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择吉观念已经成为人们谨慎行事的一部分。无论是交易、造葬、婚嫁还是出行,人们都会选择一个吉祥日子作为行动的起点,希望能够趋吉避凶,获得更加满意的结果。然而,择吉行为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却很少有人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严密细致的追踪统计。因此,我们只能通过研究择吉通书和历书的内容,来了解择吉的原理和方法。
择吉的内容主要涉及黄道吉日和宜忌。黄道吉日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位置,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分在12个月里。其中的十二建星反映了宇宙天体对地球的影响力,吉为正常,为人们向往的状态,因此被称为黄道日。与之相反,非吉之日被称为黑道日。
从历史上看,吉日选择有很多不同的学派,包括道家、儒家、理学等。而《周易》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书籍,涵盖了天文、地理、武术、医学、数学等多个学科,可以统一各种择吉术的原理。因此,在介绍传统择吉术的同时,我们也会涉及到《周易》方面的知识,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择吉的背后原理。
在择吉通书中,宜忌的内容占据了很大篇幅。宜的部分包括任职、会友、出行、赴任、视察、求医、筑堤、修造、竖柱、上梁、开市、立券、交易、纳财、栽种、牧养、纳畜、酝酿等;忌的部分包括嫁娶、移徙、开仓、出财等。经过大量统计发现,这些宜忌内容大多与黄道吉日的宜忌相符合。因此,掌握黄道吉日就等于掌握了传统择吉术的一大部分。
黄道吉日的选择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位置变化而定的。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受到其他行星和月亮等天体的引力作用,黄道面在空间的位置会产生不规则的连续变化。为了方便查询黄道吉日,人们编制了《老黄历》和《万年历》等工具书。然而,由于印刷错误的存在,对于没有择吉基础的人来说,很容易造成择吉失误。因此,我们应该学会黄道吉日的起法,以便能够检查出书中是否有错误。
黄道吉日的起法可以通过记忆十二建星的顺序来实现。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这是十二建星的排列顺序。通过记忆法,我们可以轻松记住这些顺序,帮助我们快速确定黄道吉日。十二建星的排列顺序是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循环不已,代表着事业的起伏和循环。
虽然择吉术在现代科学的眼中可能只是一种迷信,但它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人们对于运势和命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