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东北万年县漫行记三

北京皮炎医院那里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今天是10月20号,我与宜春吴文化研究会会长吴波一行一直跋涉于赣东北鄱阳湖地区的鄱、余、万三县一带,感觉到三县文化相同、风俗相同、语言相通,更重要的是血脉基因里有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的仁义道德优良基因,这种基因,这种元素,浸在骨子里代代传承,才有了历史上的代表鄱阳湖文化的优秀,才有了传承千年光辉灿烂的鄱阳文化。

这几天,我们一行去了鄱阳县,到了余干县,今天上午来到我的家乡万年县。在这里,允许我简单的概略地向大家叙述一下我的家乡,请同志们耐心听听。万年县,隶属江西省上饶市,地处江西省东北中部,上饶市中部西侧,东与弋阳县、贵溪市毗邻,南与鹰潭市余江区交界,西与余干县接壤,北与乐平市相连、与鄱阳县隔乐安河相望。

万年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远古文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稻作文化。万年是世界稻作发源地,是淡水珍珠的培育基地。悠悠万年兮!历史逶迤,文明璀璨。野稻驯化,烧土成器,刻符记事,稻作文化,尽显华夏文明起源;考古大发现,解世界稻作之迷,仙人洞、吊桶环、天下第一陶罐,远古农业文明遗址,石破天惊。荷溪山下,冉冉升起江南第一缕炊烟;大源河胖,飘飘荡漾世界最早稻香。若无万年之稻米,何来亿万世人之口福!

“万年吴姓文化研究协会”自年经万年县委统战部批准成立,走到今年已经14年。14年来走访了国内外许多社团组织,发表几百篇文化理论文章,为本地及外地有大难的宗亲做了许多有益的捐助;为化解地方矛盾,息访息诉做出了一定的成就。

下午,我们一行奔往万年县西部重镇梓埠镇,参观了白竹村委会的戏台,仿古的建筑风格甚是雄伟壮丽,仿佛让我们穿越了历史,徜徉在古风时空里。据吴教有宗贤介绍,大家齐心协力,都是个人积极捐款,才得以建设顺利竣工,造价亦不菲,倾注了大家的心血。

晚上,老村长吴教有设宴款待我们。大家频频相约有空希望宜春的各位再来万年相聚,宜春的亲贤同样盛情邀请我们去宜春相聚。

期间,谈到“吴学”的观念、吴学的基本概识,基本上有了一般共识。后来,吴兵从宜春开车直奔梓埠与我们柤聚,大家逐步认识到一个共同的话题,都有一个愿景:吴家走到今天,是大多数吴家人尊祖敬宗,以德为本、以孝为先、弘扬吴学文化、低调做人,不高调、不张扬、不弦耀,发扬泰伯的谦逊、礼让精神,这才是做吴学文化事业的根本,才是正道。

吳学文化悠久灿烂,与我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泰伯奔吳,开启了东南吳文化。吳姓世家第一,是吳辈之光荣与自豪。泰伯至德精神,是吾等坚持继承之责任和义务。学习,交流,探讨,弘扬,光大吳学文化,使之成为系统的“吳学“体系,是吾辈的希望所在,更是“吳文化”的意义所在。真诚的希望各位积极支持,为吳学文化的繁荣而尽一份心力和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该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jj/15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