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彼美淑姬,可以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苎。
彼美淑姬,可以晤语。
——《诗经》
在那千年前的青山碧水中
姑娘和小伙儿在护城河里
一起浸麻、洗麻、漂麻
嬉戏追逐,谈笑风生
唐代捣练图
在那精耕细作的旧时农业社会
一望无际的皑皑夏布
时光就从指间攒动的夏布麻线中
一点点流过
一织一布恒念匠心维坚
现代夏布
早在春秋时期
江西就有苎麻种植
据《新唐书》已载
江西万载夏布
俗称“鸡鸣布”
也叫“扁纱”、“生布”
追踪溯源至东晋后期
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
轻如蝉翼,薄如宣纸
平如水镜,细如罗绢
早在唐开元年间曾列为贡品
自古以来,远销国内外
清朝《万载县志》载
光绪三十三年,产额达一万八千担
全县有一千多家大中作坊生产夏布
经过世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
万载夏布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
而今在江西万载仍有手工艺人
以艺为器,以匠为道
织手工夏布
剥麻漂白,绩纱织布
手工匠人将一片至诚冰心
融入到漫长的劳作中
将淡然平和的国之古味
以手工人力丝丝入扣地呈现
让皑皑夏布开出地老天荒的花
触手尽是国匠之道
在夏布上刺绣、作画
更像是一场穿越千年的相遇
配色柔雅,淡彩晕染
若是选青花为主绣
手工艺品便颇具千年瓷都之神韵
将旧时的玲珑工艺于现今
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流转溢满国韵之味
◆◆◆◆◆
万载夏布织万载
看似粗粝,却抚之柔软
看似陈旧朴素,却淡然若风
一针一织间
万载匠心在手中悠悠传承
千年国味传千秋
看似缥缈,却聚于灵物
看似淡然平和,却掷地有声
一吐一纳间
千年国韵在心间缓缓流淌
匠之道,国之味
携一缕古韵礼献天下有识之士
万载夏布,千年历史,纯手工织造
「夏布」,以传统的织物原料——苎麻为原料,经过传统手工劈成细缕、拈成细纱,再经整经、上浆后以木机织造而得。其中,以江西万载县所产的最为著名,因而称为「万载夏布」。
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东晋时期,唐代时被列为贡品,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目前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种深厚的历史积淀正好与茶文化千年的历史文化相吻合,使许多茶人都被它独特的气质打动,在茶室中作为茶席布使用,不经意间便能让茶事的整体更加富有底蕴。
素色百搭,经典适用
茶席布于茶席的意义,犹如衣裳于人的作用一致,一方经典百搭的茶席布,总能烘托茶事的氛围。
原料未经漂染,也没用掺杂其他材质,很大程度保留了苎麻的原色,色泽淡雅
以苎麻原色为底,经纬稀松,粗犷有力,麻之筋骨感,尽显拙朴风。
苎麻的纤维长,质感朴实,空隙较大,若水洒落于茶席上,可以很快被吸收,且不易受霉菌腐蚀和虫蛀。
双色可选,自有风格
万载夏布,分两款:浅咖拼色、水红拼色
浅咖拼色,质感朴实,更为百搭
水红拼色,色彩亮丽而不失格调。
空闲之余,与朋友喝茶,铺上一道茶席,不由多了一分仪式感与喝茶的意境。
小月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