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千年渡河万载云

黄梅

千年渡河万载云

曹锦军

如果说黄梅横山公路是穿系禅宗祖庭四祖寺和五祖寺的一根玉带,那么多云山下的五祖镇渡河村就是镶嵌在这根玉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阅尽千年风云,依然光彩夺目。

———题记

梨花开了,如云似雪的渡河梨花开了。周末的上午,站在渡河村后面的山坡上,那一团团、一簇簇、一枝枝、一片片洁白的梨花,在“倒春寒”转身后,给点阳光就灿烂,一夜之间就盛开在这多云山间。

登高远眺,满眼银装素裹,如进入到纯洁无瑕的世界。这些开在寂寂山野间的梨花,远离浮躁和世俗,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就如纯情的女子,在纷纷攘攘的世界里,独善其身,默默坚守着内心的一份真和纯。

和煦的春风拂过,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梨花的花瓣儿便如雪花一样飘向大地,落在游客的肩上,手上,丝丝缕缕润入心田,让人心旷神怡。

禅宗圣地的渡河村,距县城7公里,横山公路穿村而过,垅坪水库东、西干渠纵贯全村。是个出行通畅、生活便利的好去处。“渡河”一名缘何得来?或许和五祖弘忍到东山建丛林经过这里渡过河而得名吧。如果是这样,这个渡河村距今就有多年了。

渡河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古时黄梅十景之一的“多云樵唱”就来自渡河村后的多云山,是黄梅戏发源地之一。我县清代名人石朗曾写过《多云樵唱》“回溪曲蹬绕高歌,知是樵人下薜萝。我亦夕阳归去晚,一肩担得白云多。”

千百年前,云雾缭绕的山谷里每天都回荡着樵夫和村姑山歌对唱。(男)手拿冲担上山坡,边爬山坡边唱歌,青松翠柏常作伴,单身汉子心不多,只想讨个好老婆。(女)妹在房中织綾罗,郎在坡上唱山歌,山歌唱了十二遍,绫罗织了十二梭,边织绫罗边唱歌……

这首《手拿冲担上山坡》就是黄梅劳动人民一边生产劳动,一边对唱的民歌小调。黄梅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地处吴头楚尾,吴人好唱、楚人善歌的风俗传统在此交融。人们不仅逢年过节唱歌,对歌,就连耕田、种地、砍柴、采茶、放牛时也要哼上几曲。

渡河是个“聚宝盆”,不仅盛产水稻、油菜等农作物,而且有亩的桃、梨、桔、板栗,是名副其实的“花果山”,与五祖风景区遥相呼应。渡河和距今约二、三万年的张山旧石器时代遗址不到五公里,曾有大量陶土。这里明代就有“直窑”,烧制黄土小陶器,清代改烧“龙窑”,烧制大型青色陶器,民国初年窑户陈静山发明玻璃碎片上釉方法,部分陶器开始上釉。80年代中期,市场上很多陶器就都来自渡河。如今物是人非,曾经的龙窑成为了许多人脑海中的一段记忆罢了。

历史的长河里,渡河沉寂了一些年,除了青山绿水和雪梨,好像就没有什么值得人津津乐道的。

随着这几年,自驾游、生态游的兴起,以及五祖风景区建设的日新月异,依山傍水的渡河村,借时代东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结合农耕文化、禅宗文化、黄梅戏文化,深入挖掘“多云樵唱”,窑器DIY制作,雪梨采摘等资源。发展蓝图已绘就,渡河的绿水青山又带上了笑颜。

作者:曹锦军湖北黄梅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汉作协会员、黄冈作协会员、黄冈摄协会员、黄梅作协常务理事、黄梅电视台记者《曹锦军围炉》文学







































哈尔滨治疗白癜风医院
皮肤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wh/3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