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生机勃发。3月2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水平冒雨深入我区慈化镇调研设立赣湘边区经贸合作产业园工作并召开现场办公会。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时不我待的奋进精神,加快推进赣湘边区经贸合作产业园建设前期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强宜春中心城经济实力,努力提升与增强中心城区的战略引领力、产业竞争力和市场辐射力。市领导李兴辉、聂智胜、张家良,区领导鲁旭东、李晓楚、江海滨一同调研。
当天,王水平一行先后来到我区慈化镇“一河两岸”、山楚粮库、慈化寺等地,详细了解该地人文、历史、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在随后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王水平听取了市直相关部门、我区及慈化镇就设立赣湘边区经贸合作产业园情况汇报,并就项目启动资金、融资平台、园区规划、工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协调解决。
王水平指出设立赣湘边区经贸合作产业园区,是发展所需、民心所向,必须统一思想、加速推进,努力把产业园建设成为赣湘经贸合作示范区、原湘鄂赣苏区振兴试验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导区、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样板区和对接长株潭“桥头堡”、中心城区发展第三极。
王水平强调慈化镇区位条件优越、发展基础良好,把慈化镇作为产业园区落户的首选,是通盘考虑、综合权衡后的慎重选择,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有利于宜春深度融入长株潭城市群经济板块。
王水平要求推动产业园区从“纸上”落到“地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真抓实干、快马加鞭,要坚持高点起步,力争实现“一年拉开框架,两年初具规模,三年有明显成效”的目标。
武宜深高铁在宜春中心城区与杭长高速铁路交汇,形成“十字型”高速铁路网络。加上今年将开工建设的环城高速、宜春至吉安遂川高速公路,在宜春中心城区形成“双十字、一环城”的立体交通枢纽,这样宜春市就将成为赣西地区的综合交通中心。规划建设武宜深高速铁路,无论是完善国家铁路区域路网功能,还是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或是促进原湘鄂赣苏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建设赣湘边区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助力苏区振兴发展
“开放合作是原湘鄂赣苏区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然选择。”王水平代表建议,恳请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宜春建设赣湘边区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只有扩大对外开放,在市场合作、产业合作等方面建立起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才能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赣湘鄂边际的袁州区、万载县、上栗县、浏阳市是全国烟花爆竹的重要生产地,其中,万载县有烟花爆竹企业家,袁州区有烟花爆竹企业家。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这些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有序退出。当前,宜春拟在赣湘边际地区规划建设赣湘边区经贸合作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打造赣湘鄂边境贸易集聚区、跨省域开放合作试验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能够调优产业结构、做强经济实力、带动老区人民增收致富,解决好群众就业问题,真正起到“促一方发展、保一方稳定”的重大作用。同时,以经贸合作为桥梁,推动赣湘鄂边区相关市县在开放合作、文化旅游等方面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设立赣西综合保税区,激发老区经济活力
在赣西地区(宜春)设立赣西综合保税区。王水平代表介绍,原湘鄂赣苏区不靠海、不沿边,对外开放水平不高,重大开放平台缺乏,这也是发展不足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宜春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改革求突破,以开放促发展,走出了一条内陆双向开放的新路子。去年底,全市在册进出口企业家,进出口总额达.6亿元。宜春明月山机场通航北京、上海、天津等16座国内热点城市,处于大南昌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可以说,宜春已完全具备申报综合保税区的成熟条件。王水平代表建议海关总署、商务部等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在宜春设立赣西综合保税区,这样能够迅速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辐射带动原湘鄂赣苏区相关市县的开放发展,提升开放水平、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外贸增长、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王水平代表最后表示,江西省委、省政府赋予了宜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政治重任、发展重任,对宜春寄予了极高的期望。我们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松劲、不懈怠,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求突破,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经济实力,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影响力、辐射力,奋力把宜春打造成江西西部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赣湘鄂三省通衢的区域中心城市!
综合来源:秀江微语、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