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守国门不得不用冷兵器退敌,全甲格斗是不

武德充沛!

《中印边境打群架,中国把国家一级拳击运动员派上去了?》今年6月的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一条这样的新闻吸引了众多军迷们的注意。西藏军区成立了一支民兵队伍“雪獒高原抗击队”,国家一级拳击运动员在内的一群综合格斗爱好者上高原,其用意不言自明。

而最近的几次中印边境冲突,关于双方抛弃热战(虽然印方前一阵竟然开了枪),坚持用冷兵器对峙的现象,也是相当怪异。

鉴于印度三番五次挑衅越界,一直不老实,而我们边防战士一直恪守不开枪的原则,但又不得不在必要时刻采取果断措施维护领土主权,军武菌突发奇想,全甲格斗是不是也可以上高原了?

1

国际全甲格斗赛场上的中国人

在讨论这件事的可行性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中世纪全甲格斗,你就知道军武菌不是信口开河了。

明晃晃的铠甲和刀剑,肃杀的战阵,随着一声声怒吼,身披重甲的战士们手持盾牌,挥舞着巨斧长剑冲入敌阵,铁甲与兵器撞击发出的金属声,盾牌打在甲胄上发出的闷响声,杀声震天,不绝于耳……

然而这一幕既不是真实的古战场,也不是好莱坞电影画面,而是一项真实却又小众的体育运动——全甲格斗,英文全名为FullContactFightinginArmor,是由古罗马的角斗士文化和中世纪的骑士文化演变而来。

全甲格斗出现的历史不长,大约20多年前起源于东欧,在俄罗斯、乌克兰最为兴盛,在当地已经发展为一种成熟的运动项目。其爱好者也主要集中在欧美,近年来才开始在其他国家地区开始推广。

全甲格斗的规则非常独特,选手只能身着13世纪到17世纪、有历史依据且经过考证审核的甲胄参赛,盔甲的防护性必须达到比赛标准,并且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护具配件。而且比赛使用的兵器不能开刃,有严格的钝化处理要求:所有刃部处理成至少2毫米圆润边,所有尖峰处理成直径2厘米的圆弧,且重量有一定限制,不能使用尖锐的武器,不能捅刺。

既然是比赛,安全肯定是第一要求,因此选手只能穿上抗重击性能较强的全身板甲,从头到脚都有甲胄防护——和真正的古代盔甲相比,比赛甲更厚,而且使用了现代材质打造,轻便度、防护性均更胜一筹。

比赛以将对手击倒为目标,除了脚之外身体任何部位触地就算出局,且不得对出局选手继续追击。在良好的防护和规则的保护下,比赛中虽然经常有人受伤,但20多年来还没有发生过一起死亡事故。

▲加拿大魁北克队

该比赛分多种对战形式,1V1单挑、5V5团战、21V21国战,近年来也有30V30,甚至V的大型团战出现,场面更加地贴近真实的古代战场,蔚为壮观。

▲英国大不列颠队

说了这么多,中国人在这项新兴运动上的表现如何?

全甲格斗在中国的起步很晚,一方面是需要体能和格斗技巧,另外就是盔甲比较昂贵,纯手工打造。

▲早年中国选手正在选拔和训练

开始只是一群冷兵器与甲胄爱好者发起了一个网络组织“虎贲骑士团”,以收藏交流武备为主,并未深入涉及竞技领域。年,一批爱好者开始接触欧洲传统武术,在国外教练的指导和自行摸索下,成立了“上海历史武术俱乐部”,同时也是“虎贲骑士团”在上海的分部,主要开展欧洲传统武术运动,也开始接触全甲格斗。

年底,中国代表前往意大利米兰参加全甲格斗年度会议,组委会正式向中国发出邀请,希望能在来年的比赛中看到“中国战士”的身影。

回国后,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决定要参加这个名为“诸国之战”(Battleofthenations)的比赛,在全甲格斗的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经过网络报名,全国各地爱好者来到上海进行选拔,最后一共选出了7人,队员来自北京、上海、河北等地。

为了凸显中国元素,队员“大猫”定制了一套明代布面甲,根据历史资料确定了总体样式,同时根据比赛规则进行了调整,并且通过了审核,这也是第一套符合全甲格斗标准的中国式盔甲,成为了本次比赛中国队的亮点之一。

▲队员们很多都穿着中国特色盔甲

全程自费,即使比赛赢了也没什么奖金,况且第一次参赛的中国队想拿个名次都困难,更别提拿冠军了,但全甲格斗的国际赛场上还是出现了中国人。这是该比赛中第一次出现正式的亚洲队伍。

▲日本队只来过一次,

两个日本人仨老外组成五人队伍

▲不过开场就被日耳曼骑士冲过去一拳扑街

从此就再也不来参赛了

年4月29日,当中国选手挥舞着国旗走进巴塞罗那的赛场时,世界最强俄罗斯队和第二强乌克兰队竟然夹道欢迎,这样的待遇,在比赛历史上还是首次出现。

▲俄罗斯队和乌克兰队夹道欢迎中国队

主要是老外们也高兴坏了,因为这是国际全甲格斗比赛场上第一次出现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他们对中国的一切都很感兴趣,围着中国队员合影拍照,问东问西。看多了欧美面孔,他们也非常希望看到更多国际元素的加入。

而且,在与外国队员闲聊的过程中,中国队员经常听到他们说中国现在也是大国,形容中国为“superpower”(超级力量)。看来,真的是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真正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首次参战的中国队还是因为经验和实力不足,几乎没拿到什么好成绩,3场5V5团队赛均告失利,因为人数不足作为德国队“外援”参加的21V21国战,结果遇到了“战斗民族”俄罗斯也遗憾告负,只有个人赛打进了八强。

▲俄罗斯队(白色)这种壮汉真心打不过

上次美国队30秒就被俄罗斯团灭

▲中国队的5V5团战

但中国人的顽强和尚武精神却得到了欧美列强的尊敬。在与法国队的比赛中,身高1米92的大猫与身高1米95的库玛在队友均被击倒的情况下,被对方群起围攻,但始终没有倒地,最后是被裁判判定失利,他们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双塔”。全场观众起立鼓掌,虽败犹荣。

▲大猫

▲库玛

跟英国的比赛过后,英国一位哥儿们右肩敷着冰袋专门跑过来问“你俩哪个用的是关刀?”知道答案后又跑进帐篷,把自己的肩甲翻出来给中国队员看,表示这么厚的肩甲,他比赛多年从来没事,这次居然被中国的关刀给砍伤了,肩膀上留下一道红印,非常不可思议。

还有美国队的一哥们直接过来说要借用“关刀”,然后拿着中国关刀就上赛场了。

▲中国的偃月刀十分抢镜

所以关刀上前线,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年中国队再次参赛,吸取了经验和教训的中国队实现了很多突破。5人赛中,中国队在小组赛战胜德国,获得首次胜利。而且这次胜利是在首场面对种子选手白俄罗斯队失利,且有队员受伤的情况下,顽强拼出来的。

打到最后,中国队场上只剩下了库玛一个人,面对德国的两个人,库玛愣是将两人全部放倒,坚持到最后的胜利。这是中国队的第一次团战胜利。

▲艰难取得小组赛首胜

21人赛中,中国队所在的国际纵队红队(HMBIARED)三胜小组赛内其他国家,成功打入决赛圈。但以1:2的比分憾负英国队,与铜牌失之交臂。

21人战是全甲格斗领域最具观赏性的项目,重要性毋庸置疑。而俄罗斯、乌克兰常年霸占冠亚,他国根本没有机会,所以每年的铜牌都是各国争夺的焦点。谁夺取了21vs21的铜牌,谁就是当年诸国之战的最大赢家。可见中国队员是多么可惜。

而在年的诸国之战中,中国则实现了奖牌的零突破。老队员银月在长杆个人项目上夺得铜牌,另一名中国队员迪狼则获得第五,创造历史。

▲中国战魂。

当然,中国人参加的国际全甲格斗比赛不只是诸国之战,近年来中国人屡屡在国际赛场上创造历史,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的尚武精神。

2

全甲格斗,不只是格斗

全甲格斗却不是每个人想玩都能玩的,首先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古时,盔甲是战场上的奢侈品,普通士兵根本负担不起,现在也是如此。定做一套比赛用甲动辄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耗时几个月,成本非常巨大。

其次,就算有了盔甲,身体条件还必须过关,一套比赛用甲重达数十斤,穿上以后一般人连站立都非常困难,更别提进行高强度格斗了。因此在中国虽然喜欢盔甲的人很多,但真正有能力参加这项运动的人少之又少。

那么有人就会问,那这项运动还有什么意义?

一项运动,自有其存在的价值,足球篮球如此,全甲格斗亦然。

上文提到的大猫,曾在我们的《军武大本营》采访中这么评价全甲格斗的意义:在现在这种和平的环境下,很难有机会去还原中国人祖先的军人面貌,全甲格斗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而且,全甲格斗比足球篮球更能表现出国家荣耀层面的东西。

▲大家可以在B站搜索《军武大本营第三季》27集

想想确实如此,有什么能够比体现一个国家的尚武精神更能让别人尊重的呢?

当然,尚武精神并不是说成为好战分子,穷兵黩武,而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以及见了谁都不怂的“亮剑”精神。我们不好战,但也不惧怕战争。

这点对于一个民族太重要了,尤其是对于保家卫国的军队而言,如果尚武精神丢了,那么这种军队就成了战五渣,就丧失了保家卫国的能力。

而且,全甲格斗还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比赛,每个国家都会穿着富有自己国家历史元素的甲胄参赛,因此是很好的展示本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因为比赛规定要穿着13世纪-17世纪的盔甲,而中国明朝恰好覆盖了这一时期,所以中国队一般会选择大明军队的布面甲,还会根据需要融合进宋代和元代的甲胄元素。

武器方面,第一次参加诸国之战,中国的关刀给各国留下了深刻印象,等到第二年参赛,阿根廷队甚至拿出了自己山寨的关刀进行了比赛。还有美国、瑞典等国的选手甚至会跟中国队员定制关刀。

▲扛着关刀的瑞典小哥。

每次诸国之战的开幕式,也是展示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舞台。比如年开幕式上,中国队的国旗手披的是函人堂的大汉将军甲,再一次成为全场目光的焦点。

在比赛直播时,中国的解说员会穿着明朝锦衣卫的飞鱼服,给大家在线解说。

开幕式结束后进行的盛装竞赛上,中国的明代女装、明代男装及函人堂赵勇甲纷纷亮相,让史实委员会的评委感慨:看了这么多年的欧洲服饰和板甲,终于有新的文化元素了!

而且,长久以来,中国人只能在影视剧中看到中国古代军人的形象,而那些粗制滥造,毫无史实依据的道具甲胄,并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国古代军人形象,还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中国古代盔甲就是那样的。

比如号称历史巨制的《楚汉传奇》,云集了陈道明、段奕宏、孙海英等实力派演员,但是剧里的盔甲实在是不敢恭维,满满的塑料感,走路时盔甲的撞击声都是后期配音配的。难怪局座会感叹,类似的古装剧,剧组的预算有三分之二给到了演员,至于道具考不考究,谁管?

▲满身塑料的项羽,王霸之气大打折扣

而反观欧美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盔甲道具的制作精良却是有目共睹。

▲《天国王朝》里考究的道具

甚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中国影视行业刚起步,一些古装剧的盔甲道具,是请日本人设计的。94版的《三国演义》,里面用的道具,就是80年代中日合拍片《敦煌》用过的。堂堂一个文明古国,连制作精良的,并且符合史实的盔甲的能力都没有,岂不遗憾?

▲老三国里的盔甲已经很不错了

超越国内很多古代战争剧

好在这种现状也因为全甲格斗的出现有所改观。上面提到的函人堂,就是一个专门复原中国古代盔甲的工作室。中国旗手身披的大汉将军甲,就是明朝的一种仪仗甲。他们通过翻阅史料,结合出土的壁画、陶俑等,复原了从先秦时期一直到清代的几乎所有朝代的盔甲。

去年大火的《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盔甲就是专门从函人堂定制的,将近套。比如里面的龙武军的盔甲,比照的就是长乐公主墓里的壁画复原的,用了古代传统的札甲技术,甲片的堆叠方向、连接方式都很考究。

所以《长安十二时辰》一播出,道具就受到了一致好评,剧情自不必说,人物造型、建筑风格、士兵形象都让人一看就很唐朝,观众们看过之后就会知道,原来真实的唐朝是这样的。

3

边防实战意义

无论是当年珍宝岛初期的械斗冲突,还是近期中印边境频繁发生的小规模冲突,从人数和装备上,跟全甲格斗的现场非常相似。

5V5是全甲格斗最经典、最受欢迎、最具技术含量的项目。5人可以视作最基本的协同作战单位之一,分工上会有突击、机动、坦克等,这样一个基本单位里,每个人的个人能力至关重要。

但5个人又不能太拘泥于自己的角色,因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每个人都得根据形势灵活机动。阵法上,5vs5最常见的就是两翼作战,分为2、3或3、2,占据赛场两侧去包抄突破。

30V30(由21V21发展而来)是重磅项目,基础阵型为前排盾后排长刀长斧、横贯列满赛场的线阵,比赛大部分时间里就是双方接阵之后一边维持己方阵线一边盾墙推挤、长杆输出、慢慢磨损直到一方阵线崩溃之后进行“屠杀”。

偶尔也有用橄榄球式的冲锋、开局一波冲散敌阵之后混战。如何维持阵线、盾手之间怎样互相掩护,到阵型散开或崩溃之后如何集结小阵自保、怎样做到局部以多对少等等,都很有讲究。

从历次曝光的冲突现场来看,一般都是几十人的小规模对峙,而且中方还配备了一些冷兵器,特别适合全甲格斗战术的施展。

而且,现任国家队队长大猫也在自己的文章里表示过,边防如果真有需要全甲格斗技术,那么他们将有召必应,但不会主动添乱。

那么印度目前有没有开展全甲格斗?并没有。虽然没有开展,但印度却有着全世界最大的中世纪甲胄制作规模,小作坊不计其数。但他们的甲胄质量实在惨不忍睹,以至于“IndianArmor”(印度甲胄)在国际全甲格斗领域就是个笑话。注意,是在国际领域,全世界都在笑话印度制造的甲胄。

▲翻译一下,当你买了印度制造的盔甲后,

你以为效果是上图那样的,其实下图那样的锡纸。

如果中国边防部队真掌握了全甲格斗技术,在印方遵守规定不开枪的情况下,那么中方的胜算又能大一些。

不过,据印媒报道,截至目前,印度军队累计共有人感染新冠肺炎,仅陆军感染人数就有一万六千多人,相当于印度陆军每一百人就有一二人被感染,其中因新冠肺炎死亡的35人中,有32人来自陆军。这数据真吓人,我边防部队官兵最好是能不接触印军士兵就不接触,估计这也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参考资料:[1].全甲格斗与当代高原边境冷兵器冲突的关系,背刀打拳的两百斤的猫(大猫)

[2].诸国之战十周年,愿战争永远只在围栏里,背刀打拳的两百斤的猫(大猫)

[3].大明将士大战法兰西重甲骑士,局座支招:参考明朝抗倭战法,军武大本营[4].长安十二时辰中一套甲胄要做一个月,局座:道具精细才能拍得真实,军武大本营本文经军武次位面()授权转载。军武次位面专注于高品质的趣味军事科普,打造男人爱看的频道。转载请联系(ID:junwu)授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xw/1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