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载县三兴镇有一家“志兴水果店”,水果品种多、品质好、价格优,加上服务好,每天前来光顾的顾客络绎不绝。谁曾想到,这家水果店的店主不光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是一名肢体和言语多重障碍的残疾人,更是一个胸怀大爱的志愿者。
水果店老板名叫汪志兴,现年26岁,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不稳,话语不清,肢体和言语多重2级残疾。更不幸的是在他4岁的时候父亲因病离开了人世,母亲受不了打击,改嫁他乡,汪志兴只能跟随年迈的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志兴小的时候,由于身体不好,加上缺乏营养,病痛特别多,医院,本来条件就不好的外公外婆家突然增加这么一个“累赘”,家里的窘况自然不言而喻,志兴依稀记得,小时候外婆常抱着他流眼泪。好在他们困难的时候,社会上常有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给他们送衣送物,帮他们度过了一次次的危机,让志兴心存感激。
志兴在县特教学校念完初中后,得到好心人的帮助,转入省特教学校念书,在学校读书期间,乐于助人,表现突出,曾受到多种表彰。毕业后,为了减轻外公外婆的负担,他试着出去打工。他去过多个工厂打工,但因为身体残疾,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收入也很微薄。在外打工的时候,志兴吃过很多苦,为了省吃俭用,方便面是他的家常便饭,露宿街头也曾有过。因为他想着自己的收入既要寄给外公外婆用,又要贴补爷爷奶奶用。年,爷爷突然患病,外公的身体也不如从前,于是,他回到家乡,四处打零工,用自己残缺的身体挣来的钱接济着四位老人,生活依然过得艰苦。镇村结合他的实际情况,把他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不等不靠,从不怨天尤人,反而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他说:每个人的幸福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几年来,他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考下了三轮车的驾照;通过小额信贷,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借此做起了水果生意。他虽然腿脚不灵便,言语也不清,但他不怕苦不怕累,日日开着他的三轮摩托走街串巷卖水果,他为人实诚,从不短斤缺两,生意一直不错,让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后来,帮扶干部见他日晒雨淋的,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就建议他在三兴镇开一个水果店,志兴高兴极了。过后不久,在镇村领导及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年2月,“志兴水果店”终于开业了。为了开好这个小店,他雇了2位阿姨来帮忙,自己每天早上三点多就出门,到万载县城水果批发市场批发水果。他一颠一簸的样子着实让人心疼,每次只要他前来水果批发商都会主动帮他装水果,志兴甚是感激。志兴店里的水果新鲜,价格也优惠,回头客越来越多,其营业额除了支付店租和店员的工资外,还有不少结余,为他年如期脱贫提供了强力保障。
志兴是个有思想并懂得感恩的人,他常说:他这一路走来,要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因此,他也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回馈社会。年,他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他认为,帮助不在大小,只要有那份心就行。为了做好志愿者,哪里有困难,哪里就可看见他的影子,他不嫌脏、不怕累,以帮助别人为乐,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口碑。年,志兴开始兼任三兴镇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作为三兴志愿者协会的创始人、副会长,为了扩大协会的影响力、号召力,他更加以身作则,用心用情做工作。多次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到学校慰问农村留守儿童、到残疾对象家中走访……从策划,到组织,细微处足见他的大爱之心。“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记得有一次,他驾车途中,看见一个醉酒的人躺在路上,他急忙停下车,自己身体不行、言语有困难,就求救过往的行人,医院和当地志愿者,有人害怕救人反招来麻烦,不敢用车装人。他就叫人把人抬到自己的车上,把医院,并为之垫付了医药费,打完针医生确认无恙后志兴又把他送回家里,醉酒人的家属非常感激他的所为,询问他的名字,他笑了笑说:“我是一名志愿者”,转身离开了。
年,志兴被推荐为宜春市优秀志愿者。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身体残缺,却很伟大。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无不闪耀着一个志愿者的光芒;直面困难,勇于拼搏,无不体现一个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正如霍金说的: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汪志兴用行动给了我们答案。
供稿:县残联吴萍英
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周五大讲堂”,干部充电忙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