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炮,是烟花和爆竹的总称。烟花爆竹是以烟火药为原料制成的工艺品,通过着火源作用燃烧(爆炸)并伴有声、光、色、烟、雾等效果的娱乐产品。其中,爆竹是燃放时主体爆炸并能产生爆音、闪光等效果,以听觉效果为主的产品;烟花是燃放时能形成色彩、图案、产生音响效果,以视觉效果为主的产品。
从表面上看,文化产业生产和消费的应该主要是精神形态的产品,而花炮产业生产和消费的产品貌似是物质形态的,因此花炮产业很难与文化产业搭界。然而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发展还是现实表现看,无论从生产过程还是消费目的看,花炮产业都应该算是文化产业。本文即试图全面地阐述花炮产业的文化属性,以期引起全社会对花炮产业的正确认识。
所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引伸出很多关于文化的概念,如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等。花炮文化,也正是在这一语境下出现的。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偶然地出现的某一产物或现象,尚不能称之为文化。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因此,有厚重的历史,才能让人感受到文化的深厚底蕴。
花炮,具有年的历史,绵延不绝,在当代更得到大力发展,并经不断创新,使其在全球范围大放异彩,其文化积淀、弘扬,足可让其在人类文明中占据重要一席。
一、花炮的发展历史是一部文明进化史,贴切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现在公认的,花炮主产区是湖南省的浏阳市、醴陵市和江西省萍乡市的上栗县。在这地理上紧密相联的两省三市县中,人们公认花炮祖师是李畋。在中国其他地方的花炮产地中,由于花炮的制作技艺或迟或早都是从萍浏醴这个花炮的“金三角”传输过去的,因此敬奉的是同一个祖师——李畋。
人们之所以敬奉李畋为花炮祖师,是因为传说爆竹最早是由李畋发明的。李畋,浏阳人认为他出生于浏阳市大瑶镇东风界(今李畋村),这个村紧挨着江西上栗县的金山镇;醴陵市和上栗县的人认为李畋出生于麻石街,麻石街一边属于醴陵市富里镇麻石村,一边属于上栗县金山镇小水村,地处吴头楚尾,一街跨两省,紧邻浏阳市的金刚镇和大瑶镇。李畋究竟出生于哪里?三方各认为出生于自己境内,都宣称是本市县籍人氏。其实在三方的争论里,即使拿出族谱为依据,也都缺乏强有力的证据。但有一点是可以认定的,即李畋出生于湘赣两省三市县交界处。
唐《异闻录》记载:“李畋……邻人仲叟为魈所祟。畋命旦夕于庭中用真竹著火爆之,鬼乃惊遁。”[1](详看参考资料)这个传说并没有交代李畋的籍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民间传说李畋向孙思邈学艺;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悬榜求医,李畋做了一百个内实火药的小爆竹上京,为皇上赶走了邪祟;唐太宗遂封李畋为爆竹仙师。
其实关于爆竹的起源,有两个文化史实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