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人少年成名,后来被尊为一代诗宗,

治疗白癜风诀窍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907/6511103.html

权德舆四岁能赋诗,王勃六岁能写文章,骆宾王七岁写《咏鹅》流传后世,和这些神童相比较,韩偓十岁能够即席赋诗实在不值得炫耀,而且,在大唐群星灿烂的年代,韩偓的诗名也并不耀眼。但是,能够得到一个流传到今天的很高的评价,这一点,却无人能与韩偓相提并论。

韩偓,晚唐五代著名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人。自幼聪明好学。他的父亲韩瞻,是李商隐的故交和连襟。公元年秋末,李商隐离京赴梓州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年仅十岁的韩偓,在别宴上即席赋诗,赠送姨夫李商隐,才华惊动一座。五年后,李商隐返回长安,再读韩偓题赠的诗句,感怀往事,写了两首七绝酬答。其中第一首尤为著名:

桐花万里丹山路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其一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进行了生动的联想和想象,并用比喻的手法,构成一幅令人神往的图景: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遍野,花丛中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附和着老凤苍凉的呼叫,显得更为悦耳动人。通过这样富于诗情画意的描绘,小冬郎的峥嵘年少和俊拔诗才就都跃然纸上了。从此,“雏凤清于老凤声”就成为人们赞扬年少才俊、青出于蓝的最美语言,后来甚至演化成了成语,直到今天,还被我们熟知和运用。

雏凤清于老凤声

那么,后来韩偓有怎样的表现,是重蹈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覆辙,还是继续才华横溢、一枝独秀?可能很多人不甚了解。

总体来说,韩偓后来的表现还是在正常轨道上行进的。仕途方面,公元年,韩偓中进士,入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公元年,韩偓协助宰相崔胤平定叛乱有功,任中书舍人,深得昭宗器重,多次欲立为相,都被力辞。后激怒朱全忠,被贬出朝廷。公元年,朱全忠弑昭宗,立李柷为昭宣帝(即哀帝)。为收买人心,矫诏召韩偓回京复职。韩偓深知一回长安,即入虎口,便不奉诏,携眷南逃到江西抚州。一年后,自赣入闽,在威武节度使王审知府中效力。三年后,朱全忠篡唐,改国号梁,王审知向朱全忠献表纳贡。韩偓前往泉州,受到刺史王审邽父子的优礼接待。后来定居南安,过着退隐生活。约公元年前后逝。

人许风流自负才

生逢乱世,韩偓展现出了高尚的气节和风骨,他的政治才华并未得到很好地发挥。但作为一个诗人,他在晚唐诗坛上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韩偓才华横溢,是晚唐著名诗人,被尊为“一代诗宗”。他的诗作大体上可分3个时期:初期是在被贬谪之前,他在朝为官,深得昭宗信任,仕途上春风得意,生活上优渥奢华,所作诗多是艳词丽句,充满缠绵浪漫的色彩。韩偓被后人称为“香奁体”创始人,大概主要是缘于这一时期的创作。比如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

自负

人许风流自负才,偷桃三度下瑶台。

至今衣领胭脂在,曾被谪仙痛咬来。

偷桃三度下瑶台

中期是在贬谪之后,入闽之前。被斥逐出长安后,韩偓屡经转徙,目击乱离,诗风有很大转变,多半叙写个人坎坷遭遇,倾吐胸中悲愤之情,诅咒战乱,同情人民;晚期在入闽后,特别是在泉州、南安定居之后,这一时期写出很多流传千古的诗篇,也是韩偓诗中,最有价值的感时诗篇。比如写于唐亡后一首诗,有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相似的风格和意蕴: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水自潺湲日自斜

韩偓的诗对后代诗人有很大影响。据传宋代词人李清照非常喜欢韩偓的诗,他的很多流传千古的词作都有韩偓诗的影子。人人熟知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但我们读一下韩偓的《懒起》一诗,就会发现李词就是韩诗的翻版。

懒起

百舌唤朝眠,春心动几般。

枕痕霞黯澹,泪粉玉阑珊。

笼绣香烟歇,屏山烛焰残。

暖嫌罗袜窄,瘦觉锦衣宽。

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海棠花在否

再看下面一首韩偓的诗,是不是马上想到了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

偶见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虽然在群星灿烂的大唐一朝,韩偓诗名并不显赫,但能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并有余首诗流传后世,开创“香奁体”创作风格,被称为“一代诗宗”,也算功成名就了。如果李商隐有知,是不是应该感叹“桐花万里丹山路,老凤同样发清声”啊。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jj/16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