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政爱民的刺使李征古
李征古,万载高城人。
亲政爱民李征古
南唐升元(—)年间进士。年幼时,勤奋读书,行文追求辞藻华丽。尊崇孔孟之道,热心儒学研究。入仕后,官至枢密院(职掌内外表奏,实权等同宰相)副使,兼尚书吏部郎中〈吏部掌官吏的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郎中即尚书之下的二把手〉。保大十年()委任其为袁州刺使(汉时刺使为刺探举发郡守、县令的过恶之官。史,使者。后改刺使为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居郡守之上。隋唐刺使,实际上等于从前的郡太守)。李征古赴袁州上任时,元宗李璟帝赐给他内库御酒两百瓶。他到任后即将这两百瓶御酒纳入府库归公处理。
其时,刺使大多是武夫勋臣,作风常有粗野霸道之恶习。日乆,刺使便在当地失却民心。至五代末,袁州曾更换武夫刺使多人。李征古文官出身,饱读诗书,奉行儒家处世哲学,施政以仁爱为本。经常巡游各地,体恤民情,关心百姓,处处深得民心。一次外出巡回视察时,随行人员中有人从路旁稻田中拔了把尚未完全成熟的稻穗。李刺使发现后,责问道:“拔它为何?”那随从小吏说:“不为何,只是随便拔几根玩玩。”李刺使即时脸色一沉,怒骂道:“你一不耕地二不种作,却刻意糟害农人的稻谷为乐,实在可恶!”立即下令鞭打小吏。旁边有人说:“大人,莫非他是想看看收成如何吧。”李征古看了眼这人说:“不必说情,不然连你也打了。”在场的官史无一不深受教育。
李征古家乡高城乡村,若遇年成不好,老百姓不堪赋税之重。李征古得知后,为使国库不受损,百姓不受穷,便拿出自已所得朝廷薪金为民纳税。经多年累计,他为百姓纳税迈百万两。
文人出身的李征古诗文颇丰,可惜只留下一首五言绝句《登祝融峰》,现录于此:
欲上祝融峰,
先登古石桥,
凿开崎险处,
取路到丹霄。?
(易定国搜集整理)
万载高城-THEEND-
拇指万载
万载新媒体一线品牌热文.美食.交友.策划.推广.活动.品牌爆料、投稿:
业务洽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