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终于到来,旅行即将结束。同学们再次登上大巴,整装待发,来到此行的倒数第二站——陕西省关中民俗博物馆。
★关中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馆,建立在陕西当地的一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里。这一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古朴的建筑与清朗的蓝天交相掩映,不仅让笔者想起玉龙雪山脚下的古城丽江。
在关中民俗博物馆,同学们首先观看了一组马桩和汉代画像砖。拴马桩上的雕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而画像砖则记录了关中地区的日常生活,为笔者一行研究关中地区的古代民风提供了重要参考。
古语云:“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一语道破秦腔的特色:声音高亢嘹亮,富有气势。
同学们在台下看着台上已过“知命之年”的老人家表演者们沉浸于表演中,不禁被他们的情绪感染。我们渐渐地理解了西安人民、关中儿女为何如此眷恋这种艺术,全因为其在表演中展现出的强大的感染力。
表演结束后,我们派出了代表上到舞台上,由老艺人们手把手地教授老腔技巧,学习老腔演唱。
告别了老腔,我们来到关中地区的古代建筑。关中地区的民间建筑,与丽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石砖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整体古朴清丽,同时在门庭、梁柱上辅以适当的彩绘,朴实中不失色彩。
在博物馆中,我们还学习了剪纸和中国结的编织。
★袁家村同学们漫步在村中古朴的街道上,抬头看见清朗的蓝天,低头看见水渠里清澈的流水。坐在街边的店中,大家品尝着当地的特色小吃,店里的老人家看起来已年过花甲,但依旧满头黑发。
此情此景,使我感到恍惚间又回到了丽江,但这里又比丽江朴实无华。整个下午,我们都徜徉在这个村落中,感受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不亦乐乎。
宴席总要结束,戏剧总要落幕。伴着秦川大地的最后一缕夕阳,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片曾经孕育过最伟大文明的沃土。
最后,将这首诗送给所有参与这次旅行的人们,感谢你们为我创造了如此美好的经历。
搁笔笑道旧时繁花休话
轻衫走马几度缘逢陌上春花
暮色深沉如是故人心吾心纷杂
皆化作尘世间清风晚霞
踏过风尘回首看江山如画
风华染墨晕开谁的那卷画
秦川百里笑看千年沧桑变化
山高水长总护君走遍天涯
以此,与诸君共勉
丁酉年丙午月丙寅日于回京火车上
?end?
编辑
高二五班贺宇飞
文章
高二一班杨宝康
图
高二一班李响
高二二班王雨彤
高二三班殷一心
高二四班陆华浓
高二五班乔明雯
高二六班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