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县古代名人官职官员名单二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2.进士   隋大业三年(年)诏十科举人,始置进士科,唐因之,宋之科目有诸科而进士得人为盛。元至元十一年(年)议行科举,分蒙古进士科及汉人进士科,皇庆四年(年)会试,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第二甲皆正七品,第三甲以下皆正八品,两榜皆同。元统癸酉(年)左右榜各三人,皆赐及第余赐出身有差。明洪武三年(年)诏开科举,使内外文臣皆由科举而选;正统二年(年)令开科不拘额数。清顺治三年(年),春初行会试取中四百名,嗣后定子午卯酉秋八月举乡试,八年会试,照三年之例南卷取中二百三十三名,北卷取中一百五十三名,中卷取中二十三名,十五年题准每科取中进士一百五十名,日后增减无定数。   按万安县建立宋熙宁四年(年),何唐有进士?原古遂兴即唐分地为万安镇,后改镇为县,故人随县名载之,凡唐人物纂万安者皆是。   进士是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注: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即秀才。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唐   郭瞿符竹人,国子祭酒,年失考。   郭延嵩符竹人,枢密使,年失考。   郭洪霸符竹人,工部侍郎,年失考。   衷景亨潞田人,大顺庚戌(年)进士,知邢州。   衷愉潞田人,礼部尚书,有文集,年失考。   陈霖蕉源人,任庐陵太守,官吏部侍郎。(外本部尚书)   陈?蕉源人,任建昌太守,年失考。   宋   庆历二年壬午(年)杨祃榜   郭至诚耒阳知县。   治平四年丁未(年)许安世榜   欧阳震常溪人。   熙宁六年癸丑(年)余忠榜   张汝贤钩溪人,有传省志作泰和人。   张逢吉梨岭。   元丰五年壬戌(年)黄裳榜   萧令礟学堂人,工部尚书兼左仆射。   元丰八年乙丑(年)焦韬榜   曾仔大蓼人,有传。   郭知微有传,省志作龙泉人。   周壑省志作蹸。   张炳钩溪人。   元?六年辛未(年)马涓榜   张汝明钩溪人,有传省志作泰和人。   绍圣四年丁丑(年)何昌言榜   许贵上洛夏造人,有传。   崇宁二年癸未(年)霍端友榜   刘南立石洲人,省志作泰和人。   大观三年己丑(年)贾安宅榜   郭致远符竹人。   欧阳孝友常溪人。   政和二年壬辰(年)莫俦榜   郭廷千   欧阳琛常溪人。   政和五年乙未(年)何淖榜   欧阳献可常溪人,任宝应有异政。   欧阳毅常溪人,为参军有捍御才,帝嘉之后除提举。   宣和三年辛丑(年)何焕榜   李章   欧阳康世常溪人。   萧彦章邹江人。   罗复继麻溪人,官至评事。   宣和六年甲辰(年)沈晦榜   欧阳孝仪常溪人,官至司谏。   绍兴二年壬子(年)张九成榜   刘四愚上宏人,有传。   淳熙二年乙未(年)詹靧榜   陈家荣三岗人。   彭孜白土人,太子中允。   淳熙五年戊戌(年)姚颖榜   曾昌龄大蓼人。   庆元元年乙卯(年)   朱良臣桂林人。   庆元五年已未(年)曾从龙榜   欧阳绍祖常溪人。   嘉泰二年壬戌(年)傅行简榜   杨昌朝   嘉定四年辛未(年)赵建大榜   欧阳舜臣常溪人。   嘉定十三年庚辰(年)刘渭榜   萧应新塘北人,即楼下。   周子扬失考。   嘉定十六年癸未(年)蒋重珍榜   张俊伯邓塘人。   刘益之失考。   衷昌吉潞田人。   绍定五年壬辰(年)徐元杰榜   张宗周渡头人,广东籍有传。   端平二年乙未(年)吴叔吉榜   郭吉甫夏源人。   戴养正石洲人,里行御史。   嘉熙二年戊戌(年)周坦榜   彭洛叔白土人,光禄大夫。   张天定邓塘人。   淳?四年甲辰(年)留梦炎榜   萧必荐邹江人。   淳?七年丁未(年)张渊微榜   萧脄邹江人,福宁州节度推官,恩授朝散大夫敕转资善大夫。   郭俊浣溪人,任潭州迁淮南节度使。   曾梅伯文溪人,仁化县丞升绍兴同知。   景定三年壬戌(年)方山京榜   刘养正通志作安福人者与此别。   咸淳元年乙丑(年)阮登炳榜   严逢元龙溪人,省志作“原”。   咸淳四年戊辰(年)陈文龙榜   萧启宗湖家坊人。   吴轼荐溪人。   叶振文   郭载   咸淳十年甲戌(年)王龙泽榜   温景山银塘人,官黄门。   元?年(—年)[补]   郭文政符竹人,官监察御史。   郭文格符竹人,官银青光禄大夫。   郭文魁符竹人。   郭望符竹人,官户部员外郎。   隆兴年(—年)[补]   郭观符竹人,桂阳令。   郭升符竹人,苍梧令。   元   延?二年乙卯(年)张起岩榜   萧天从西塘人,有传。   王仕政白沂人,有传。   明   洪武十八年乙丑(年)丁显榜   张衡邓塘人,有传。   彭仁俊白土人,户部主事。   洪武三十年丁丑(年)陈安榜   邹进下课堂人,知府。   郭仕道读堂人,有传,通志作永丰人。   永乐二年甲申(年)曾蓕榜   刘子渊轸塘人,有传。   永乐九年辛卯(年)萧时中榜   何敬在城人,有传。   萧常学堂人,有传。   朱与言桂林人,有传。   永乐二十二年甲辰(年)邢宽榜   刘广衡城西横街人,有传。   刘昊城东街夏人,有传。   宣德八年癸丑(年)曹鼐榜   刘哲城江人,会元,有传。   正统四年已未(年)施?榜   刘善庆石洲人,有传。   正统七年壬戌(年)刘俨榜   刘曦街夏人,有传。   周铎仓前人,有传。   谢绅山陂人。   正统十年乙丑(年)商辂榜   刘孜邓林人,有传。   严枢桥头人,监察御史。   成化二年丙戌(年)罗伦榜   戴用石洲人,有传。   刘乔城西横街人,有传。   成化十一年乙未(年)谢迁榜   郭秩甘屯人,泰和籍,工部主事。   成化十七年辛丑(年)王华榜   刘勋城江人,泰和籍,吏部郎中。   弘治三年庚戌(年)钱福榜   刘挺城西横街人,有传。   弘治九年丙辰(年)朱希榜   刘玉城西横街人,有传。   弘治十二年己未(年)文伦叙榜   萧乾元石田人,有传。   正德九年甲戌(年)唐鮎榜   陈辅一家源人,有传。   正德十二年丁丑(年)舒芬榜   郭持平城北人,有传。府志作永新人。   王时柯庙背人,有传。   正德十六年辛巳(年)杨惟聪榜   刘道仓前人,有传,通志作永新人。   刘宗谏城西横街人,有传。   嘉靖五年丙戌(年)龚用卿榜   刘应授城江人,泰和籍,福建副使。   嘉靖八年己丑(年)罗洪先榜   朱麟桂林人,有传。   郭宗皋山东福山人,军籍,谥康介,有传。   郭春震下驿人,有传。   嘉靖十一年壬辰(年)林大钦榜   朱衡桂林人,有传。   刘天授石洲人,有传。   嘉靖十七年戊戌(年)茅瓒榜   张雨横塘人,有传。   嘉靖二十年辛丑(年)沈坤榜   刘悫城西横街人,有传。   周奎仓前人,有传。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年)陈谨榜   罗良奇富人,有传。   周贤宣仓前人,有传。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年)诸大绶榜   黎桂城南人,刑部主事。   刘岘街夏人,知府。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年)丁士美榜   张尚大轸塘人,布政司参议。   张敏德横塘人,刑部郎中。   赖嘉谟南乾人,有传。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年)范应期榜   萧廪石田人,有传。   隆庆二年戊辰(年)罗万化榜   刘应雷城西横街人,有传。   万历五年丁丑(年)沈懋学榜   朱维京桂林人,有传。   万历八年庚辰(年)张懋修榜   张鸣岗轸塘人,有传。   万历十七年己丑(年)焦薖榜   朱道相桂林人,有传。   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年)韩敬榜   曾学镜衙背人,剥兴知县,通志“镜”作“敬”。   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年)周延儒榜   赖良佐南乾人,有传。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年)钱士升榜   刘廷佐街夏人,有传。   天启二年壬戌(年)文震孟榜   刘土祯艮坊人,有传。   天启五年乙丑(年)余煌榜   黄绍杰黄南人,有传。   崇祯七年甲戌(年)刘理顺榜   王大宪雁塔人,有传。   崇祯十三年庚辰(年)魏藻德榜   萧薖桂林人,通志载是年赐史?等特用出身薖亦与焉。   清   顺治十二年乙未(年)史大成榜   鄢翼明字在公,石洲人,本姓刘,顺治丁亥大兵经其地,有鄢参戎爱之抚为子,入京籍中式授清河知县升仪部主事,庚子以郎中典试河南出知湖广辰州府,以丁恩父忧去服阕补福建汀州府。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年)胡任舆榜   朱锡鬯桂林人,有传。   雍正二年甲辰(年)陈鰆华榜   郭位苏溪人,有传。   燕文?窑头人,有传。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年)   廖士院钦赐国子监学正。   嘉庆十四年己巳科(年)   郭士祯乡饮正宾,钦赐国子监学正。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年)张之万榜   刘廷砲艮方人,广东籍,即用知县。   武进士   旧志唐、宋、元、明四朝武进士均失考。清武进士其失考者亦不乏其人,待补。   清   道光二十年庚子恩科(年)   陈葆初塘夏人,署湖北省标都问,任广西柳州府守备。   光绪元年乙亥(年)   朱武星顺峰人,中武进士。   3.举人   宋史凡命士应举,谓之钅巢厅之式,所属先以名闻,得旨而后解。魏志:宋解试异于清之举人,故有一人数举者,如周壑、王子桂、萧懋、刘天泽、萧应申是也。按:宋时乡举不捷南宫次举仍考,较十举后则特奏名则解试同于举人,故编列其中。元皇庆三年始行科举,每三岁一次开试,明洪武三年诏开科,以本年八月为始,四年诏各行省连试三年,自后,三年一举永为定式。六年诏停科举,专行荐辟,至十七年始复开科。清顺治二年开科,嗣后定子午卯酉秋八月举乡试,本省额数乾隆间定九十四名,嗣于筹饷案内广永额十名。   宋   元丰元年戊午(年)解试   周壑见进士。   郭世承东村楼下人,解元。   郭知微见进士。   萧懋邹江人。   郭道直失考。   萧令礟见进士。   王子桂失考。   郭遵直失考。   元丰四年辛酉(年)解试   曾仔见进士。   元?五年庚午(年)解试   曾文倚失考。   元?八年癸酉(年)解试   郭至夏源人。   许文备夏造人。   萧仕冕舍前人,国子监学录。   李同失考。   袁默失考。   谭兴失考。   绍圣三年丙子(年)解试   郭安节失考。   许贵见进士。   元符二年己卯(年)解试   萧世国舍前人,推官。   曾晖大蓼人。   段登隽中田人。   大观三年己丑(年)解试   郭致远见进士。   欧阳孝友见进士。   政和元年辛卯(年)词学兼茂才科   郭云从府志作“从云”。   政和二年壬辰(年)解试   罗道民棉津人。   萧南徽塘北人。   政和三年癸巳(年)解试   欧阳徽失考。   许绩夏造人。   郭丹失考。   政和四年甲午(年)解试   欧阳献可解元,见进士。   政和七年丁酉(年)解试   郭英复通志作“英援”。   宣和二年庚子(年)解试   欧阳孝仪见进士。   曾子明大蓼人。   彭励翌失考。   宣和三年辛丑(年)解试   萧彦章见进士。   宣和五年癸卯(年)解试   郭廷简读堂人,广东廉访使。   刘大方失考。   萧甲邹江人,府志“甲”作“申”。   靖康元年丙午(年)解试   萧或邹江人,府志或作?。   高克孝失考。   周亮采失考。   罗?金溪人。   曾雅安府志“雅”作“推”。   詹师尹失考。   郭鼎浣溪人,枢密使。   萧祖善邹江人,通志作龙泉人。   绍兴四年甲寅(年)解试   彭炽失考。   李腾失考。   绍兴七年丁巳(年)解试   陈冕一家源人。   绍兴十年庚申(年)解试   康大年失考。   罗戬金溪人。   张日丙洛富人,西安知府。   绍兴十四年甲子(年)解试   张炳洛富人,府志“炳”作“籨”。   张亮东湖人。   绍兴十七年丁卯(年)解试   康孝绍失考。   绍兴二十年庚午(年)解试   郭元郑失考。   刘克昌失考。   萧周翰塘北人,通志“翰”作“韩”。   康源失考。   衷光含潞田人。   曾昌龄见进士。   王衷弼失考。   赖应祥南乾人。   绍兴二十三年癸酉(年)解试   锺瞸秀失考。   曾德立失考。   绍兴二十六年丙子(年)解试   龙章失考。   周怡然府志“怡”作“恬”。   王衷失考。   周邦政通志“政”作“正”。   赖廷简南乾人,有传。   欧阳居失考。   绍兴二十九年己卯(年)解试   欧阳居仁常溪人。   绍兴三十二年壬午(年)解试   段秀成中田人。   朱懋德府志作“朱懋”。   康辽失考。   萧克一邹江人。   乾道元年乙酉(年)解试   许擅宗夏造人。   汤三聘商山人。   彭翼成失考。   曾之谨夏韶人。   乾道四年戊子(年)解试   曾必大失考。   乾道七年辛卯(年)解试   萧之茂邹江人。   李叔轸失考。   刘克绍失考。   刘洪辉失考。   刘若川仁溪人。   淳熙元年甲午(年)解试   丁鸿通志作吉安人。   刘克仁失考。   张汉良失考。   淳熙四年丁酉(年)解试   许嗣宗上洛人。   萧远邹江人。   朱履桂林人。   淳熙七年庚子(年)解试   欧阳行谔解元。   段邦式中田人。   曾元忠大蓼人,佥判。   刘必清失考。   叶之茂棉津人。   淳熙十年癸卯(年)解试   叶之诚棉津人。   刘天泽失考。   刘诚之失考。   萧志宁邹江人。   周咨谋失考。   淳熙十三年丙午(年)   李叔琛府志“琛”作“珍”。   周昌言通志作安福人。   汤克成通志作安福人。   淳熙十六年己酉(年)解试   刘行之失考。   欧阳克成常溪人。   绍熙三年壬子(年)解试   陈大经一家源人,解元。   朱良臣桂林人,见进士。   庆元元年乙卯(年)解试

康自强龙背人。   张大本东湖人,秀水知县。   康千里龙背人。   郭日休夏源人,府志“休”作“林”。   庆元四年戊午(年)解试   曾遵大蓼人,登仕郎照府志补。   郭艮符竹人,任太平府教授。   嘉泰元年辛酉(年)解试   杨昌朝见进士,府志“朝”作“元”。   廖诗皂口人,竹山派。   嘉泰四年甲子解试   刘益之见进士。   开禧三年丁卯(年)解试   许居诚夏造人。   钱烈失考。   嘉定六年癸酉(年)解试   萧应申塘北人。   赖之美南乾人,有传。   嘉定九年丙子(年)解试   萧应新见进士。   萧必荐见进士。   嘉定十二年己卯(年)解试   刘秉纯失考。   萧锐邹江人。   张俊伯见进士。   嘉定十五年壬午(年)解试   刘德仁失考。   张天定见进士。   宝庆元年乙酉(年)解试   周纶失考。   曾同之大蓼人。   绍定元年戊子(年)解试   石逢辰失考。   曾翔龙大蓼人。   绍定四年辛卯(年)解试   康之纲失考。   张宗周见进士。   端平元年甲午(年)解试   戴养正见进士。   萧好善邹江人。   蔡商英失考。   周公弼通志作庐陵人。   罗登歧富人,府志作“胡登”其传注平源人。   曾梦牛大蓼人。   刘公与失考。   刘思申失考。   郭季章失考。   嘉熙元年丁酉(年)解试   廖应酉城北人,竹山派。   郭巽申失考。   欧阳方叔常溪人。   嘉熙四年庚子(年)解试   石茂子省志作“子茂”。   嘉熙七年癸卯(年)解试   曾大德大蓼人。   淳?六年丙午(年)解试   曾梅伯见进士。   淳?九年己酉(年)解试   郭震瑞失考。   康公赵失考。   张砇邓塘人。   戴伯熊石洲人,翰林典教。   曾宜孙大蓼人,登仕郎。   淳?十二年壬子(年)解试   张震发邓塘人。   张藻发邓塘人。   宝?三年乙卯(年)解试   朱振桂林人,又名子厚有传。   钱榘失考。   钱子方通志作“方子”。   宝?六年戊午(年)解试   彭政白土人,岭南军节度判官。   曾梦虎大蓼人。   景定二年辛酉(年)解试   刘养正见进士。   萧达甫旧志误作尚姓。   彭天祥府志“天”作“大”。   刘祥麟府志“祥”作“翔”。   郭魁祥失考。   张绎邓塘人,府志“绎”作“铎”。   张必晋邓塘人。   景定五年甲子(年)解试   徐一龙失考。   严逢元见进士,府志“逢元”作“逢原”。   欧阳应午失考。   曾衍大蓼人。   咸淳三年丁卯(年)解试   萧启宗见进士。   叶振文见进士。   赖尹宣南乾人,有传。   咸淳六年庚午(年)解试   邓应麟嘉溪人。   刘先德府志“德”作“得”。   叶孔文失考。   何春魁东湖人,官潭州军事。   咸淳九年癸酉(年)解试   刘达可失考。   罗振酉棉津人,府志“振”作“震”。   朱云马龙桂林人,又名致美,有传。   萧仕冕失考。   易魁龙失考。   刘元袭失考。   元朝   至元年乡举   曾怀可字允元,明书经春宫不第,授袁州教授。著有《鸥江集》行世,文溪人。   延?元年甲寅(年)乡举   张起岩东湖人。   郭载湖广籍,有传。   刘桂平邓林人,有传。   王仕政见进士。   至正元年辛巳(年)乡举   陈胜一家源人。   至正十年庚寅(年)乡举   刘元礼清江人。   明朝   洪武十七年甲子(年)乡试   张常正邓塘人。   张衡见进士。   彭仁俊见进士。   洪武二十三年庚午(年)乡试   赖德进南乾人,有传。   刘端朝长?街夏人,以明经中乡试。   洪武二十九年丙子(年)乡试   郭仕道见进士。   陈子友蕉源人,有传。   邹进见进士。   郭愚父东村人,教谕,补海丰知县。   建文元年乙卯(年)乡试   刘彦达石州人,淮安教授。   谢持山陂人,推官。   永乐元年癸未(年)乡试   刘子渊见进士。   朱与言见进士。   陈肃蕉源人,有传。   永乐三年乙酉(年)乡试   郭摅下驿人,经魁。   永乐六年戊子(年)乡试   王充训导,府志“充”作“克”。   刘有鼎城西横街人,训导。府志“有”作“友”。   何敬见进士。   萧常见进士。   永乐九年辛卯(年)乡试   陈衡寨下人,有传。   郭绪夏源人,知县。   永乐十八年庚子(年)乡试   刘广衡见进士。   罗敏渊麻溪人,有传。   永乐二十一年癸卯(年)乡试   萧孟政学堂人,县丞。   刘昊见进士。   刘哲见进士。   宣德四年己酉(年)乡试   郭邦本城东人,保昌训导。   宣德七年壬子(年)乡试   刘绩湖州人,揭阳知县。   曾?慕塘人,应天中教谕。   刘善庆见进士。   正统三年戊午(年)乡试   谢绅见进士。   正统六年辛酉(年)乡试   周铎见进士。   萧宣蓝田人,州判。   刘曦见进士。   正统九年甲子(年)乡试   严枢见进士。   刘孜见进士。   正统十二年丁卯(年)乡试   彭拱白土人,教谕。   刘诏轸塘人,泰和籍推官。   景泰元年庚午(年)乡试   郭?浣溪人,四任教授,两省房试。   景泰四年癸酉(年)乡试   刘乔见进士。   严泰教授。   景泰七年丙子(年)乡试   罗銮麻溪人,长史。   刘易城西横街人,富阳知县。   萧举教谕。   萧贵辅学堂人,训导。   天顺三年己卯(年)乡试   郭绩下驿人,知县。   萧镡学堂人,有传。   张宣轸塘人,有传。   天顺六年壬午(年)乡试   刘秩城西横街人,有传。   衷贤潞田人,宝庆推官,府志作“袁贤”。   梁纯黄陂蓝田人,知县、成都知府。   萧庸学堂人,有传。   刘祄石洲人,桂林府同知,省府志昶作“和”。   成化元年乙酉(年)乡试   戴用见进士。   刘?邓林人。   成化四年戊子(年)乡试   萧崧东门人,福建盐运副使。   郭秩见进士。   郭天锡山东福山军籍。   成化七年辛卯(年)乡试   萧时湖陂人,有传。   郭奎下驿人。   成化十年甲午(年)乡试   刘裔湖州人,陕西中山所军籍,有传。   成化十三年丁酉(年)乡试   张存惠东湖人,建宁通判,照府志补。   成化十六年庚子(年)乡试   欧阳芳亚元,有传,府志作泰和人。   匡昂剡溪人,有传。   刘勋见进士。   成化十九年癸卯(年)乡试   李素钱村人,解元,有传。   萧绪横街人,有传。   刘挺见进士。   萧柯见进士。   萧瓒石田人,有传。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年)乡试   周逊仓前人,碣山知县。   温谌银塘人,通志“谌”作“湛”。   弘治二年己酉(年)乡试   赖济慈和知县。   赖魁标浏阳知县。   郭宗鮎见进士。   弘治五年壬子(年)乡试   刘玉见进士。   弘治八年乙卯(年)乡试   萧乾元亚魁,见进士。   宏治十一年戊午(年)乡试   刘崧湖州人,潞州学正。   张重横塘人,有传。   陈辅见进士。   宏治十四年辛酉(年)乡试   刘搏城西横街人,有传。   廖?田心人,竹山派,教授。   宏治十七年甲子(年)乡试   刘葵石洲人,瑞金籍,学正。   正德二年丁卯(年)乡试   刘俸城江人,泰和籍,酆都知县。   正德五年庚午(年)乡试   刘业城西横街人,有传。   郭集礼甘屯人,知府。   刘道见进士。   正德八年癸酉(年)乡试   萧起凤学堂人,知县。   王时柯见进士。   罗瑞岐富人,知县。   郭持平见进士。   张仕邓塘人。   正德十一年丙子(年)乡试   萧贤禄学堂人,有传。   刘宗谏见进士。   嘉靖元年壬午(年)乡试   朱麟见进士。   刘璧艮方人,通判。   萧眑石田人,有传。   郭宏德梅湖桥头人,有传。   刘应授见进士。   嘉靖四年乙酉(年)乡试   郭春鹄下驿人。   嘉靖七年戊子(年)乡试   刘常心城西横街人,有传,通志“常心”作“党”。   刘天授见进士。   郭春震见进士。   嘉靖十年辛卯(年)乡试   朱衡见进士。   萧文佐学堂人,有传。   嘉靖十三年甲午(年)乡试   张雨见进士。   赖朝阳知县。   刘宗觐城西横街人,山阴知县。   嘉靖十六年丁酉(年)乡试   刘悫见进士。   刘汝谥石洲人,府志“谥”作“砲”。   刘峻街夏人,知州。   嘉靖十九年庚子(年)乡试   周奎见进士。   邹士元湖下人,有传。   刘天兑石洲人,有传。   郭逢夏梅湖人,教谕。   曾益芙蓉门人,治中。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年)乡试   周贤宣见进士。   刘宗寅城西横街人,海蔡兵备道。   刘宗观城西横街人,有传。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年)乡试   张敏德经魁,见进士。   罗良见进士。   刘岘见进士。   刘礜街夏人,有传。   曾栋衙背人。   郭从化东村人,知县。   戴汝器石洲人,东昌推官。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年)乡试   萧廪经魁,见进士。   刘愆城西横街人,有传。   刘起鹏城江人,泰和籍,顺州知府。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年)乡试   黎桂见进士。   刘学优邓林人,知县。   张尚大见进士。   赖嘉谟见进士   刘宗培城西横街人。   彭以复白土人,亚魁,湘阴知县。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年)乡试   刘钊城西横街人。   刘汝翔石洲人,有传。   刘汝昭艮坊人,有传。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年)乡试   刘?失考。   刘应期城西横街人,有传,府志作“期应”。   赖惟清南乾人,教谕。   刘魁城西横街人,浙江嘉兴教谕。   嘉靖四十年辛酉(年)乡试   胡子霖平源人,有传。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年)乡试   郭鼎忠松关人,有传。   隆庆元年丁卯(年)乡试   刘应雷见进士。   罗彦霄奇富人,刺史。   隆庆四年庚午(年)乡试   朱维京见进士。   万历元年癸酉(年)乡试   张鸣冈见进士。   万历四年丙子(年)乡试   张子?横塘人,同知。   万历十年壬午(年)乡试   张子臬横塘人,知县。   朱鼎桂林人。   朱奇桂林人。   万历十三年乙酉(年)乡试   朱道相见进士。   郭惟清梅湖人,大田知县。   万历十六年戊子(年)乡试   黎宏道城南人,有传。   万历十九年辛卯(年)乡试   萧?塘头人,有传。   胡?百嘉人,知县。   刘用利湖州人,蕲州知府。   张世卿轸塘人。   郭济美松关人,同知,府志“济”作“际”。   万历二十二年甲午(年)乡试   郭化苏溪人,承清推官。   张应中横塘人,知府。   刘廷佐原名轖,见进士。   刘原讷城西横街人,广西宜山知县。   郭道隆苏溪人,知县。   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年)乡试   郭良符竹人。   郭际美符竹人。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年)乡试   曾学镜见进士。   刘以台石洲人,东安知县。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年)乡试   赖鼎南乾人。   廖彀城北人,竹山派,有传,府志作“?”。   刘铨仓背人,太平知县。   刘原綽城西横街人,有传,府志“綽”作“价”。   罗定莅奇富人,知县。府志作“罗定”。   万历三十四年丙午(年)乡试   张子繤横塘人,知县。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年)乡试   高葵卿嘉溪人,有传。   刘原健城西横街人,省、府志“健”作“建”。   赖良佐见进士。   郭彦浣溪人,彭山知县。   万历四十年壬子(年)乡试   张如诂横塘人。   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年)乡试   温义筠经魁。   李时芳钱村人,有传,府志“时”作“世”。   刘士祯见进士。   天启元年辛酉(年)乡试   萧赞明龙塘人,有传。   张元祄横塘人。   黄绍杰见进士。   天启四年甲子(年)乡试   刘原淬城西横街人,教谕,府志“原”作“元”。   天启七年丁卯(年)乡试   张之喜横塘人。   崇祯三年庚午(年)乡试   萧薖见进士。   王大宪见进士。   崇祯六年癸酉(年)乡试   陈登俊蕉源人。   张之陛横塘人。   崇祯九年丙子(年)乡试   王大藻雁塔人。   方岳云洲人。   崇祯十二年己卯(年)乡试   朱世灏桂林人,有传。   清朝   顺治十一年甲午(年)乡试   鄢翼明见进士。   顺治十四年丁酉(年)乡试   刘尚瞕仁溪人。   刘应举郭埠人,知县。   康熙八年己酉(年)乡试   刘宣正艮方人。   康熙十一年壬子(年)乡试   郭定俨苏溪人,通海知县,士民有德政,升工部清吏司。   康熙十七年戊午(年)乡试   匡大育剡溪人。   张维横塘人,宁都教谕。   康熙二十年辛酉(年)乡试   温如玉银塘人。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年)乡试   朱锡鬯见进士。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年)乡试   康瑞龙背人。   郭璋百嘉夏源人,知县。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年)乡试   刘大臔城西横街人,亚元,有传。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年)乡试   郭伦夏坪人。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年)乡试   郭镇浣溪人。   康熙五十年辛卯(年)乡试   燕文?见进士。   郭位见进士。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年)乡试   许登庸夏造人。   雍正十年壬子(年)乡试   邹琮失考。   乾隆元年丙辰(年)乡试   萧天性湖陂人。   郭廷宰螺溪人。   乾隆十五年庚午(年)乡试   胡有声园背人,有传。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年)恩科乡试   萧土芝蓝田人,钦赐举人。   嘉庆九年甲子(年)乡试   刘绍錡夏源人,淳安知县,有传。   廖士院钦赐举人,见进士。   嘉庆十三年戊辰(年)恩科乡试   郭士祯钦赐举人,见进士。   嘉庆十五年庚午(年)乡试   刘国栋德安教谕,拣选知县,有传。   嘉庆十八年癸酉(年)乡试   陈苹赣县训导,有传。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年)乡试   刘完横街人,义宁州学正,有传。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年)恩科乡试   许显祖夏造路溪人,亚魁,余干教谕拣选知县。   邱中甲第口人,钦赐三举,乡饮正宾。   咸丰二年壬子(年)乡试   曾金权樟木坑人。   咸丰九年已未(年)乡试   王振星雁塔人。   刘上达城西横街人,署新昌训导。   同治元年壬戌(年)恩科乡试   陈家琼蕉源人,内阁中书,户部陕西主事。   同治三年甲子(年)乡试   许承祖夏造路溪人,内阁中书,兵部职方司主事。   李炳文钦赐举人。   同治九年庚午(年)乡试   温惠银塘人,经魁。   郭尊三十三都人,钦赐举人。   同治十二年癸酉(年)恩科乡试   王经石五丘人,钦赐举人。   武举人   唐、宋、元、明及清武举人今据旧志与有考者编入,其失考者姑阙之待补。   唐朝   罗景庄石洲人,任兵马使,从曾元裕出征,捷,改招讨使,寻封护国大将军,镇吉、虔二州。   明朝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科   郭与禀失考。   刘天柱上宏人,广东参议。   彭以化白土人,年失考   郭大定东村人,年失考。   清朝   顺治十七年庚子科(年)   郭有琏苏溪人,康熙甲寅(年)乞师剿寇,身仕前驻,乾隆四十四年(年)纂入《一统志》。   康熙五年丙午科(年)   郭灿浣溪人。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科(年)   胡典井源山人,永协守备。府志作“典龙”。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年)   萧罛观澜门人。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年)   韩梦辉失考。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科(年)   罗崧社坪中屋人。

萧君聘石田人,江南兴武卫守备。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科(年)   刘良瑜荐溪人。   雍正四年丙子科(年)   胡光井源人,进贤千总。   雍正七年己酉科(年)   刘荣城西横街人。   郭?符竹人,乾隆丙子授兵部塘务府。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年)   刘德槟城西横街人。   廖和景皂口人,竹山派。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 (年)   刘礼伟大溪人。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年)   刘腾蛟大溪人,亚元。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恩科(年)   魏国标均村人。   乾隆六十年乙卯科(年)   何光涧田人。   嘉庆十三年戊辰恩科(年)   何展清塔子背人,市汊把总。   刘大猷夏源人。   道光二年壬午科(年)   罗龙书麻溪人,山西运城营都问,调署太原镇中营游击。旧志“龙文”。   道光八年戊子科(年)   黄家勋湖溪人,署雩都把总。   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年)   刘鹤翔邓林人,陕西花马池参将。有传。   黄发龙图鹏人,宁都营把总。   张驭清轸塘人,信丰千总,移驻横岗营,以军功加都司衔,护理横岗都司,调署吉安营守备。   刘扬镳城西横街人,信丰把总。   道光十七年丁酉科(年)   陈葆初见进士。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年)   曾传一流芳人。   咸丰二年壬子科(年)   何桂芳涧田人,有传。   匡化隆橘屋人,团剿劳绩赏戴蓝翎,候选守备。   咸丰九年已未恩科(年)   刘联芳高脑坪人。   同治元年壬戌(年)恩科并补行戊午科   林文光涧田人,署南康县千总。   匡成彩橘屋人,化隆长子。   同治三年甲子科(年)并补行咸丰十一年辛酉科(年)   赖斌石燕坑人,魁元。   林家棠涧田人。   任詹岩罗?背人。   杨抡魁均村人。   谢云彪均村人。   同治六年丁卯科(年)   匡文彩橘屋人,化隆次子。   同治九年庚午科(年)   周藻仓前人。   4.贡士   魏志合科甲贡士为一表载,副贡于本科乡举载,各贡于乡举下,今汇各贡于一门而以贡士概之。   宋   萧世畿舍前人,绍圣三年(年)贡,袁州训导。   萧幡然邹江人,政和七年(年)恩贡。   张仲才中塘人,端平元年(年)贡,官大理寺评事。   罗德文黄冈人,咸淳六年(年)贡,有传。   萧环邹江人。   郭从云失考。   罗道民棉津人。   萧南徽塘北人,即楼下。   许绩夏造人。   罗汝舟失考。   郭英授失考。   萧祖恩舍前人,贵溪教谕。   欧阳孝仪常溪人,见进士。   萧光德舍前人,武昌训导。   彭教白土人,东阿知县。   彭沂叔白土人,汲县尹。   彭浩叔白土人,武陵主簿。   许琳上洛人,奉政大夫。   郭惟鸿高陂林下人,选贡,广州府教谕。   元朝   彭英伯白土人,有传。   朱圣禹桂林人,赣县训导。   许受福上洛人。   许述华上洛人,徐州学正。   陈致道涧田人,恩贡官经历。   刘载一石洲人,凤阳通判。   明朝   张罛中塘人,洪武十七年(年)贡,龙阳知县。   彭与明白土人,洪武二十五年(年)贡,有传。   何居敬在城人,洪武三十年(年)选贡,邵武教谕。   何大节永乐三年(年)贡,乾州知州,晋朝大夫。   梁鉴明梁门人,宣德己酉(年)恩贡。   胡文辉平源人,宣德九年(年)贡,有传。   梁素光梁门人,正统三年戊午(年)岁贡。   郭元夏源人,正统六年(年)贡,有传。   梁学轩梁门人,景泰庚午(年)恩贡。   萧贵厚学堂人,天顺六年(年)选贡。   胡芳平源人,成化十二年(年)贡,有传。   刘训中龙人,成化二十二年(年)选贡,南丰训导。   萧凤翔学堂人,弘治十年(年)贡。   曾易弘治十二年(年)贡。   刘超石洲人,正德间选贡,四川东乡教谕。   刘梅石洲人,正德五年(年)贡,严州学正。   刘崇石洲人,正德六年(年)贡,有传。   萧伦学堂人,正德八年(年)贡,有传。   郭鹏松关人,嘉靖二年(年)贡,有传。   刘天福石洲人,嘉靖八年(年)贡,黄江训导。   刘乾石洲人,嘉靖十六年(年)选贡,永安教谕。   萧舜仁东门人,嘉靖十六年(年)贡,繁昌教谕。   刘天孚石洲人,嘉靖二十一年(年)贡,湘乡知县。   王舜鹏雁塔人,嘉靖二十二年(年)贡,有传。   刘玳石洲人,嘉靖二十二年(年)贡。   刘天叙石洲人,嘉靖三十二年(年)贡,永明训导。   赖贲南乾人,嘉靖三十四年(年)贡。   王子闻雁塔人,嘉靖三十四年(年)优贡。   萧清湖陂人,嘉靖三十六年(年)贡,有传。   刘汝允石洲人,嘉靖四十年(年)贡,绍武照磨。   张洞中塘人,嘉靖四十三年(年)贡,荆州通判。   刘公鼐街夏人,隆庆壬申(年)岁贡。   刘汝衍石洲人,万历元年(年)恩贡,龙岩县丞。   郭子超夏坪人,万历元年(年)选贡,奉化训导。   罗天民雨石人,万历元年(年)副贡。   赖文徽南乾人,万历四年(年)贡。   刘汝敬湖州人,万历五年(年)选贡,山西教授。   萧桂芳塘头人,万历十二年(年)贡,有传。   郭雅似下驿人,万历十二年(年)副贡,万载教谕。   刘汝绩石洲人,万历二十三年(年)贡,蕲水训导。   周莲仓乾人,万历二十五年(年)贡,南昌教谕。   彭清嘉溪人,万历二十五年(年)副贡。   赖文衡南前人,万历二十六年(年)贡。   王用汲雁塔人,万历年二十八年(年)贡,有传。   张应嘉横塘人,万历四十一年(年)贡。   罗铉奇富人,万历三十九(年)贡,教谕。   刘肇升艮方人,天启七年(年)选贡,有传。   周开先仓前人,天启四年(年)副贡,有传。   张昭南洲人,天启十二年(崇祯五年,年)选贡。   王大冉雁塔人,天启七年(年)贡,有传。   刘肇升艮方人,天启七年(选项,年)贡,有传。   张之丰横塘人,天启十六年(崇祯九年,年)贡,有传。   萧靖二十都人,四川经历。   萧道济县前人,承事郎。   曾仪学前人,补国子监生。   高侃桥头人,有传。   陈肃蕉源人,有传。   郭愚父东村人,海丰知县。   刘通石桥人,莱州推官。   彭永新象湖人,光禄寺署丞。   刘起炎长江人,天长县教谕。   易仲覃一都人,万崖州知州。   郭永中观背人,延平推官。   李昭钱村人,汉阳知县。   谢思贤二都人,补国子监生。   曾晚成(入门)港人,禄州同知,升柳州知府。   郭原琳下驿人,有传。   郭本哲东村人,景州训导。   郭爵东村人,海盐县丞。   刘诚中十四都人。   彭宗朗嘉溪人,嘉靖乙卯(年)副贡,考授同知。   萧孟铉学堂人,护驾巡检。   萧广学堂人,选贡补国子监生。   曾南旭龙丘人,清远训导。   萧和鼎学堂人,有传。   曾敏西安县主簿。   曾子琳东门人,补国子监生,年九十告归。   郭尹符竹人,易州通判。   萧可通六都人,补国子监生。   刘有临城西横街人,有传。   郭休下驿人,有传。   罗彦洪麻溪人,有传。   刘良双溪人,补国子监生。   王樗白沂人,补国子监生。   萧维双溪人,补国子监生。   李孔文钱村人,补国子监生。   王盖严州府训导。   萧宣蓝田人。   何节乾州知府。   郭洛浣溪人,顺天府知府。   刘烈潮州府推官。   张浴浣溪人,顺天府知府。   刘堪城江人,补国子监生,教谕。   邹岳廉州经历。   温润银塘人,宣平县丞。   郭钅夫补国子监生   谢经补国子监生。   曾清补国子监生。   刘绚失考。   张餎潞田人,补国子监生。   刘广运城西横街人,宁国府训导。   彭彝嘉溪人,香河教谕。   曾相大蓼人,补国子监生。   罗甫腴教谕。   萧鹏合州判官。   郭玑补国子监生。   罗素麻溪人,长汀主簿。   刘蒙城江人,西竞训导。   郭珠安县教谕。   王行雁塔人,南阳府教授。   王都汀州训导。   萧彝学堂人,经魁。   吴騋荐溪人,黔江训导。   罗训麻溪人,教谕。   廖俊田心人,竹山派,建始主簿。   周古治仓前人,潮阳县丞。   罗汇奇富人,英德训导。   萧述蓝田人,澄州训导。   张修轸塘人,新兴训导。   朱彻桂林人,光泽训导。   袁镗下袜塘人,补国子监生。   张沂江背人,补国子监生。   郭臻苏溪人,选贡,肇庆经历。   陈宪泗源人,授学正,岷王赐号“一笑先生”。   刘镗街夏人,有传。   朱绶林林人,补国子监生。   刘釜在城人,有传。   刘和艮方人,重庆通判。   李矩钱村人,补国子监生。   赖癶文昌县丞。   刘铉街夏人,补国子监生。   郭罛夏源人,成都教授,署仁寿县令。   刘伊艮方人,授大尹未任。   张炳经历。   严洵廓埠人,泸溪训导。   萧焯在城人,项城训导。   廖会城北人,竹屯派零陵训导。   李华钱村人,补国子监生。   曾念学前人,补国子监生。   刘翿邓林人。   刘恩失考。   萧覢失考。   朱良失考。   郭芹失考。   刘驯失考。   朱一元桂林人。   周邦彦仓前人,经历。   周齐家县丞。   朱元显桂林人,均州教谕。   刘大本大兴大尹。   刘乾邓林人,金堂教谕。   刘启教谕。   郭仁盓下驿人,南溪训导。   张聪轸塘人,教谕。   吴钦伫荐溪人,训导,有传。   郭德德化训导。   戴希诚石洲人,选贡,廷试第一,淮府长史。   张华绅蕲州府教授。   朱宪桂林人,婺源训导。   张智横塘人,有传。   刘追城西横街人,选贡,南陵知县。   萧时效南门塘头人,有传。   曾春宇大蓼人,安庆训导。   罗勋麻溪人,长乐训导。   刘霖城西横街人,桂平知县。   郭文仰提举。   萧锐黄土塘人,永安教谕。   郭伟甘屯人,番禺训导,青州教授   郭罛陕西籍,训导。   欧阳桂常溪人,知县。   刘瞳城西横街人,邳州训导。   郭文选失考。   萧迂湖陂人,仙居训导。   萧荣东门人,繁昌教谕。   郭廷?下驿人,补国子监生。   郭春宜下驿人,仅真训导。   廖祯竹山派人,嘉兴教谕,升廷江训导。   赖谟录南乾人,补国子监生。   廖沐城北竹山派人,东浣训导。   刘觐横街人,恩贡,柏乡训导,升河南教谕。   张尚宾训导。   张霆横塘人,选贡,巨津刺史。   郭文夏坪人,茶陵州训导。   罗威麻溪人,富阳训导。   郭修业训导。   刘咨牧清江人,王府纪善。   刘虞相邓林人,裕陵卫经历。   萧舜文黄土潭人,永安教谕。   胡雷春艮方人,教授。   刘应贤城西横街人,任福宁州州同,有传。   刘照城西横街人。   刘效艮艮方人,靖安教谕。   郭变运小蓼人。   郭宠浣溪人。   郭达浣州人,钦州吏目。   张芮横塘人,补国子监生。   刘鹏国子监典簿。   刘震湖州人。   刘潜训导。   刘雷湖州人。   刘轲湖州人。   彭万钅英白土人,选贡,上虞知县。有《治行诗集》行世。   罗文垣麻洲人,大尹。   刘广经城西横街人。   郭绶失考。   萧志宽蓝田人。   袁渍下袜塘人。   萧琢蓝田人。   郭震苏溪人。   张芮乌散人,卫经历。   赖孟阳南乾人。   彭桓嘉溪人,景陵训导。   彭儒洙嘉溪人,信丰籍。   彭世嵩白土人,选贡。   刘宗韬城西横街人,优贡,景陵教谕。   郭春渠下驿人,有传。   萧汝馨选贡知县。   郭逢桂十四都人,吴县教谕。   刘宗一城西横街人,淳安县丞。   赖谦南乾人,庐州府训导。   刘子田失考。   郭与京下驿人,训导。   张鸣鹤轸塘人,训导。   罗应人奇富人,教谕,升知县。   张元侃横塘人,选贡,福州教授。   张元亮横塘人,安仁县训导,升铙州府教授。   郭际会失考。   郭道源东村人,安远教谕。   朱道敏桂林人。   萧中行石田人,有传。   郭良翰修仁知县。   周綽仓前人。   萧韶北门泮街人,恩贡。   罗伟乳源训导。   刘述绩城西横街人。   刘逮城西横街人,恩贡,官教谕。   彭斐嘴头人,赣州主簿。   彭效尹白土人,沔阳知州。   郭峰桥头人。   彭其淳白土人,选贡,广西博白知县。   萧雍学堂人,有传。   郭廷宝读堂人,教谕。   郭宏约失考。   张定祅东湖人,国子直讲。   汪泮罗定知州。   郭文辉失考。   郭宏恺失考。   郭思颐失考。   郭文燧失考。   刘汝彻失考。   张如琛横塘人,饶州教授。   张如登横塘人,赣州府教授。   郭名贤东村人,知州。   郭名卿东村人,授中书。   刘冠租街夏人,补国子监,湖广广衡州经历。   朱登明桂林人,有传。   郭时鹏苏溪人,桂林教授。   胡光宇平源人,有传。   张如杰横塘人,廷试第一,特恩赐七品朝服。   郭立衡浣溪人,南昌教谕。   赖宏育南乾人。   王祚昌雁塔人,益阳教授。   胡之璞田牌人。   谢笼祁阳知县。   刘肇履艮方人,选贡,有传。   王虬选贡。   罗绍烈麻溪人,瑞京(金)教谕。   黄崇升黄南人,肇庆通判。   刘肇谦艮方人,选贡,有传。   刘肇颐艮方人,选贡,有传。   郭永祚浣溪人。   萧珩失考。   刘奇英艮方人,高安教谕。   匡鮥剡溪人。   罗定?奇富人。   张叙失考。   张宰失考。   胡忠靖失考。   刘本城西横街人,如皋知县。   刘瑶城西横街人,浓州州判。   刘洙街夏人,授永州府学训导。   刘咸璜城西横街人,汉川知县。   戴言石洲人,瑞金籍,嘉定知州。   刘荣城西横街人,知县。   刘晦上宏人,选贡,会昌籍,任奉化元谋令。   刘远赣县籍,荔浦教谕。   刘盈城西横街人。   朱良桢桂林人,湖广籍,城固教谕。   周世欧仓前人。   朱士锦桂林人,武昌教授。   朱良柏桂林人。   刘梅瑞金籍,训导。   刘绍城西横街人,乐昌训导。   曾可仕大蓼人。   彭土?嘉溪人。   彭万爵白土人。   郭同文高陂林下人,岁贡,万载县训导。   清朝   郭大箴下驿人,顺治三年(年)贡。   朱廷栋桂林人,顺治五年(年)恩贡。   郭登雍浣溪人,顺治五年(年)贡。   郭家相顺治七年(年)贡。   郭大楫下驿人,顺治八年(年)贡。   罗立賧奇富人,顺治十一年(年)选贡。   萧天球龙塘人,顺治十二年(年)贡,商邱(丘)少尹。   朱士俊桂林人,顺治间选贡,有传。   朱尚?桂林人,顺治十五年(年)贡。   彭辅罛百嘉人,顺治十六年(年)郡贡。   戴良玮石洲人,顺治十七年(年)贡,有传。   萧一佳龙塘人,顺治十八年(年)郡贡。   刘之昌年失考。   郭文蔚恩贡,年失考。   刘之驺大溪人,年失考。   郭达夫苏溪人,年失考   郭震苏溪人,恩贡,年失考。   张国栋珍塘人,年考。   刘罛霄湖州人,年失考。   张之震横塘人,年失考。   萧耿龙塘人,年失考。   萧舜芬学堂人,康熙九年(年)选贡。   朱尚素桂林人,康熙十一年(年)贡。   燕士杰窑头人,康熙十八年(年)贡。   刘琦石洲人,康熙二十一年(年)贡。   胡介平源人,康熙二十三年(年)贡,有传。   郭煜桥头人,康熙二十四年(年)贡。   陈善冠康熙二十五年(年)选贡,大庾教谕。   郭建京苏溪人,康熙二十六年(年)贡。   张一铨横塘人,康熙三十年(年)贡。   朱申宣桂林人,康熙三十一年(年)贡。   张必伟渡头人,康熙三十三年(年)贡。   罗俨雨石人,康熙三十五年(年)贡。   张一骥横塘人,康熙三十七年(年)贡。   郭皀苏溪人,康熙三十八年(年)贡。   温良康熙三十九年(年)贡。   王宜桂雁塔人,康熙四十一年(年)贡。   郭舜夏坪人,康熙四十四年(年)贡。   朱申阶桂林人,康熙四十五年(年)贡。   郭鼐读堂人,康熙四十七年(年)贡。   萧吉禄康熙四十八年(年)贡,新昌训导。   刘存遇城西横街人,康熙四十九年(年)恩贡。   朱申錡桂林人,康熙五十年(年)贡,新喻训导。   温既明银塘人,康熙五十年(年)副贡,嘉定州州判。   张方泌横塘人,康熙五十二年(年)副贡。   郭盓夏坪人,康熙五十三年(年)恩贡。   张源横塘人,康熙五十五年(年)贡。   张之英横塘人,康熙五十七年(年)贡。   赖升南乾人,康熙五十九年(年)贡。   赖召南乾人,康熙六十年(年)恩贡,建昌府训导。   张一贯横塘人,年失考。   张元横塘人,雍正元年(年)选贡。   罗德雨石人,雍正四年(年)贡。   刘元?城西横街人,雍正八年(年)贡。   罗之璋雨石人,雍正四年(年)贡。   廖继极田心竹山派人,雍正二年(年)恩贡。   王戢谦雁塔人,雍正七年(年)选贡,教谕。   郭斌下驿人,雍正八年(年)贡。   陈宗姚东溪人,雍正十年(年)贡,南昌训导。

邹元仁东村人,雍正十二年(年)贡。   方扬云洲人,乾隆元年(年)恩贡。   匡见圣乾隆元年(年)贡,信丰训导。   黄日恒良口人,乾隆三年(年)贡,有传。   周祜仓前人,乾隆五年(年)贡,丰城训导。   燕章诚窑头人,乾隆六年(年)选贡,有传。   郭会熊夏坪人,乾隆六年(年)副贡。   萧天智胡陂人,乾隆七年(年)贡。   戴名标彻溪人,乾隆七年(年)贡,有传。   康同烈龙头人,乾隆九年(年)贡。   郭士佐乾隆十一年(年)贡。   戴承岫石洲人,乾隆十三年(年)贡,德兴训导。   王华炜案下人,乾隆十四年(年)恩贡。   萧圣淇学堂人,乾隆十五年(年)贡,湖口训导。   康诰龙背人,乾隆十四年(年)恩贡。   胡咸兴原姓郭,乾隆十七年(年)贡,上犹训导。   刘德樨横街人,乾隆十八年(年)选贡,有传。   郭敬下驿人,乾隆十九年(年)贡。   刘德楣城西横街人,乾隆二十一年(年)贡。   萧才华湖溟人,乾隆二十三年(年)贡。   胡盛垣里礪人,乾隆二十五年(年)贡。   郭定瞡乾隆二十六年(年)恩贡。   陈大智东溪人,乾隆二十七年(年)贡。   郭开秩浣溪人,乾隆二十九年(年)贡。   王明诚雁塔人,乾隆二十九年(年)贡。   刘崇朝城西横街人,乾隆三十年(年)选贡。   燕章训窑头人,乾隆三十年(年)贡。   燕章谋窑头人,乾隆三十一年(年)贡,安义训导。   匡见职乾隆三十三年(年)贡。   王悉枫林人,乾隆三十三年(年)贡。   温仪田尾人,乾隆三十五年(年)贡。   萧声清乾隆三十六年(年)恩贡,安义教谕,饮宾。   梁麒龙江人,乾隆三十七年(年)贡,靖安训导。   邱永川东园人,乾隆三十九年(年)副贡。   匡世琮剡溪人,乾隆三十九年(年)贡。   郭隆昭浣溪人,乾隆四十年(年)贡。   李豹光乾隆四十一年(年)贡。   杨俊逸黎溪人,乾隆田四十二年(年)选贡,有传。   邹镇坤城南人,乾隆四十三年(年)贡。   罗元锦奇富人,乾隆四十五年(年)贡。   王明试雁塔人,乾隆四十六年(年)恩贡。   刘国城城西横街人,乾隆四十七年(年)贡。   朱文锦桂林人,原名随昌,乾隆四十九年(年)贡。   周荣癸仓前人,乾隆五十年(年)贡。   张大经横塘人,乾隆五十一年(年)贡。   彭涛白士人,乾隆五十三年(年)副贡。   郭士祯坳头桐岗人,乾隆五十三年(年)贡。   吴经琳里仁人,乾隆五十四年(年)选贡,有传。   魏湘黄塘人,乾隆五十五年(年)恩贡。   周禧仓前人,乾隆五十五年(年)恩贡。   康子诚龙背人,乾隆五十七年(年)贡。   刘青鳪城西横街人,乾隆五十七年(年)贡,饮宾。   周瑞锦在城人,乾隆五十九(年)年贡。   廖士院田心竹山派人,乾隆六十年(年)恩贡。   戴昌荣石洲人,嘉庆元年(年)贡。   萧广慰学堂人,嘉庆三年(年)贡。   张映宿嘉庆五年(年)副贡,有传。   萧清墨庄人,嘉庆三年(年)贡。   刘承荣城西横街人,嘉庆五年(年)贡。   陈丹凤百嘉人,嘉庆六年(年)选贡,有传。   胡登泰里礪人,嘉庆七年(年)贡。   刘若凤城江人,嘉庆九年(年)贡。   郭大淳瑚北人,嘉庆十一年(年)贡。   赖昌言南乾人,嘉庆十三年(年)贡。   钟春秀洽村人,嘉庆十四年(年)贡。   郭振鸿浣溪人,嘉庆十三年(年)贡。   衷元良潞田人,嘉庆十七年(年)贡。   刘完嘉庆十八年(年)选贡,见举人。   郭梁浣溪人,嘉庆十九年(年)贡。   戴国维石洲人,嘉庆二十一年(年)贡。   胡天枢里礪人,嘉庆二十三年(年)贡。   彭汉白土人,嘉庆二十四年(年)恩贡。   朱琦桂林人,嘉庆二十五年(年)恩贡,有传。   谭一鹗柏岩人,嘉庆二十五年(年)贡。   胡朝升里柢人,道光元年(年)恩贡。   邱中甲第口人,道光二年(年)贡,见举人。   朱隆元桂林人,道光二年(年)贡,有传。   萧邦士夏原人,年失考。   何彬蕉源人,道光五年(年)贡,乡饮正宾。   刘承基城西横街人,道光八年(年)贡。   王德与长坪人,道光十一年(年)副贡。   许巨志夏造人,道光十一年(年)钦赐副贡。   彭和鼎白土人,道光十一年(年)贡,饮宾,宜黄训导。   谢浃光嘉湖人,道光十一年(年)贡。   罗函三江夏人,道光十三年(年)贡,乡饮正宾。   何振衢蕉源人,道光十三年(年)贡。   吴经宾里仁坊人,道光十六年(年)贡。   杨为光雾团人,道光十七年(年)贡。   王振星道光十七年(年)选贡,见举人。   吴济尹里仁坊人,道光十九年(年)贡。   刘国桂城西横街人,道光十九年(年)贡。   廖大挹田心竹山派人,道光二十二年(年)恩贡。   任笏罗?背人,道光二十三年(年)贡。   萧愈元金滩人,道光二十三年(年)恩贡。   曾金权道光二十三年(年)副贡,见举人。   刘彦侯艮方人,道光二十三年(年)贡。   曾开源大蓼人,道光二十九年(年)选贡。   白岐道光二十三年(年)贡。   戴荣石洲人,道光三十年(年)贡。   燕琦窑头人,道光三十年(年)恩贡。   燕国香窑头人,咸丰三年(年)恩贡。   刘中魁夏源人,咸丰壬子科(年)钦赐副榜。   吴贤才里仁坊人,咸丰五年(年)恩贡。   张光壁东湖人,咸丰三年(年)贡,五品衔。   王经石五丘人,咸丰八年(年)贡,见钦赐举人。   王日桂西园人,咸丰五年(年)贡。   郭德砚溪头人,咸丰十年(年)恩贡。   何拔衢蕉源人,咸丰八年(年)贡。   郭搏霄陵江人,咸丰十一年(年)选贡。   陈玉塘下人,咸丰十年(年)贡。   谢观国大迳尾人,同治元年(年)贡,候补教谕。   吴桂才进而仁坊人,同治元年(年)恩贡,教谕。   谢鹏枫岭下人,同治五年(年)恩贡。   萧汇泰桐江人,同治三年(年)贡。   刘源城西横街人,同治六年(年)贡。   郭德峻陵江人,同治六年(年)贡。   李化光同治九年庚午科(年)钦赐副举。   刘鹤昆城西横街人,同治九年(年)贡。   刘光旭城西横街人,同治十一年(年)恩贡。   萧寿仁同治九年庚午科(年)钦赐副举。   巫作霖石塘人,同治十二年壬申科(年)钦赐副贡。   刘奕纲上宏人,道光十六年(年)恩贡。   刘明球上横人,同治十一年(年)贡。   萧心镜塘北人,同治十三年(年)贡。   七、 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载万安古代本县籍历代知名人物,熙宁四年(年)建县以前,有属本县域者亦记之。资料以清同治十二年(年)《万安县志》人物志为基础,为保全古籍的完整性,文字照录,为使古文通俗性,重新加注标点断句,部分人物根据最新考证,加注其中。   唐朝   萧蠫   黄志载:塘北(窑头鹤堂村楼下)人。魏志按:唐萧蠫,字时文,后梁明帝子也,九岁封新安王,国除以女兄为隋晋王妃,故入长安。晋王即位,妃为后而瑀始亲宠。高祖入京师,招之,挈郡自归,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太宗朝,官至太子太保,同中书门下三品,后加特进。子锐,尚襄成公主为太常少卿,其后钧、嵩、复、?、仿、遘,咸显于世,凡八叶宰相。复查一统志:萧遘,兰陵人,兰陵今之浙江武进县也,故,《江西通志》、《吉安府志》俱不载萧蠫名,然则,旧志何以云塘北人?查塘北萧氏家谱,之子有曰?,为吉州判佐,因家焉,以是观之,塘北祖蠫,固也,而邑志遂以列入人物志之首,则失考也。   魏志云:原传宋天禧中,萧道昌为徐州丞,子必兴为江夏令,日新为御史中丞。   注:萧蠫出生于南朝梁皇室。其高祖即梁武帝萧衍,其父亲为后梁明帝萧岿。隋炀帝皇后萧氏是他亲姐姐。蠫幼年以孝行闻名,“聚学属文,端正鲠亮”,九岁时就被封为新安郡王。蠫自幼受家庭影响信奉佛教,深明佛理,作《非辨命论》驳诉梁时学者刘峻的《辨命论》,认为人都禀承天地而生,都必然受到天地的支配,自有运命。然而人生的吉凶祸福等种种遭遇,也因各人的作为、努力不同,因人而异,不应一概推任于外在的命运。否定命定论是佛教的一个基本教义。佛教从缘起论出发,否定有任何造物主宰,主张生世因缘,孽由惑起,善恶有报,因果轮回,事出有因,并无外在的命运。且善学能书,骨鲠正直。萧蠫在隋朝年纪轻轻就已做到银青光禄大夫的官,参决要务,但后来由于屡屡上谏忤旨,渐为隋炀帝疏斥。特别是萧蠫谏炀帝舍高丽而防突厥,引起皇帝震怒,贬放为河池郡守。   唐高祖李渊定都长安后,遣书招萧蠫入朝,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官拜民部尚书(掌管全国的户口钱粮的朝廷命官。自唐太宗李世民起,因避名改“民部”为“户部”)。李渊之所以亲重他,一则萧蠫为人正直,二则累世金枝玉叶,三则他又是皇后独孤家族的女婿。因此,李渊以心腹视之,每次临朝听政,都赐萧蠫升御榻而立,亲切地呼之为“萧郎”。唐朝革创,以萧蠫最熟识国典朝仪,他又孜孜自勉,留心政事,故而深得李渊信任。瑀为政以身行道,孜孜自勉。深得高祖的信赖和亲近。   唐太宗继位,拜为尚书左仆射,当时房玄龄、杜如晦新朝臣子正在风头上,萧蠫深感不快,上书时辞旨寥落,殊有怏怏之意,被废于家。不久太宗念其旧情,恢复了他的官爵。太宗仍常回忆他当秦王时恐惧畏祸,萧蠫在李渊面前公正持平为自己讲好话的旧事,说:“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并赐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撰有《法华经疏》,采集十多家注解,常邀名僧讨论佛经教义。唐太宗还曾赐给他绣佛像一躯,佛像旁绣有萧蠫的形状,以为供养之容。贞观二十一年,萧蠫病死,年七十四。宫廷太常上谥曰“肃”,太宗认为萧蠫性多猜贰,刚忌太过,最后谥曰“贞褊公”,册赠司空,陪葬昭陵。   古代《万安县志》一直把萧蠫列入万安人物志之首。万安县窑头镇剡溪村有一自然村叫塘北村,为万安萧氏世居之地,自唐以来就建有“劲草堂”,堂额书“八叶流芳”。塘北萧氏把萧蠫尊为先贤始祖。相传堂内曾有唐太宗御笔亲书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鎏金字牌匾。今之“劲草堂”为清代重修,规制典雅肃穆,大堂前有一对石鼓,造于何年,烟年难考。   查塘北萧氏族谱:蠫子萧?曾为吉州判佐。   卢光稠   良江人,仕唐为百胜军节度使,寻为虔韶防御使兼观察使,治虔岭南,韶、雄皆其所莅,唐末任藩镇,其中治军旅、征伐方略得宜。锦衣绣帽,军中号虔无敌焉,为旧有忠惠庙祀光稠,州庙亦如之。以军功进封朝散大夫。见赣郡碑志。   注:卢光稠,字茂熙(懋唏),讳定国,郛名十七郎,唐文宗开成五年(年)七月十八日生于虔州(公元年改称赣州)虔化县上三乡怀德清音里韶坊(今赣州市宁都县洛口镇)麻田村。妻文氏,侧室尉氏。长子卢延昌,次子卢延巡。唐僖宗光启元年(公元年即黄巢起义失败后第二年)一月在南康县石溪都(今上犹县双溪乡)领导农民起义,自任首领,谭全播为谋士(副首领)。当月即占据了虔州,自任刺史,实行武装割据。占城后,实行轻租薄赋政策,奖农渔,要求农民恢复田园,改进耕作,兴修塘堰,抗涝防旱,多播五谷,遍植桑麻,使黎民各得其所。用杨筠松,人称“杨救贫”卜地建宅、造坟、建皇城。建造的皇城,即今日赣州市旧城的主体。把原来的阳街、横街扩为六街,增修斜街、长街(今赣江路接百胜门——即东门)。建拜将台、郁孤台及寿量寺等。接纳由中原南来避难的大批移民。   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年)率领部队攻占韶州(今广东韶关市),并委派其长子卢延昌据关驻守,同时派遣其长兄卢光睦率部队进攻潮州。在谭全播的鼎力支持下,卢光睦攻占了潮州。在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即唐哀帝天佑四年,公元年),岭南割据政权的首领刘隐,派其弟刘岩以数万兵力攻打虔州。卢光稠击退刘军,保住虔州。并派员赴开封(后梁的京城)禀奏后梁太祖,表示愿通道路,输贡赋,臣属于后梁朝廷。后梁太祖准奏,遂于虔州设百胜军,授卢为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辖虔、韶二州以及吉州(今吉安市)南边诸县。又建镇南军,以卢光稠为留侯,并加封其为“舟汝王”(世称“卢王”)及太保太傅。后梁开平五年(公元年)五月十二日,卒于任,年七十一岁。葬在赣县水东崖东林寺前。虔、韶等地立庙以祀之。虔化县麻田村建 “卢王庙”,南康县唐江乡石角头建“康王庙”。广东韶州则建“忠惠庙”。   清同治十二年《万安县志》载卢光稠为万安良江(今良口)人,查卢氏家谱,良口开基始祖为卢光稠孙卢世盓(卢延昌长子),是否因其常籍居于良口,遂载为万安人,其间原由尚待考证。   罗淼   字宗海,射洲人。为驾部郎中,从李德裕平泽潞。上疏论河朔诸藩倔强、阉寺弄权数事,命与令狐碨同议。历官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阶银青光禄大夫,封靖国公加赠潞国公。旧有告身碑刻载于别录,万安儒学首列乡贤。   注:罗淼,字汉滔,号宗海。原江西南昌西山人,生唐元和己丑(公元年)十一月初七日辰时。累官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官阶银青光禄大夫(一品衔),封潞国公。仕武宗为金吾屯田使,迁驾部郎中,再迁河南陕州司马。奉使谕范阳张仲武讨卢龙,以武知留,后克幽州,拜兵部侍郎。时,昭义刘从诲卒,其子桢自为留后。后上命观察河北三镇,用兵伐昭义,泽潞平,拜右补阙。宣宗即位,丁卯年复召为考功郎中(属吏部,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部员,主科举考试),进拜御史中丞(唐御史台有三院: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御史为清要之官,虽秩品不高,但威权甚重。御史中丞出为台主)。懿宗即位,庚辰年敕升吏部侍郎(吏部副长官)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疏屡上,即“论河朔诸藩倔强阉寺(指宦官)弄权数事”,为时所忌,且淼公以直伉忤宰相令狐碨,迁吉州别驾。见属邑泰和县(唐时为泰和县,熙宁四年万安建县划归万安管辖至年)山水清胜,遂陟岭焚香祷告上天,引弓射箭,以箭止为政宅,因名曰“射洲”(今又称石洲,邻韶口石丘村)。甲申年灾异应诏,称旨进阶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卒于懿宗咸通壬辰(公元年),寿六十四岁,敕封潞国公,赐谕祭,葬射洲新林山,敕翰林院撰志碑铭。长子景庄遂建新林庵,割田膳僧以奉祭祀,即今定慧寺。“迨明朝嘉靖壬午,御史穆吊古,逸行廉公,卫社稷功,举入乡贤,知县周[周文赺,山阴进士,嘉靖元年(年)任]率二十九世孙庠生勋、衮、捕、拔、节等,奉公登祠会首称焉”,入国朝(明朝时),淼公坟旁地为豪侵蚀。二十八世孙敏渊,任贵州臬佥,移文溯本省当道,仍复其地。   罗淼长子景庄,字克端。生唐宝历乙巳(公元年)八月初二日酉时。僖宗间为亳州(安徽省)监仓使。应武举授参军兵马使,从副使曾元裕追(王)仙芝寇,既克,假行营招讨使兼左金吾卫将军车驾。至兴元诏诸道出兵,收复京师,应诏赴难,隶都统郑亩元戎下假马军先锋兵马使,复合众兵,败贼于龙尾。朝廷以墨敕阴授都头将军,赐上柱国,食邑五百户。中和甲辰年,从李克用击贼巢于大甫,贼殄,功最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右散骑常侍兼左金吾都头行营骁卫大将军。维时江南多寇,朝廷命兼统军都尉加节铖镇抚洪、吉、虔等处。寇息,敕封宁远伯,食邑三千户。文德戊申年卒于郡署,赐谕祭。葬龙泉县(今属万安)蜀乡(清同治称和蜀乡)村前五尺坑凤形,敕碑。乡民感其恩,遂于射洲罗家洲立庙祀之,即今罗将军庙。   唐末,藩镇割据,天下局势混乱,自“安史之乱”后,时政日下,武宗一直也没有立太子,所以在他病危的时候。宦官马元贽拥立李忱为帝。唐宣宗李忱是宪宗的第13子,穆宗的弟弟。宣宗一即位,就把武宗朝的宰相,晚唐重臣李德裕贬出朝廷,一直到死,李德裕也未能还朝。又重用牛党的白敏中为相。延续几十年的牛李党争(牛增儒,李德裕)最后以李党的彻底失败告终。罗淼生于这个时候,因为人刚直,拒不介入历时四十年、延续五个朝代的“牛李党争”,然而,又以直伉忤宰相(令狐碨),而被贬为吉州别驾(刺史之副)。   贬谪吉州后,罗淼成为一名闲官,秩仅六品,闲时游郊览胜,至泰境[唐时属泰和县,万安镇属龙泉乡,宋熙宁四年(年)万安割赣县、龙泉(今遂川)、泰和等地置县制,属万安县,清为万安县永和乡十三都,即今韶口乡石丘村附近(离石丘村2公里处),年复划归泰和。]见此地山清水秀,便是有了择址定居之心,于是拈弓引箭而射,箭止定宅址。从此家居射洲(后改称石洲),世代繁衍,成为罗氏开基始祖。唐时,为纪念罗淼,其子景庄在射洲建新林寺(后名定慧寺)以祀之,邑人建罗将军庙以纪念景庄(详见清同治12年《万安县志》)。   至明末,家族制定了二十字辈序:“宜彦应定立 京言宣宾章 育齐亦竟良 襄宸官宗方”。   石洲在今泰和苏溪境内,罗氏后裔现已全部迁徙外居,现只有刘、戴两姓居住,一支迁泰和灌溪,一支迁万安窑头麻溪罗家。罗将军庙在“文革”时被拆,后人在原址的一棵大樟树下安了个神位,有个石香炉,历经数朝风雨剥蚀,仍存存完好,尚有香火祭祀。   陈霖   字时雨,号沛然。枫林蕉源陈家人。   唐季进士,任庐陵郡守吉州刺史,累官吏部侍郎,嘉议大夫,升本部尚书。配郭氏,敕封夫人。生殁尚无考,夫妇合葬头狮(今韶口乡星火村)石下坑岭西老屋场后,狮形巽已向面东南,近大河水横过。生有三子:至谨、至厚(唐仕韶州大守)、至恭。孙:陈镏,唐进士,任建昌太守。   文天祥曾为其题像赞:   神清骨秀焕文章,名列青史嘉议扬;正气腾辉昭日月,徵声炳耀播天壤;桂庭三凤绍前烈,兰砌双龙启后光;基肇狮江统绪远,庆衍奕升世流芳。   陈?   蕉源人,任建昌大守。年失考。   衷景亨   潞田人,大顺庚戌(年)进士,知邢州。为潞田衷氏基祖。   衷愉   潞田人,五代南唐礼部尚书。   注:原姓哀,以“哀”字不吉利,中加一竖,改为衷姓。《正字通·衣部》:“衷,姓。汉哀章之后。哀愉仕唐,改姓衷。”自后哀、衷两姓并行。南唐降宋,不仕二主,弃官归里,躬耕奉母。   著有文集,《中华名人大辞典》有载。查潞田衷氏家谱:衷愉,讳资怡,号叔和,唐天成丙戌()进士,仕南唐由监察御史历官至礼部尚书,朝贺拜章因哀姓宣呼不便,赐姓为衷,后李氏降宋,公耻事二姓,弃官隐于东阳岩,终身不出。潞田衷氏之先祖为衷景亨,景亨,号重眉,原福建邵武府水北桥人氏,“举大唐庚戌年(年)进士,仕至邢州州牧,致仕未几归里,光化己未年避乱,携二子徙今万安沿江埠,后迁潞田。”衷愉为景亨后裔,三世资字辈孙。后人建有五桂堂。堂前栽种五株桂花树,代表衷氏族分五房。   郭瞿   高陂符竹人,进士,国子祭酒。年失考。   郭延嵩   高陂符竹人,进士,枢密使。年失考。   郭洪霸   高陂符竹人,进士,工部侍郎。年失考。   宋朝   张汝贤   钩溪人。熙宁癸丑(年)进士。官至侍御史,除福建按察使。敕曰:虽无銮驾,如朕亲行。元?初除江淮使。道经乡里,有诗曰:远离亲友十余年,今日且喜过家门,不同季子夸兄嫂,少效淮阴报旧恩。为建沐恩坊。   注:张汝贤,字祖禹,徙居仪真(今江苏仪征)。张汝明之兄,见《宋史》卷三四八《张汝明传》。神宗熙宁六年(年)进士(清乾隆《江西通志》卷四九)。元丰七年(年)由监察御史进侍御史知杂事,由言事失当,出知信阳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二、三四七)。哲宗元?元年(年)由右司郎中加龙图阁直学士为江淮等路发运副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五)。清顺治《吉安府志》卷二七有传记。   元丰八年(年),叶祖洽(归化县状元)与张汝贤友善,请时调任福建路按察使的张汝贤,具奏改归化县为泰宁县,元?元年(年)朝廷允奏。张汝贤上任后,在邵武查办知军张德贤抬高官盐牌价,从中贪赃舞弊一案。   哲宗即位,命吏部郎中张汝贤并察举周辅所立盐法。敕具官张汝贤:“朝廷于南方复置都漕者,所以均节诸路之有无,使岁课时入而已,非以求赢也。至俗吏为之,则多收羡财以幸恩宠,而民受其病。以尔昔为御史,号称敢言,奉使江表,罪人斯得,庶几知义利之分者。是以命尔。宠之新职,往惟。钦哉。”汝贤请定福建产卖盐额,诏从其请;凡抑民为盐户及愿退不为行者,以徒一年坐之;提举盐事官知而不举,论如其罪。   《资治通鉴》记:甲寅,侍御史张汝贤弹奏王皀与王安礼(王安石弟)陈乞子侄差遣,以为引用都省批状,例外起例,实害大政。帝以有条许用例奏钞,汝贤章格不下。安礼闻之,面奏乞治汝贤罪,帝令分析。汝贤奏安礼不能修身治家,且言在湖、润与倡女共政。帝以其章付三省,谓安礼曰:“汝贤奏弹不当,固有罪;其所言奸污事,卿果如此,何以复临百官?”帝虽黜汝贤,安礼亦不自安,因奏:“往以兄安石疾病,尝乞知江宁,愿申前请。”遂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   今福建东麓的长乐台,有北宋张汝贤等的题名刻。此题刻成于北宋元丰八年(年),全文计70字,楷书,内容记述张汝贤等人聚会长乐台。据《乌石山志》载,全文如下:尚书右司郎中张汝贤按察福建,元丰乙丑孟冬二十一日,与朝议大夫转运副使陈、朝议大夫知福州谢卿材、承议郎转运判官蒋续、宣议郎按察使管勾文字王,会议长乐台。   据黄荣春《福州摩崖石刻》载,张汝贤,江西泰和人(实则为万安县,因其时万安原为镇属泰和,熙宁四年始置制县,时为建县之初),北宋熙宁六年(年)进士,官承议郎直龙图尚书右司郎中按察福建。

萧令礟   字文超,生北宋庆历乙酉(年)由邑庠生习诗经,中元丰戊午(年)科进士。光禄大夫,累官至工部尚书兼左仆射,谥昭穆。   注:靖康间致政弃官归田,隐居求志,乃携子维贤、维宾于公元年由吉水文昌乡虎溪而徙居万安县学堂为始祖。卒于南宋建炎四年庚戌(年),享年八十五岁,葬本县枫林寨下荆柴林乾亥向。配胡氏,葬虎溪黄土岭蛇赶蛤形,继贺氏,附葬夫坟后子癸向,异墓。子五:维贤世居学堂,三子维宾与长孙迪祺居学堂,其余三子四徙各邑繁衍。(引自学堂萧氏族谱)今之窑头楼下有昭穆堂尚书第,现保存完好,已列县文物保护单位。   张汝明   钩溪人,元?辛未(年)进士。汝贤之弟。父殁庐墓,徽宗特旨:除御史,复除移司门员外,即政和中出知岳州,卒。著有《易索十二卷》、《四书张子危言》,御士游酢志其墓。   郭知微   字介卿,元丰乙丑(年)进士,授郴州桂阳令。三年无警,去官民常思之。后峒民啸聚当路,抚之其徒,众曰:使郭知微再来,吾即解甲归矣。时知微已卒,上遣其子登仕郎遚至邑,峒民始散。   许贵   号公和,上洛夏造人(今弹前乡)。绍圣丁丑(年)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迁兵部侍郎,敕赐符命。靖康时,金人南侵,贵从宗泽勤王有功,升礼部尚书,赐以敕命象赞紫金鱼袋。在朝三十余年,恪恭尽职,勋业丕著,及殁赐祭葬。   注:公元年金兵南侵,宋徽宗引兵南奔虔州(赣州),许贵引万安军民勤王,力阻金兵南下,并与兄许富倾家资财筹措军需给养向赣州转运不竭,因勤王功,迁兵部侍郎,宋钦宗靖康元年(年)金兵再次南侵,许贵与宗泽、岳飞力主抗金,擢礼部尚书。次年,徽宋、钦宗北掳,北宋亡,李纲、宗泽、许贵等拥赵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称帝,建立南宋王朝,后迁都临安(杭州),建炎元年(年),因?扶有功,奉上谕升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赐紫金绯鱼袋,封赠三代。高宗时因听信秦桧奸妄馋言,杀李纲、岳飞等,许见报国无望,忧愤解甲,返归故里弹前。在政四十年,恪尽职守,以忠报国。年5月,万安弹前许贵后裔重修先祖墓,墓用青麻石砌成,分祭祀墓、墓区和墓志铭三部分,占地7至8亩。中间墓碑刻有“虎踞高阳地,龙蟠上洛峰”。墓志铭记:许贵,字公和,分宜县大东村莲花塘孝康之七世孙,生于年,宋熙宁乙酉年(年)中进士,公元年迁兵部侍郎,公元年升礼部尚书,公元年敕 命加授资政殿大学士,光禄大夫。许贵古墓碑在万安县博物馆收藏。   许富   号公济,弹前上洛人,贵兄。宋时金兵南侵,上奔虔州,军乏粮,富转运不绝,上嘉其义,敕官祭酒,赐绯鱼袋。   许珂   弹前上洛人,贵幼子。少随父在京,入国学,因父功显,命为东宫侍读,后康王即位,不忘辅翼功,屡承恩宠,赐敕世袭文少武公。   刘四愚   字惺奄,由安成徙上宏(年划归泰和管辖)。绍兴壬子(年)进士。任南安同知,有馈四愚以锦衣者,四愚谢曰:象有齿以焚身何足挂也。后朝廷遣刑部侍郎张九成贲诰,以褒荣焉。   陈庭光   蕉源陈家人,陈霖后裔,宋绍兴二年(年),因扶皇太后之功,以徵辟封吏部尚书资善大夫,六年加封资政大夫。配萧氏,封夫人。   陈庭韩   陈庭光之弟,讳盉,卒于阵,封太义将军。   陈庭芳   讳芬,宋绍兴二年(年)举明经,授承德郎,任吏部主事,绍兴六年(年)累官至祭酒,加封资军朝散大夫。配郭氏,封夫人。与夫合葬谢家坪蛇形面东。   张宗周   号镐西,渡头人(百嘉)。广东韶州英德县籍,绍定壬辰(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架阁文字。时贾似道误国,宗周上章历诋其奸,被劾,遂谪吉丞。二年乞休南还,闻岭南兵变道梗,乃与父僦居渡头,建成秘书阁,遂籍万安。宗周为秘书时,与文山(文天祥)友善及退休,文山过访,流连秘书阁数日,谓曰:君休矣,而阁犹名!秘书非所以明恬退之意也,乃亲书“晚翠楼”三字易之,并赠象赞。胡登   平源人,号东山,端平元年(年)举人。授兴国县令。兴邑多盗,登至撤武备,单骑诣贼垒曰:汝等亦可人,何至作绿林铜马,以遗恶名耶?贼党即解去,交谓:胡公一语,贤于十万师。云。   罗德文   号淡叔,黄冈人。咸淳六年(年)贡生,授上海知县,始任以孝弟化民,继以文学云。间士大夫交语曰:政美清慎勤,吏贤风雅颂,可云蔚为儒宗,望同父母矣。   曾恭甫   号得云,龙丘(韶口梅岗)人。咸淳间以州椽起,数著劳绩。河南观察副使吴公谓:曾椽固佳士,非可以丞尉名也。恭甫有器干,善言事而用兵制胜,方略得宜。赖之承字汝启,号尊爵,南乾人。官都统领。与弟德厚皆岳岳不畏强御,面斥王黼、梁师成、秦桧等,朝论惮之。疾,革命其子曰:他日立石,直书“逋忠负国赖某之墓”。   赖重   字德厚,号尊老,南乾人。官金紫光禄大夫,与兄之承咸以名节砥砺,恨权党误国,正议不昌。弃官归,人谓有二疏高风云。   王公甫   字偕山,白沂人。由荐辟授通州判官,临政莅事宽猛尽宜,民有劫杀者,事觉鞫问不服,公甫谕之曰:汝劫法自不贷,况杀人乎?吾虽释汝,天岂容哉!民感其言实其情状,由是吏民敬畏。   张伯諁   梨岭人,以武功出仕。时金人入寇,防御民兵大饥,伯泛舟助饷,倾万石之家赀,仗剑平戎,救民命于水火,寻封万户侯。   曾仔   大蓼人,元丰八年(年)进士,初授国子上舍,升闽漕运使。建炎元年(),军校叛,仔单骑赴敌,贼势方张,被执,奋骂不屈死之。事闻高宗,谕祭,敕葬故里。从祀乡贤。   郭大就   浣溪人,宋末殁于阵,封护国将军,旧有庙祀存阳城,谥“忠武”。   刘睿   永和乡人。性淳洁。渔猎经史,尝著《春秋四库》及《河图表里》诸编,熙宁十四年(年),有司以明经荐授本县龙溪书院山长,后擢教谕。   赖继善   南乾人。工于文,著有《毛诗谈余》、《尚书约旨》行世,客有谈杨邦,文苑杜充降者,继善感咏有:“白日干戈万马尘,铁心不碎竟谁身”之句。   赖廷简   南乾人,绍兴丙子(年)吉州解试,两赴京闱不遇,叹曰:奸佞立朝,岂君子行道时哉。创书院于韶江之滨,日聚生徒,相与讲论,所著有《瑶林集》。   赖子平   南乾人。翰林典校。博通载籍。有《云溪集》、《治性编》、《尚书诠解》行世。弟子成,官国子学谕,兄弟皆有文名。   赖之美   字汝才,号弥轩,南乾人。嘉定吉州解试,赴京闱不第,遂浩然归曰:天示角端,世事可知正杜门时也。遂研究理学,有《遵尧绍舜录》五卷、《煨烬稿》五卷。   赖继文   南乾人,号自求居士,敦气节,尝读太学生。陈东所上书,请诛蔡京、童贯等。有吟曰:丈夫何事未承明,阊阖高敲吐愤声。志行所励,以严见惮焉。   赖尹宣   字天顺,号秋霖,南乾人,咸淳间领吉州乡荐,又中京闱。时敕赠曰:“重将仙桂折”,两着锦衣归。螺川王学叹曰:是真不愧科名矣!   赖伯瑜   南乾人,瑰伟奇丽,善属文赋诗,有《诗文一集》,萧小山为序,刘须溪辰翁遴选行世。   赖伯玉   南乾人,生而颖异,甫成,童能咏吟,长益工诗,有《甲乙稿》行世,与文信国公(文天祥)友善,南游赠以诗及叙,载《文山集》中。   叶之茂   棉津人,事母至孝,处兄弟无间,母殁,庐墓三年,蛇虎及之不伤。官大庾县尉。民有讼其子逆者,之茂泣曰:生汝者父母也,汝生者子也,何父子之异情乎?民感其言,孝慈如故,元山长阎桂,即折桂庄以祀,忠臣文天祥、孝子叶之茂。从祀乡贤。   赖孝明   号豚窝,读书不求闻达,父母相继亡,每哭踊顿绝,结庐墓侧,鸦雀来庐上,夜聚晓散,如是者三年。时周必大荐朱熹提刑江西,熹入奏事,得豚窝行实,叹曰:我朝二百余年,得此一孝子。状其事以闻:旌曰:豚窝赖孝子。著有《周礼精义》十卷。   刘泰   字子清,徙居邓林,泰生长庐陵之石溪,石溪有邓林山,因以名其,徙居之处曰邓林。为人豪宕有勇略。初,龙泉西巨寇出没,行省官兵莫能抗,郡征,泰率乡勇数什百人,遂平之。辞公赏出家,赀以赉民众。晚年日今人育说语一章,及卒,崇仁吴文正公澄志其墓。   朱振   字子厚,桂林人。诚之子也。宝?乙卯魁,江西宋社既屋隐居不仕,与谢叠山友善。有诗赠云:“独抱遗忠伴一经,谁与扁舟泛洞庭”。   朱云龙   字致美,桂林人,子厚嗣子。咸淳癸酉(年)魁江西,时称父子解元(唐制,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后世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如世称明代唐寅为唐解元。亦称“解首”。)隐居不仕。昔五代陈良佐,以世乱,父子逃隐山谷时,有颂之者云:父子为师友,遗经属后贤;匡庐堪寄迹,何事问商山。朱子厚父子,可以语此。   曾三异   号竟秀,曾仔四世孙也。绍兴庚午(年)中试国学,寻归隐山麓,草篱野服,披读道书,喜曰:事所往还者,惟白云耳,可执小品法华作孙登长啸矣。旋筑“竟秀亭”以自适。按:杨万里诗“竟秀亭曾子与筑”,则,子与,其字也。   刘万里   街夏人,沉重雅静,诗文追古,尝与文信国公(文天祥)为友,谋复宋室。   刘士通   街夏人,以父子同赴国难,荫广南廉州刺史。博学能文,尤工吟咏。兵制子书,悉究其理,所著有《吟叟集》。   元朝   萧天从   号文斋,西塘人。延?乙卯进士,任浙江臬宪,德政丕著当时。揭蝋斯颂之曰:文斋真人杰也,不愧科名云。   王仕政   号小隐,白沂人。泰定甲子(年)进士,除信丰主簿,改会昌判。作旌善亭、瘅恶榜。德化所致,丹乌集于署前。先是杨景行判会昌,教民力耕,去十虎之害,仕政继至,后先如一。民歌曰:“王杨为政,邑无暴民,惠风所格,禽虎亦驯。”   萧同善   一都人,元季任安庆路经历,弃官归养,奉郡辟摄本县事。龙泉彭时中寇县治,同善与其尉荆世杰,集义士守御,后复来攻,城陷,同善督众力战,被执,贼胁其跪,同善骂曰:我命官也,何为跪汝贼!乃裂其喉而死。从祀乡贤。   赖贵   南乾人,儿时为学即悉心于道德之旨,既长,制行卓然,与揭蝋斯友善,揭称之曰:凤一鸣,六典作,麟一出,春秋成。宇宙间可无吾友乎。有《五经易见二十卷》、《月旦稿》行世。   郭载   字居厚。通经能文,与弟希声,客游武昌,就湖广乡试,作天马赋,与欧阳元极善,后没,欧阳诔云:“君生而科举废,强仕而科举兴,秋闱鏖战,一鸣惊人,虽称荐于江夏,益增重于五云。”题其居曰:“东湖清处”,有《湖外集》。   刘桂平   邓林人。以乡荐,任河南淇州学正,归,创邓林义塾,并给膳田以教乡之子弟,吴文正澄纪其事。   彭英伯   字仲英,白土人。学穷经史,行笃孝友。以明经三征不仕,归里终养,四方从游者众,著述甚富。   刘昭年   城西横街人。积学励行,工于诗,有《遗芳集》(即:《先世遗芳集》,载入《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先世遗芳集》﹒明﹒刘昭年撰 据清抄本影印)入皇明诗选,尝曰:保林善人登紫衣之座,苟为薄德何以善子孙也。其后孙广衡为明刑部尚书。   李潮玉   钱村人。幼孤,事祖母刘尽孝,至元间,有司上其事,给帛二通,优免役十八年。值元季盗起,剽掠乡落,而祖母年九十三,潮玉负祖母选避山谷,贼至,欲杀之,终悯其诚,获免。嘉靖元年举入乡贤。   汤德明   五岁丧父,元未,伪相周安据永新,明兵下邑,德明侍母刘随军,入袁州,指挥韦富、家富调守辽东,德明从行,遂失母所在,旦夕号恸祈祷,富怜之,乃遣归。旋闻母依所亲于凤阳北平,徒步追求,竟得焉。母子不相见者三十年,终全其养,刘年八十五卒。   张均佐   十八都人。至正壬辰(年)春,龙泉县彭时中率众侵属地,均佐募义士,与县尹萧同善、县尉荆世杰镇守江面,与贼垒相持,经二载,贼无敢犯。   黎继武   城南人,时科征军糗,胥吏诬以河岸田地税粮当之,民鬻子变产,不能输官,武甫弱冠,愤陈于台宪,不报,遂诣京师,条奏数事,极言民家税粮诸苦。上可其奏,授福建莆田主簿。元末,退隐台山。洪武初,搞(携)家归城南,有司欲为荐辟,辞曰:吾姑释鞭勒,老于谷山,讵为仕宦捷径,以愧终南耶?自号云谷。   许述华   号广丽,上洛人。大德间(—年),授徐州学正,日以忠孝励士。因父受福年迈,遂致仕归养,二子俱庠生,父子祖孙,徜徉山水,吟诗作赋。值岁饥,有不能举火者,每出栗以济,里民德之。   注:今墓尚存,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黎奎   字文举,桂山人。以经学授清江教谕。元季解官归里,自称逊士,躬稼穑以为资。刘昭年诗云:泮宫名注千年在,翰简香留万卷多。奎亦善吟咏,有《逊士诗草》。   明朝   匡思尧   六都人,洪武时,以草莽臣上疏“通水利以纾民难”,辞理恺切,上俞之,采思尧所陈诸图,命官邓南一、易祥可,专理疏凿。复令周视天下,清渎川渠宜载导者,无俾障塞,功成,授工部虞衡主司,学士解缙作《疏源记》并诗以美之。   注:匡思尧为今窑头剡溪村人,匡原保长子。查匡氏家谱:思尧,讳唐卿,号疏源。明洪武甲戌(年)上疏乞兴水利,功成,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大清雍正丁未(年)奉义祠,初,本乡三村感公德泽,特建祠于五都,春秋祀之,后,嘉庆间改建本宅之西,每岁子姓于孟冬月独行祀典,盖不忘崇功食德之意也。事迹详于疏、序、诗、记并墓,俱载邑志郡志。元至正辛卯(年)六月初七日生,明宣德壬子(年)五月十殁,寿八十二。附葬墟祖坟右,配萧氏,继鄢氏、陈氏。子六,派衍六房:崇善、崇敬、崇道、崇魁、崇崧、崇广。   张衡   字子平,邓塘人。赋性聪敏,八岁能文。十二值元季兵乱,王师过万安,衡被掳舟中,军有知书者试以对曰:橹韵呕哑,几棹拨开鱼戏藻,衡对曰:机声咿咂,千梭织出凤?花。诸军异之,上官得闻,取为己子养焉。洪武六年(年)还家,旋登进士第,授礼科给事中。每疏奏明切忠尽。洪武二十二年(年)擢礼部左侍郎,奏定洪武礼制、礼仪。称旨岁行郊祀,选百官行最者十三人,登坛分献,衡与焉,太祖屡嘉其清慎,以其事载大诰,每召辄呼为“瘦张”而不名,从祀乡贤。   注:明朝祝允明《前闻纪》载:“洪武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上谓礼部左侍郎张衡、左都御史詹徽等,以有司公宴扰民,今后支与官钞,布政司一千贯以下衙门,令衡等详定。十月初八日,衡等遂奏准行,移各官司遵守。凡遇正旦、冬至、圣节、筵宴节,钱就于彼处官钱内支给其无,府、州、县、都司、卫所,行移附近,有司关用其钱,则例每一节,布政司一千贯,府、州、县无有,司卫门卫所。”   赖进德   南乾人,洪武庚午(年)乡举,授湖广宝庆府知事,寻升陕西凤翔府推官。一日有妇人横道负囊而行,有惶遽状,进德执之,解其囊则金也,讯之,妇曰:主受枉成狱,藉是以免死耳。进德即鞫治,遂释其罪。尤博学工诗,有《李杜诗解》三卷、《草庐集》行世。   注:查南乾赖氏族谱:赖晋,字进德,昌龄长子,由邑庠以诗经两举洪武庚午(年)、癸酉(年)江西乡试,登胄监,奉差浙江散钞盘盐,复按治山东监察御史事,谪湖广宝庆知府事,以靖难植节,遣戌兴州右屯卫,买地结庐凡八年。永乐甲午(年),以急缺官员,取授陕西凤翔府推官,卒于宦,子寅扶榇归葬。生平好吟咏句,多警策,有《草庐记》一卷、《过杭集》一卷传世。乡谚云:雄才郭仕道,饱学赖进德。事载邑人物志中。   郭仕道   读堂人。儿时别处一室,刻意读书,洪武乙丑(年),太祖读其试卷称善,赐特榜进士,授行人,时齐府缺辅导官,选廷臣忠鲠者,仕道以谠直奉诏,有欲以青州危社稷者,仕道驰奏其事,遂寝然,竟受谗闲之害,迁襄城县丞,转怀府通判。所至皆以能称。永乐时,擢顺天府尹,时,郡内人民凋敝,仕道抚辑之,越三年,没于官,举入乡贤。   刘文远   素有才能,洪武初举万石区总督,赋税有功,徵辟入京,辞不就,因创“藜阁”隐焉。   刘南阳   坳塘人,洪武间,诏举孝廉,文行之士,入国学。上欲相胡惟庸,叩关极谏,忤旨罢归。著有《南阳集》行世。   肖孟忠   字不欺,学堂人。明初,由荐辟授广东廉州佛陶巡司,在交趾界,侦知黎王有反谋,执简碎黎额,以挫辱之,后献平黎策有功,加秩擢用。寻以疾致仕。府志曰:“官卑才高,名微节显。”盖实录云。   刘子渊   轸塘人,永乐甲申(年)进士,授苏州遵化县令。性不因人而仁爱过之。以被诬,寓金台二十载,遇恩归里。自号沧浪,著有《沧浪集》。   朱与言   字一谔,桂林人。永乐九年辛卯(年)进士,授湖广按察佥事,宣德中迁四川副使。合州盗起,督吏目熊鼎斩六十余人,贼势遂衰。事闻,擢鼎合州同知。雅州妖人为乱,与言执送京师,境内以宁。正统元年(年),召为南京右副都御史,入代吴讷领院事。年老致仕卒。与言刚方廉慎,为政务大体,数建白,多切时弊。家居门庭清肃,乡人有不善,唯恐与言知之。   通志:与言上疏,论时弊极痛切,上皆纳之,未几乞休,家居肃然。如:在官韩雍巡按江西,尚严惮焉。   按:旧志,与言莅四川时,有鬼称冤告与言于梦者,与言觉为之辨释。在两浙,则定监课夺支之禁,在德安则雪刘全子妇之冤。正统初,授南京都察院副都御使,条陈政务,多属济时之论,如:遇火灾,谏元宵灯火,指切时政。因水变,疏月中生疵。纠劾大臣、荐举将才以肃边防。定廉贪二案,以黜墨吏。史载立朝,侃侃有古人风。年六十七致仕,八十七卒。上遣行人彭盛同参政戴鐀谕葬,祭从祀乡贤。   查明史《列传》第四十六:“朱与言,字一鹗,万安人。永乐九年进士,授湖广按察佥事。宣德中迁四川副使。”   萧常   字孟韦(孟常),学堂人,永乐辛卯(年)进士,授广东监察御史,按治东粤。时有同列,所为不律,常纠之而贯于法,朝论惮之。历任晋滇,以丁艰归服阕,命巡山左,属邑顽民弄兵,尽按以法,严而不私。继升浙江参议,经理粮储,利弊兴除。后以疾归里。   注:查学堂萧氏谱,记有都察院副都御史嘉议大夫朱与言、翰林学士奉议大夫同修国史兼经筵官吉水钱习礼、嘉议大夫礼部左侍郎翰林侍读学士国史总裁泰和王直行俭所撰孟常公传:   予友萧公孟常,先世为吉水虎溪人,素称丰家,至宗有令礟者,仕宋官至工部尚书兼左仆射,始徙居万安之学堂,族益盛大,家日以饶,田园甲于他族,祖皆有谊行,俱皆为隐君子,不失为乡之善士。母刘氏,卓有妇道,以洪武甲寅(年)十月十六日生。公自幼聪颖过人,神清气爽卓越不群,及长天姿秀发,父母笃意教之,遣入邑庠,从永丰唐先生受诗经学业,昼夜不倦,同辈罕莫能及,先生深器重之。永乐六年戊子(年),公果以诗经领江西乡荐,会试礼部尚在高等。辛卯(年)中甲榜进士,观政户部,授广西广东道监察御史十六年,同列有玷风纪者,立纠之而置。继而又出按山西、云南,皆有政声。官吏望风知畏,平民多便安之。岁戊戌(年)丁母忧,还家奔丧,随被旨夺,情起复调山东道监察御史。山东顽民梗化,常结众掠焚郡县。太宗文皇帝赫然震怒,命将以师逮捕至京师,诏法师急治其狱,公于胁从者力为辩雪,良善者多获生。九载考满,天官奏最,起拜浙江布政司左参议,阶朝列大夫,在职八年,劝课农桑,咸有政绩。纲督漕运政声藉甚。至是双目成疾,罔医失明,援例而归休。居家孝亲事母,极力营奉之。兄弟友爱备至,遭急难委身拯救,将祸及亦无所避。待内外族,皆尽恩意,有为仇家所构陷者,切齿愤惋,甚若己被其害。故旧有匮乏者,倾竭所储以济。归休八年,不出户庭,惟以教训子孙为务。遇宾朋至,欢然出迎,相为酌酒歌诗为乐,于一切世虑脱然也,不幸以疾终寝,距生年六十有五。公生高门,负伟力器,学盛年富,圣主急贤遇盛世,巍科奏捷先,多士峨之惠,文立天升,风彩振扬,清宪纪旬,乞休致田,优游娱晚岁,物外逍遥忘俗虑,人生一世真梦行。   罗敏渊   麻溪人,永乐庚子(年)顺天举人。授湖广耒阳知县,莅官行政刚果廉明,未尝及私,寻贵州按察司佥事。   刘广衡   字克平,城西横街人。永乐甲辰(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奉敕总理浙江荒政,得粟数百万石,督治陂塘为旱涝备。寻升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条奏时政数十事,邻境偏头乏粮,山西不能给,广衡督运绥德仓米数万石,由口外往饷之,军民感悦。召还治院事,风纪肃然。闽浙间钜盗郑怀白、王孝思啸聚官台山为乱,广衡奉命讨平之,所获群盗罪分五等,但诛首恶,全活者数千人,以官台山险绝而旷远,出银矿易致盗,非伐山通道立县以制之,不可,于是,请以山之杨梅村,置寿宁县,定兵壮戍守之法,示银穴闭启之令。民称便,立报功,祠以祀之。寻斩处州寇祝岳。上命巡辽东,天顺改元,以刑部左侍郎,召还见便殿谕之曰:用法无避嫌。迁刑部尚书,卒于官。上闻,讣痛悼,遣官治葬,谕祭三坛。广衡历事四朝,公勤廉慎,备见优宠,素如寒士,其功业具载实录,为世名臣。一统志称其用法平恕,清修简朴,不事华靡,有古人风。尤以文学推重于时,讲学于龙溪书院,所著有《云奄集三十卷》,郡邑从祀乡贤。   注:广衡年生,年殁,年六十四。子刘乔,以易中景泰癸酉(年)顺天试第二名,登成化丙戌(年)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迁右布政使。孙刘玉,以易中弘治壬子(年)江西乡试,登丙辰(年)进士。以功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改刑部右侍郎,转左侍郎,殁赠刑部尚书,谥端毅。曾孙刘悫,以易中嘉靖丁酉(年)江西乡试,登甲辰(年)进士,官至中宪大夫升大理正卿转工部侍郎。祖孙四代进士,官在侍郎以上,为中国古代官吏史上少有。   郭元琳   字贡仲,下驿人。由太学生擢工部屯田主事,莅事勤敏,以疾卒。少师杨文贞士奇表其墓。   萧和鼎   号澹奄,学堂人。由岁贡补国学生,授工部主事,升贵州铜仁郡守。至则教民服冠裳,习礼节,民甚爱之,刻象祀焉。恒叹曰:人性皆善,孔孟岂欺我哉!三载以年八十一乞至致仕,府县并祀乡贤。   郭休   下驿人,由岁贡授德安同知,清慎无枉。时矿为民害,休力为奏除,民建祀以祀之。都宪王公曰:“可知陈按察不若郭明经,以陈贪而郭廉也。”   王曼   白泥(白沂)人。由吏员任雷州知府,发奸鏝伏,如神签判。尝藏针于笔毫中,以刺其名,阴为识记,盗签者不敢犯。   刘善庆   石州人,正统己未(年)进士,授行人,奉敕抚绥安南,升刑部员外,以谳狱矜慎,不徇权贵,左迁荆门州,从祀名宦。   郭元   夏源人,正统辛酉(年)贡补国子生,任陕西布政司经历,以朝观晋阶奉直大夫,协正庶尹,有《宦游集》行世。   刘曦   字玉晖,街夏人。正统壬戌(年)进士,授司正。立“差遣法” 行之至清。改大理寺评事,谳议明允,升云南佥事抚绥彝人,转两淮运使,乞休致仕,从祀乡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jj/12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