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小傩舞社团彰显非遗之美
国家领导人说:"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傩舞是一张万载标志性的名片,早已闻名中外。在潭埠镇的沙江桥,还保存着专门供奉傩神的傩庙,沙江桥傩舞表演,取得了最高奖“民间艺术表演优秀表演奖”、唯一的“江西傩文化展金奖”和“中外傩艺术展演银奖”3块奖牌。同时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近年来,为了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潭埠镇小学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主动把“傩舞”纳入学校少年宫活动内容。在潭埠镇晨兴希望小学专门打造了一个具有地域性、标志性、内涵性的“傩舞”社团;营造了一种人人知晓、人人热爱、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气氛;组建了一支由当地民间艺人和教师合作教学的明星教师队伍;挑选了一批批乐于学习并传承傩文化的高年级学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风景和活力。11月21日上午,万载县委宣传部副科级干部陈桂平、县财政局领导、万载教体局基教股龙挽波一行莅临潭埠镇中心小学考评少年宫社团建设情况。各位领导对我校社团成果展示汇报活动给予高度评价。领导特意赞赏“傩舞”进校园,魅力传承,彰显潭埠特色。傩舞社团展示
傩舞是民间一种喜闻乐见的传统娱乐活动。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傩舞、喜欢傩舞、进而传承傩文化,学校丁林教师率先学习并向孩子们普及傩文化知识。平时训练统一服饰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执兵器,面具的设计极富传统文化色彩。每个面具各具特色,有的目圆口阔,有的眉清目秀,有的威武雄壮,有的滑稽可笑,脸谱的颜色也不同,分红、绿、黑、白四种。傩舞动作简单古朴,跳时曲折呼唤行进,但每一动作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符合“方、圆、扁、仄”的规律,同时,边舞边要打出各式各样的手势,俗称“拗诀”,以表示打鬼驱邪。学校高度重视傩舞社团的发展,统一添置了设备和服饰,将傩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入傩舞训练中,在孩子心中种下了一颗学习并传承傩文化的种子。傩舞社团的孩子们多次登上舞台展示,赢得了大家的阵阵称赞,增强了孩子们作为傩文化小传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年元旦全县文艺晚会表演《鼓傩闹鸿门》
从”傩舞“引进校园,孩子们了解学习傩舞;到”傩舞“走出校门,孩子们交流展示傩舞。潭小傩舞社团早已成为学校靓丽的名片。
年10月6号上午,晨兴的学生和北京来的学生在潭埠沙桥傩神庙举行了一场精彩的傩舞联谊活动。
傩舞表演
傩文化知识讲解
傩动作学习
傩面具制作
交流合影
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