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猪仔墟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县城里有一条小街叫“猪仔墟”。小街背后是穿过县城的一条小河,儿时不知叫什么河,现在名曰“龙河”,上游附近连接城中闻名的“双虹桥”,下游不远处则是“木桥头”,那时的人们都知道。
小街不算很长,大概也就二百米,沿河从上往下有三十多座民国年间的老房子,住着一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有石匠、铁匠、铜银匠、篾匠、还有木工、泥工、商贩,有些则是工作单位的上班人员。小街名称的由来,想必得益于街中心的一处从事猪仔生意的交易场所。那时候,每天都有来自全县乡村的人们在这里做买卖,墟内设有几十个猪圈,空气中弥漫着猪仔身体的腥臊味及猪屎臭,路人远远即可听见“嗷嗷”的叫声。
沿着小街的每栋民房长约有二十多米,宽度不等,屋内大都住着二、三户人家。有意思的是这些房子后面大多都有腾空伸出的“吊角楼”,角楼由木材构造,上面用于晾衣物,下面就是龙河水,用绳索放下水桶可以打水。那时候河水充盈清澈见底,鱼儿虾蟹应有尽有。冬日里,遇睛天,角楼是晒太阳的好地方,老人们总是搬把椅子坐在上面,一边享受阳光,一边干些针线活什么的,也挺闲暇。夏日里,龙河中便是孩子们戏水的乐园,他们光着身子尽情扑入水中,有的打啦子(自由泳)、钻没佬(潜泳)、翻叶船(仰泳),有些胆大的从高高的石桥上、河塍边猛然跃入河水中,激起滚滚浪花……小街上与我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不少,有桂桂、平平、菊菊、兵兵等十来人,玩得最要好的那就是前两位了。
那时候常玩的游戏要数打游击(捉特务)和寻寻索索(躲迷藏),小街上有些无人居住的旧房,是游戏活动的好场地,大家轮流躲藏或寻找,无忧无虑,乐此不疲。有时候,我们会跑到附近的衙背山上玩游戏,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玩具,有的伙伴拿把木头做的小手枪,更多的人则是打手势作手枪,口中不停地喊“叭叭叭”以为枪声,中枪者就假装倒地。游戏之余,大家还不忘拾柴火、扯兔草、采花果,无拘无束,天真无邪。
小街上邻里之间关系和睦,今天向我家借个物,明天请他家帮个忙,后天彼此送点家常小吃……其乐融融。我的外婆就住在这条小街上,房子位于街道的上端,大门是一扇扇木店门,高度有两米,宽约四十公分。屋内住着三户人家,一户是巢姓夫妇,都有工作单位,下有4个男孩子,其中最大的与我年纪相当,但彼此之间很少交往;另一户是个小脚(裹脚)孤寡老太太,人称“冬冬里娘”,年纪七、八十岁,记忆里她是一个人生活,那时候我时常会给老人挑挑水干点小活什么的。而今想想当时那个年代她没有退休待遇,也没低保,真不知道她靠什么生计。
曾听外婆讲过,这老太太有一个儿子和俩女儿,儿子解放前当兵开车一直在四川,解放后五十年代车祸身亡。俩女儿一个远嫁高安县、一个嫁在宜春的严岭地方。我打小在外婆家生活,儿时的许多事依然历历在目。再说说我的外婆,生于民国初年,她个子不高、身材偏胖,也是个小脚老人,如果是现在只能穿个三十码的鞋子吧。外公解放前夕病亡,那时候她才刚刚三十,已有三个孩子,一男二女。外婆没有上过学堂,但她凭着自己的天赋,超强的心算能力,单独撑起原来的窑货瓷器小店,靠做小买卖维持一家生活。记忆中的她为人热情、脸上总是笑咪咪、喜欢谈天说地。
听说解放前外婆的小店是在双虹桥头上,当年一场大洪灾把桥上的十多家铺子全部推毁,所有商品及家私被洗劫一空,为此外婆着实伤心了一段日子。但是,她没有就此消沉,而是重整旗鼓继续经营小店。解放后,该小店经政府“公私合营”,外婆成为了集体商店的一名职工直至年老退休。
九十年代初,城镇改造小街被拆除,沿河一边成为人行道和绿化带,这里已是一道亮丽风景。可是,在我的心目中仍留下美好的记忆和向往,站在小街遗址,令人浮想连翩、思绪万千。
▍信息来源万载发布,作者:康平
▍法律顾问:汤水根律师
江西求理律师事务所
万载在线去哪儿《旅游路线》精选推荐?张家界约起:大峡谷玻璃桥、天门山、土司城纯玩三日游元?万载人去泰国只要元!?9月2日巴厘岛五天半自由行:元/人?山与张家界同秀,水与九寨沟媲美,贵州这个地方美哭了!?完美博鳌:看山景、海景、雨林景~元/人(双飞6日,绝无自费)万载在线去哪儿旅游热线万小乐、万小安领导说了: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就涨五毛!
万载在线客服
欢迎赐稿:
qq.中科医院曝光资质哈尔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