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的时候,家住儋州某镇的小锦圣在体检中被检查出小儿肾病综合症,家人将其送进进了省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经过住院治疗,小锦圣的病情得到控制并好转。然而,出院后没几天,9月底,他的的病情又再次复发,9月29日,妈妈将医院住院治疗。
但是在住院当晚,小锦圣就突发高烧,并且反复不退,医生诊断后,发现孩子患上了肺炎。之后小锦圣病情发展,肺部积水严重,患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转进了重症监护室。因血氧不足,小锦圣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身上被插满了管子,暂时还不能离开呼吸机,吃饭也只能靠管子输送流食。
从小儿肾病综合症到肺炎,再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锦圣一路被送至重症监护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到底是个什么病?为什么来得如此之快?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征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病理生理改变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和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主。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原发因素:重症肺炎
继发因素:包括严重休克、感染中毒症、大面积烧伤、大量输血、急性胰腺炎、药物等。
(二)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阐明。病理表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肺广泛性充血水肿和肺泡内透明膜形成。并可造成肺泡上皮损伤,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消失,加重肺间质水肿,从而引起肺的氧合功能障碍,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肺内分流量增加是引起顽固性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1)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于原发病起病后5天内发生,约半数发生于24小时内。
(2)症状:早期表现为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发绀,常伴有烦躁、焦虑、出汗等。呼吸窘迫不能用通常的吸氧改善(氧疗无效),亦不能用其他原发心肺疾病(气胸、肺气肿、肺不张、肺炎、心衰)解释。
诊断
(1)有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
(2)急性起病、呼吸窘迫。
(3)低氧血症:急性肺损伤(ALI)时氧合指数(PaO?/FiO?)≤mmHg;急性呼吸综合征(ARDS)时氧合指数(PaO?/FiO?)≤mmHg。
(4)胸部X线:两肺浸润阴影
(5)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18mmHg或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同时符合以上5项条件者,可以诊断为有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真
题
再
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重要的临床特征是()
A.双肺渗出性病变
C.呼吸频率显著增加
E.混合型呼吸困难
B.呼吸困难和体位无关
D.顽固性低氧血症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D
解题依据:进行性呼吸困难与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