刘同鉴、淄川郑家生,以及本村刘树花(女)先后为小学教师,刘同剑为学校负责人。

年,西陈疃小学撤销,师生搬迁到东陈疃小学,时有学生余名,任课教师有本村的胡立厚、陈昌生,以及赵庄的段奉芝(女),陈昌国为学校负责人。

年,响应“村村有学校”号召,东、西陈疃的学生分开,西陈疃师生回到本村大庙处,时有学生50余名。任课教师有张俊恒、孟宪成、刘合平、胡秀英、赵刚(知青),肖传喜为负责人。

年,池上公社实施合班并校,西陈疃小学5年级学生并入东陈疃小学。

年,西陈疃师生全部并入东陈疃小学,学校更名为陈疃联办小学。时有学生人左右。任课教师有孟宪成、车桂花、陈昌秀、孙秀群等,陈新民为校长,肖传喜为教导主任。

年,车峪、板山的师生并入陈疃联办小学,时有学生余人。任课教师有刘同忠、鹿奉业、刘光明、刘成德、牛长峰等,此阶段教师流动较快。

年,池上镇再次实行合班并校,陈疃联办小学全体师生并入到池上镇中心小学。

年,西陈疃村成立夜校,分文盲班、半文盲班、扫盲班,校址在校泉处的教室。夜校教师为焦念伍、刘树花、陈宏禄。年,设炕头班,晚上几个家庭的中老年人凑在一起,由中、小学生做教师。学习的教材有自编的《坡名地名》《农业谚语》《四字经》,也有上级印发的《山东省扫盲教材》等,以识字为主。

截至年底,西陈疃村从事教育事业的还有胡立东、刘文义、董云海、张兆庆、袁秀兰(女)、卢俊峰、胡立军。

年,东、西陈疃合办幼儿园,园址设在东陈疃。年,西陈疃独自成立幼儿园,园址设在校泉处教室,时有26名幼儿。幼儿教师先后有翟慎荣、陈昌华。

考入本科以上大学生一览表

姓名

性别

考入时间

考入学校

毕业去向

家长姓名

孟坤

.9

华北理工大学

四川新世纪通讯公司

孟宪成

张勇

.9

山东师范大学

济南中医二院

张久长

顾峰

.9

合肥工业大学

华为集团海南分公司

顾廷效

赵洪凯

8.9

上海行政学院

上海某单位公务员

赵新星

刘倩

1.9

合肥工业大学

研究生

刘文玉

肖文

3.9

曲阜师范大学

研究生北京税康药业公司

肖传新

孟东

5.9

青岛科技大学

研究生鲁华弘锦有限公司

孟庆忠

孙雷

7.9

山东农业大学

淄博贤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孙永军

袁哲

.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山东齐鲁物流有限公司

袁传喜

孙国栋

.9

山东师范大学

大连市国税局

孙永臣

崔栋

.9

泰山学院

泰安某物业公司

崔兆祥

医疗卫生

胡德林是村里的老中医。20世纪30年代前后,胡大夫开始行医,以把脉、针灸、配中药等中医疗法为主,为庄邻乡亲祛除病痛。解放前,池上地区医生极少,他的足迹踏遍了池上的每一个村庄。为了方便外村村民治病,他还在上小峰、板山、花林、李家块、上郝峪等边远村庄设点,背着药箱去一住就是好几天。20世纪60年代,医院工作了,却仍然利用空闲时间为村民治病。胡大夫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深得村民爱戴。年,胡大夫因年事已高回家了。年去世。

20世纪60年代初,焦吉芳跟着胡大夫学习医疗技术。年,响应上级“一村一个卫生室”的号召,村里推荐他去池上公社卫生院培训学习,成为村里的第一代赤脚医生。卫生室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为村民治疗常见病症。年,焦吉芳去博山当了工人。

年,村里推荐张德富去池上卫生院培训学习。学成归来,张德福成为村里的全科医生。为提升业务素质,年去市区组织的中医学习班学习6个月,医院学习3个月,医院、区医院进行每月一次、一次三天、为期一年的培训学习。为此,张医生对于常见病、多发病、妇幼保健等多种病症,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深得群众好评。8年,全镇实行公共医疗卫生,张医生负责东、西陈疃和车峪、板山四个村的医疗卫生保健。年退休。

年,刘勇学成归来,在戏台前设卫生室,在陈疃桥北黄金三角州地段设永健药店,既卖药又负责四个村的医疗保健工作。

8年,西陈疃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人每年缴纳20元医疗保险金。随后医疗保险金逐年提高。截至年底,村民参保率%。

特色工艺人员一览表

姓名

性别

专长

从艺时间

备注

袁圣德

石匠

从师

肖明文

石匠

自学

肖明发

石匠

自学

袁长甲

石匠

从师

孟宪忠

石匠

自学

孟宪刚

石匠

自学

孟兆延

泥瓦匠条编匠

自学

孟兆旭

泥瓦匠

自学

孟兆红

泥瓦匠

自学

孟宪春

泥瓦匠条编匠理发匠

自学

陈宏禄

泥瓦匠

自学

陈宏贞

泥瓦匠

自学

陈立长

泥瓦匠

自学

顾长民

条编匠

自学

孟宪义

理发匠

自学

肖明奎

厨师

自学

陈立忠

厨师

自学

张其顺

账房先生

自学

董家庆

账房先生

自学

胡立忠

账房先生

自学

王礼泉

账房先生

自学

陈升巨

条编

孟宪营

条编

文体活动

西陈疃村靠近镇政府驻地,村里文艺骨干积极参与镇上举办的文体活动。20世纪60年代,村里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以宣传毛泽东思想为宗旨,一年四季不停地利用晚上排练和演出。西到小峰,东到店子、吴家台、花林等村,村村都留下了他们的音容笑貌。表演节目有《老两口学毛选》《锢炉担》《打花棍》等舞蹈、小品、三句半等。王福祥、胡以福为组织者,主要演员有刘合兰、刘合美、袁秀兰、刘树花、孟宪忠、胡秀英、焦方英、张树叶、王福明等30余人,音乐伴奏由胡以福(笛子)、胡立厚(板胡二胡)、卢业厚(二胡)、袁长一(二胡)四人组成。

村里的锣鼓队历史悠久,由村民自发组织而成。老一辈打鼓者有胡德林、胡德森、陈维义、肖明奎等,擅长打锣者有李英贵、李凤祥、陈昌明、顾长民等。新一代打鼓者有陈宏禄、胡立厚、顾廷孝、赵新奎、张京校、肖传喜、焦心芳、孟庆彬、顾廷喜、王福明、赵新星、王福祥、王继贞(女)等。鼓谱有《大义昌》《小义昌》《嘎哒通》《狼刨窝》等。《四边通》演奏起来,气势磅礴,在镇组织的历届锣鼓比赛中,连续几年获得第一名。在博山区锣鼓比赛中,同样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几经更换,主鼓直径越来越大,已达1.5米。每逢重大节假日或村里有大事、喜事,喜庆的锣鼓就会敲起来。

村里的扮玩队在池上镇也有较大影响。孟宪久、李文亭、肖明文、孟宪一擅长扎花盆、五角星、大匾。花盆里做上各种花儿,插上柳枝,挂上一条条谜语,里面再点上蜡烛。前有五角星,后有大匾。几个人抬着,神气地走在扮玩队伍的前边。孟兆永、顾长民擅长玩瓦罐灯。他们本人反穿羊皮袄,肩膀上的杌子也反穿羊皮袄,杌子的上头套一个做上眼睛、鼻子、嘴巴、长舌头的瓦罐,瓦罐里点上灯。天一黑,他们嘴里含着哨子,一颠一颠地出门,一旦遇到人就会猛地吹响哨子,长舌头伸出来,很是吓人。崔贵现、徐百年、陈昌明擅长玩老虎。他们用红纸把小米筛子糊起来,在红纸上画出老虎的眼睛、鼻子、嘴巴,红布当舌头。在筛子里点上蜡烛,然后戴在头上。戴老虎头的前边走,后面一人抓紧前人的腰带,头顶在前人的腰上,两个人配合默契的摇摆起来,威风凛凛的,很受欢迎。除此以外,村里的高跷队、划旱船、背媳妇、骑毛驴等扮玩项目也深受村民喜爱。

20世纪90年代起,池上镇元宵节文艺汇演每隔一年在村南广场举行一次。

年起,王秀珍、杨甜带头,组织村里中青年妇女们跳起广场舞,成立了“秀珍舞韵”舞蹈队。池上镇举行的每一次文体活动,都会看到她们的身影。

名胜古迹

祖孙树西陈疃明初建村,村民同时栽有3棵国槐。中心街十字路口处两棵,堪称姊妹树;村东一棵。《博山古树寺庙大观》和《池上山水》均有记载。三棵古槐胸径各为1.30米、1.25米和1米,冠幅各为16米、10米、8米,树龄年以上,树心中空。年,日寇占领陈疃后,为了烧柴做饭,杀掉十字路口东边一棵朝南的一股,雨水灌入,树干腐烂成为中空。年,村东边一棵,因修路碍事被从根部杀掉。同年,村里架设高压线碍事,十字路口的两棵古槐均被杀去顶端。三棵古槐粗壮的枝干正好给学校做了课桌和杌子。古槐去顶后,十字路口处西边的那棵慢慢死去,直至轰然倒下。秋去春来,剩下的这棵主干断落处竟渐渐萌发嫩芽,长出新枝,几年后重新焕发了生机。值得欣喜的是,西边那棵树根处又长出新一代国槐,生机勃勃的。于是,姊妹树变成了祖孙树。

戏台 20世纪60年末,两棵古槐中间建起方正平坦的戏台。戏台坐北朝南,南面是容纳四五百人的场院。戏台两侧各有一盘石碾。逢年过节的时候,村里的年轻人上台演出,往往吸引着周边几个村子的乡邻来观看,演出队也因此美名远扬。

白衣奶奶庙 戏台北面是白衣奶奶庙。庙宇坐北朝南,为一间单檐硬山黑瓦平房,里面供奉着白衣奶奶。年,修建学校时被拆除了。

诸葛井村中心有一口古井,井沿由整块石灰石凿眼而成,井沿周围布满13条绳痕,最深者5厘米,人称诸葛井。井边有一棵倒垂柳,十几米高,胸径60厘米。旁边有一块7米长的条石,厚50厘米。年,因修路碍事,柳树被杀,条石被挪为他用。自明万历四十五年()《陈氏墓碑》碑文得知,西陈疃明初建村。由此可以推断,古井也有余年历史了。几百年来,古井是村民的饮用水井,井水旺,常年不竭。年,因在古井上方建造校舍,古井便被隐于校舍的东墙内,发券设门保护,因之又得名“校泉”。年,村民改用自来水,诸葛井便被封存保管。

玄天上帝庙古槐西五六十米处是玄天上帝庙,也叫镇公庙。该庙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年,为券式建筑。墙、门、梁、窗都用巨石砌成,黑瓦覆顶,飞檐镶兽。石庙东西长9.1米,南北宽5米,石墙厚0.5米。门楣上嵌有明代石碣,刻有“玄天上帝”四个字。庙内供奉着玄天上帝、雷震子、桃花姑、周公段、官老爷五位武将。年,村民自发捐款,将庙宇修缮一新。

吕祖庙玄天上帝庙西二三十米处是吕祖庙。庙宇坐北朝南,东西长17米,南北宽22.3米,为三开间单檐硬山平房。里面供奉着吕祖老爷,两边各有一个站班。

志公庙吕祖庙院内东边建有志公庙。庙宇坐东朝西,为一间单檐硬山黑瓦平房,里面供奉着志公老爷。

烈士祠年,吕祖庙被改建为烈士祠堂,祠堂内陈列着抗日战争牺牲的烈士灵位。烈士祠东西长17米,南北宽22.3米,祠堂坐北朝南,为三开间单檐硬山小黑瓦平房。烈士祠为博山县抗日民主政府责成中共池冯区委、区公所自筹资金、物料,调集十余民工,当年秋后动工兴建,不日落成。祠内迎门高1.5米的砖台上,整齐的排放着由范洪武先生书写的名烈士和17名遭敌杀害的群众的牌位。年清明节,中共池冯区委、区公所在此召开千人群众大会,为革命烈士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每年清明,学校以及驻地单位,都会派代表前来追悼纪念烈士。年11月,烈士祠迁于大南峪八宝山。

大庙 吕祖庙西二三十米是大庙,也叫北庙、北殿、观音殿。庙宇坐北朝南,为三开间单檐硬山黑瓦平房,里面供奉着观音娘娘。鲁山林场建厂时,办公室曾设在大庙内。大庙顶已经坍塌多年,至今没有修缮。

小西庄大庙西侧是小西庄。小西庄人口不多,家家户户以骗抢为生,被邻近村庄的村民称呼为贼窝。陈疃集市上一旦丢了东西,一定是他们偷走了。他们从集市上拿了东西,说回家拿钱,却再也不回来了。对于小西庄人的存在,民愤极大。后来,官府派人围剿,贼窝就此消失,小西庄也不存在了。

陈疃集最初,池上集只有一个,位置在西陈疃村中大碾旁。这里有一条通往小西庄的路,因小西庄的人从集市拿了东西不给钱,此地又名捎门口。后来几经搬迁,集市先后迁到西陈疃西南的石大瓮、西陈疃河滩、板山口的吴家崖、西陈疃,最后搬迁到池上中心街。池上中心街拓宽硬化前,集市也曾迁往东西池之间的河滩、西陈疃河滩。直至年4月,池上中心街建成,集市在中心街稳定下来。

七岭峪 也叫麒麟峪。位于村后,自五亩台往里至大寨山跟前正好有7条山岭,因而形成了陡峪、庙子峪、黑豆峪、牛栏峪、软枣峪、南北麻地峪、石臼峪、大小潭峪、高连峪几条山峪,七岭峪因之得名。自五亩台抬头即可看到几条山峪,又名抬头峪,也有龙抬头的寓意。

弹药库 弹药库在五亩台的堰屋内。此堰屋为解放前孟照厅在自己的地堰上盖的,为躲避风雨、存放东西所用。-年,池上政府在这里设为弹药库,存放建设用爆炸品。堰屋有瞭望口、射击孔,有专人看守。弹药库隐蔽性能好,外面不容易看到。

青龙岭位于七岭峪东。长岭上的山头一个接一个,酷似青龙腾挪,故名青龙岭。山顶植有柏树,生长茂密。山腰是梯田,杏树成片。

黄姑堆原名凤凰山,位于七岭峪西。顶峰两侧,有长长的山岭向东西延伸,整个山形酷似凤凰展翅,故名凤凰岭。此山悬崖峭壁多,山腰以上多为柏树,山腰以下花椒树、杏树颇多。

狼窝洞俗名马虎洞,位于牛栏峪,因狼居住而得名。狼窝洞口极小,需束身锁骨进入,洞内宽敞,呈下陷形。曾有人点燃柴草丢下,柴草自动熄灭,于是无人敢下去探究洞有多深。

毛长峪洞位于牛栏峪东的山东面,出口正对牛栏峪口。村里老人说,洞口点火,这边的出口就会冒烟。洞内情况究竟如何,尚无人探寻。

张仙洞位于大寨南门西侧的悬崖上,洞口距离地面2米多高,洞内平缓,有几米深。洞里栖息着许多鹁鸪,积攒了许多鸟粪。20世纪60年代,村民顾长琴时常搭上一根杆子,爬到洞里掏粪种庄稼。一次,当他攀着杆子爬到洞口,猛地被里面一条蛇的两只灯笼似的大眼睛和盘曲的花篓一样的身子吓坏,当场跌到地上。回家后,大病一场,不治而亡。

后来,村里的崔木栋、陈升道先后到洞里修炼过。至于此洞的命名,人们说最早进洞修炼成仙的是一位姓张的,因之叫做张仙洞。

浪泉位于村北大寨路西,与老泉毗邻,属季节性泉。每当大雨过后,浪泉翻滚着从堰缝里奔腾而下,泉水顺着大寨路一直流进村中心路,中心路就变成小河了。可是,一两天后,泉水戛然而止。因其水量大、时间短,浪头足,故名浪泉。

  老泉位于村北大寨路东,属季节性泉。每年雨季来临,老泉性情温和,泉水可持续喷涌一两个月。

西井位于村西的西广地,井深六七米,为村民吃水井。井水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却从不干涸。自村民用上自来水,西井便无人问津了。

民间传说

玄天上帝庙传说村中老人讲,从玄天上帝庙到石大瓮之间是阴集。每到晚上,集市上熙熙攘攘,鬼声不断,人们不敢晚间出门。故修建玄天上帝庙,请五位神仙把鬼市镇住。因此,该庙又叫镇公庙。关于镇公庙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说法。庙前是大路,人们娶媳妇的花轿一旦走到这里,轿里的新媳妇往往会莫名其妙的没了踪影。人们惊讶、悲伤,赶紧修建镇公庙,请五位神仙保佑。庙修好,塑好五位神像,果然太平了。

观音娘娘传说20世纪80年代,纯阳洞庙宇群落成开光之际,西陈疃与周边几村联合,抬着轿子向纯阳洞出发。因比通知时间早走了一小时,路过大庙进行24拜时,轿杆突然断了。当找到合适的杆子,重新架好轿子时,正好是通知上的出发时间。因此人们都说,这是观音娘娘教导大家要遵守时间呢。

七岭峪传说人们把七岭峪叫做麒麟峪,是寄予了美好愿望的。左青龙、右凤凰,中间是麒麟,卧在麒麟前面的西陈疃村是静谧祥和的。南蛮子看好这块宝地,却又不能挪走,就将凤凰岭写成“黄姑堆”,麒麟峪写成“起麟峪”,将写好的纸条埋到某一个关键点上。麒麟也好,青龙也好,身上的鳞没有了,还怎么活?好风水就这样被破了。

石岩沟泉传说泉子位于村西,泉水四周是光滑的乱石,乱石的缝隙里生长着蓬蒿,泉水就从蓬蒿下面的乱石里流出。传说有一年大旱,河床干涸了,树木枯死了,庄稼地里干裂着长缝,村民只能到10里外的鲁山脚下挑水吃。一天,一位石匠突然发现石岩沟的岩上渗出了水渍,便招呼女儿立刻挖掘起来。挖了七七四十九天,泉水终于流出来,石匠父女却口吐鲜血,累到在泉旁了。

杀牛湾传说杀牛湾原名饮牛湾,位于村后西北与东陈疃接壤处的一个小水沟。由于地势高低不平,长期流水形成错台,台下是一湾水,错台的石壁上刻着“饮牛湾”三个字。一天,南蛮子领着孩子来到东陈疃牛姓人家门前时,又饿又累,想讨点水饭休息一下。牛家人不但没有给他水饭,反而放出狗来赶他走。他无奈地牵着孩子往后走,却突然看到了“饮牛湾”三个字。他心生一计,到西陈疃借了凿子,将“饮”字凿去,改成了“杀”字。时间不久,牛家开始败落,一个个去世了。面对牛家的惨状,人们困惑不解时,有人发现“饮牛湾”变成了“杀牛湾”,才恍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饮牛湾还有一说。这里有一湾水,一片田,牛姓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平静地生活在这里。一个南蛮子领着两个不大的女儿来到这里,发现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就把女儿留下来,送给牛氏夫妇做儿媳。俩女儿都怀有身孕的时候,南蛮子又来了。他偷偷地在饮牛湾周围埋了东西,把女儿领走了。从此,牛家一家人一个个无疾而终,杀牛湾因之得名。

古今人物

(一)革命军人

肖来永(-),男,年3月参加革命,为博山县独立营战士,时常被派回本村征集军粮、军款。年的一天,途遇八路军,因回答口令不对,被打一枪。当独立营发现自己人错打自己人时,才将躺在路上的肖来永送回家中养伤,将他征集的粮款运回部队。由于汉奸告密,受伤后藏在家中天棚上杨家叶中的肖来永,一天遭到吴化文伪四师的三四次搜捕,每次都有士兵拿着刺刀对着那堆杨家叶乱刺,每次都被不同程度的刺伤却咬着牙不敢出声……面对伪四师的天天搜捕,肖来永自杀身亡。年批烈。

刘同新(.8-.7),男,为博山县西陈疃村支前常备民工队民工。年7月兖州失踪,追烈。

 肖明科(-.1),男,年3月参加革命,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华野二纵队四师十二团连长。年1月,在河南省民权县郭庄崖村战斗中牺牲。

卢新华(-),男,年7月参加革命,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昌潍地委秘书。年昌潍病故,同年昌潍专属批烈。

徐成道(-.3),男,年3月参加革命,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博山县大队排长。年3月,莱芜县三车沟战斗中牺牲。

焦同林(?-.3),男,年9月参加革命,为山东纵队四支队二营六连战士。年,莱芜县杨家横战斗中牺牲。

(二)建国后服兵役人员统计

胡以福、胡立忠、孙修义、赵新奎、肖传祝、张京全、陈立春、李长义、焦义方、肖玉军、崔兆祥、刘合平、张久庆、焦军芳、翟慎军、徐德生、宋元柱、张宁、张伟、陈强、焦念斌、张兆玉、刘心明、宋文慧(女)

(三)现代名人

王继德(-),男,年入伍,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在八路军四支队担任便衣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参加南麻战役、济南战役、莱芜战役等大小十几次战役。建国后,因伤病退役回乡,在本村务农。

肖明高(-),男,年参加革命,博山县政府在源泉时,在源泉工作。博山县政府迁往博山城里,他成为第一任博山区劳动局局长。期间,曾去新疆护送建设兵团,一去就是几年;河北邢台地震时,曾组成抗震救灾工作组前往工作几年;也曾担任过郭庄铁矿书记。

肖明德(-),男,年参加革命,在村里站岗放哨、送情报。年入党,当年参加八路军,被分派到山东抗日游击队三支队。年加入八路军三纵队,被任命为排长。被派往抗大学习后归来,晋升为连长。年解放费县时受伤,被炸伤腿和膀子,医院养伤。年,伤好后被确定为二等一级残废军人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年,被调往池冯区区公所任党委书记。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再次回到村中担任书记一职,年文化大革命时停止工作。

陈升营(-),男,年出生,年参军。解放战争时期,随大部队南下。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为江西省万载县县长、公安局长。

顾长俭,男,年出生,年参军,转业后为山头公社社长。

徐百仟(-),男,年出生,年参军,为班长。受伤后与部队失去联系,回家乡池冯区机关工作。先后为李家乡民兵连长、池上公社公安特派员、李家公社公安特派员。年退休。

肖明法,男,年腊月出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民兵武装队队长,莱芜战役、淮海战役期间,积极组织本村青年,带队支前。年,肖明法被调往池上公社工作。年,肖明法为池上公社民兵连连长兼指导员,组织池上青年修建淄河大坝。他纪律严明,工作认真,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期间,他还救了花林村民陈家讯一命。兴修水利工程圆满结束,被公社派往自己村庄,负责看管村后的炸药库。年左右,农业学大寨期间,肖明法带领大家在村后七岭峪修建梯田。肖明法很孝顺,他不仅赡养自己的亲人,还赡养自己的亲舅舅,一养就是25年。

孟兆永,男,年2月出生。年左右,日军占领池上,他与村里青年一起制造石雷炸日军。日军强征民夫下煤井,他被迫去八陡镇的小黑山后煤矿做矿工二三年。从煤矿出来,又去张店铁矿干了两三年。年,村成立农民联合会,孟兆永回村担任会长。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去红光铁业工作,年回村。年村成立贫下中农协会,孟兆永担任贫协主席。年,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孟兆永进驻学校,对师生进行阶级教育。同年,村里成立林业队,孟兆永任队长,组织青年在七岭峪的庙子峪前坡、黑豆峪后坡种植杏树50余亩。同时栽种柏树、香椿若干,管理苹果园,嫁接树木,培育树苗等。孟兆永担任林业队长十几年(直到山林承包为止),为村里的封山育林做出了很大贡献。

李明全(-),男,年出生,年参军。作战勇敢,先后参加过南麻战役、莱芜战役、济南战役等许多次战役,背上有子弹穿过的孔。因伤退役回乡。

肖明贵,男,生卒年不详,年参军。后随大部队南下,专业后为上海港务局局长。

徐百祥,男,生卒年不详,博山区检察院院长

胡以福,男,年3月出生,年3月参军,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五五五三七部队工作期间,先后担任班长、教员、所长、司令部副科长、医院院务处处长。年12月转业到地方,先后担任淄博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淄博市商业局组织人事处处长、党委委员、工会主席。8年退休。

张其顺(-),男,年参军,随部队南下后,先后为陈毅警卫排贴身警卫、上海市公安局司机。后被推荐到上海市行政干部学校学习。退伍回乡,担任大队会计多年。

胡立忠,男,年7月出生。年参军,为济宁公安大队队员。年11月调入淄博市武装部,先后为政工科干事、副科长、政治处副主任。年转业到齐鲁石化事业公司,先后任宣传科科长、机干科科长。5年退休。

胡立厚,男,年1月出生,年为西陈疃村民办教师,年在池上广播站工作,年为池上公社党委办公室主任,年为池上镇组织宣传科委员,年为池上乡副乡长,年为池上乡副书记,年兼任池上乡政协主任,年为夏家庄镇政府人大主席,9年退休。

袁秀兰,女,年出生。年参加工作,为本村民办教师。年考入淄博师范。年就职于淄博二中。年调往淄博市聋哑学校,年担任学校副书记。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曾先后获得淄博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统巾帼岗位明星”“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还带领女职工荣获山东省、淄博市和国家级“明星示范岗”等荣誉称号。7年退休。

崔贵志,男,年出生,年为村内第一任电工,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参加太河水库大会战,年进入八陡镇政府工作队。年12月进入博山区水利局,先后任办公室主任、石马水库管理所所长。年10月任池上政协主席。年退休。

胡立东,男,年11月出生。年9月,淄博市博山区陈疃联中教师;年9月,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学生;年8月,泰安地区出版局编辑;年4月,泰安地委宣传部干事;年3月,泰安地区广播电视处副处长;年12月,泰安市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年5月泰安日报社副总编;年1月泰安日报社总编、党委副书记;年8月,泰安市旅游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年2月,泰安市旅游局副局长、党委委员;年4月,泰安市泰山管委(市旅游局、文物事业管理局)副主任(副局长)、党委委员;年12月,泰安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年12月,泰安市文化局局长、党委书记;9年9月,泰山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泰安市文化局局长、党委书记;年1月,泰山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张照玉,男,年出生。年参军,为潍坊市军分区汽车班小车班班长。年专业,为潍坊市财政局办公室主任。

胡立升,男,年7月出生。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研究生班在职研究生经济学财税专业毕业。历任山东省税务局办公室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山东省国税局杂志社主任科员、杂志社副社长(其间,挂职担任滨州地区国税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办公室副主任。年1月,先后担任山东省泰安市国税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党组书记、局长。年5月,先后担任山东省国税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山东省国税局党组成员、济南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

翟慎荣,女,年2月出生,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8月,担任西陈村幼儿教师;年9月,兼任西陈村团支部书记;年8月,在池上乡经委、农技站等部门工作,任办事员;年9月,在东营农业学校上中专,农学专业;年11月,在源泉镇农技站工作,任站长;3年12月,在源泉镇信访办工作,任副镇级信访员;年8月至今,在博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任副主任(副科级)。工作中,多次受到上级业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表彰。

肖玉军,年3月出生。年参军,为沈阳军区坦克三师战士。年考入安徽蚌埠坦克学院。毕业后回到原部队,先后任职排长、连长。年,转业到博山区广播局工作。

孙修信,男,年4月出生。年4月,就业于博山区重点工程办公室。年博山区政府办公室工作,年夏家庄镇镇长,年10月博山区住建局副局长。

翟慎军,男,年10月出生,年入党,中校军街。年3月,应征入伍至第二炮兵部队。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毕业后,先后在第二炮兵、陆军、海军部队工作,先后担任第二炮兵团卫生队军医、副队长,师卫生科助理员,济南军区联勤某分部卫生处助理员,医院医务处主任(技术副团)等职。曾短期在海军北海医院代职。曾代表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赴苏丹维合任务,担任维和医疗队副大队长(联合国医院业务院长)。曾参加8年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年自主择业,留在郑州工作。

陈强,男,年出生。年3月入伍,年9月入党,正营职政治教导员,中校军衔。曾历任兰州军区炮二旅战士,沈阳炮兵学院学员,炮二旅排长、参谋,新疆军区炮兵旅连长、管理员、政治指导员、政治协理员、政治教导员,分别于、1、5年荣立三等功,5年被兰州军区政治部评为优秀政治教员。9年7月,退役后自主择业。

(三)在外担任副县级、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一览表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

肖明高

博山区劳动局

局长

陈升营

江西省万载县

县长公安局长

徐百祥

博山区检察院

院长

胡立东

泰安市文化局泰安学院

局长纪委书记

胡立升

山东省国税局

局长

胡以福

淄博市商业局

工会主席

集体荣誉

  区级

年3月,被评为博山区年度“先进党支部”“文明单位”。

6年6月,被评为博山区5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

镇级

年5月,被评为池上乡年度“先进党支部”。

年3月,被评为池上镇年度“先进党支部”。

1年3月,被评为池上镇年度“先进党支部”。

年3月,被评为池上镇1年度“先进党支部”。

5年3月,被评为池上镇年度“计划生育协会合格村”。

6年1月,被评为池上镇5年度“先进党支部”。

7年2月,荣获池上镇6年度“重点工程建设贡献奖”。

9年1月,被评为池上镇8年“农业生产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年1月,被评为池上镇年度“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年1月,被评为池上镇年度“工作考核先进单位”。

个人

年4月21日,焦新芳同志被中共博山区委表彰为年度区级优秀共产党员。

重大事件

年9月,中共博山县委在西陈疃村大庙召开博山县“堂天道”“罡风道”“中央戊己会”“善道会”“天明会”“天门会”“顺天道”“青山道”“玄门道”等道长及骨干分子会议,成立了博山县道会联合办事处,即“博山九道联合办事处”,作为各道会统一的领导机构。王子虹任主任,周次温任副主任,统一领导各道会组织。同时,九道联合办事处在鹿疃村举办各道会骨干人员训练班,由县委书记张敬涛、组织部长边首之等人授课,每期半个月,共举办了五期,培训人,发展了一批党员。

年,日寇占据池上后,强征村民在凤凰山、小顶山建造炮楼。盘踞池上期间,鬼子时常下山骚扰,无恶不作。一天,一个鬼子骑着毛驴,头上系着围巾,把全村人赶到场院,用刺刀残忍的刺死一名妇女。一次,一个鬼子端着枪追赶一名妇女,其弟弟夺过枪摔在墙上跑了,鬼子则拾起抢,打死了正在逃跑的弟弟。

太平洋战争后,日寇自黄姑顶东行,从石臼峪下山。袁圣山看到后躲藏在石臼峪堰屋里,日寇发现后把他堵在里面连刺三刀。袁圣德把哥哥背回家,第二天下午去世。在牛栏峪口,日寇发现陈盛增之妻苏氏藏在麦秸堆内不出来,也用刺刀将她刺死。日寇走到陡峪的时候,刘某某在杀秫秫,因为刚巧被日寇发现他藏了八路军,也被日寇刺死。

还有一次,鬼子面对村后路边一石屋子的羊群,搬来柴草,放火烧羊。其中,一只母羊带着自己的一家逃出来,直奔山中的主人处去报信。母羊死后,主人将它埋掉。

年5月29日,淄博市革命委员会“淄革发39号文”批复:池上公社农机修配厂搬迁,征用西陈疃大队土地二亩九分八厘。

年5月16日,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西陈疃村迎来了来自博山陶土矿和淄博一中的一批批下乡知识青年,总共33人。最初,知识青年住在古槐旁校泉处的学校教室里,随着人员的增多,村两委在大庙处翻修了东西屋,知识青年搬迁过去。改革开放后,知识青年陆续返城就业,直到年底,全部撤走。短短几年间,知识青年在劳动中不断磨练自己、增长才干,也给西陈疃村带来了知识和活力,同时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下为每批次知识青年名单:

第一批:马继厚、朱洪香、朱秀芸、黄立凤、房民金、高连萍,姜连美、房某某;

第二批:孙丰国、孙崇国、房瑞宽、李英文;

第三批:石光年、房信玲、孙九如、于少风、徐光辉、赵刚、赵纪杰、赵纪刚、孙即臣、蓋恒秀;

第四批:徐德田、马季传、朱英杰、李博芬、藏孝红;

第五批:刘新利、王厚明、肖夲营、张连德、姜连荣、孙丰爱。

年10月22日,池上乡党委在西池、西陈疃村为“十星级模范户”举行挂牌仪式,对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十星级模范户”进行挂牌表彰。

附记:在张照军书记、宋元军主任和陈杰委员的大力支持下,肩负着“上对得起历史,下对得起来者”的使命,开始采编西陈疃村村志。采编过程中,得到卢业厚、陈宏禄、王维新、张久长、孟清才、孟宪森、胡立忠、胡立厚、肖传固、孟宪成、张德富、张京校、袁长庆等老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谨此,表示对大家诚挚的感谢。

撰稿:杨霞光

审稿:张照军 宋元军 陈杰 

   高绍忠(下派书记)

编辑言:期待知情者倾情协助,将我们的村志补充的更加完善。您可在文后写留言处,写下您所了解的宝贵资料,也可直接与撰稿人联系。谢谢,谢谢您啦!

四季霞光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小儿白癜风治疗方法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jg/7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