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敬无疑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一个重点人物,开局死囚的身份就为他铺垫下了种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角色人设。
从追击狼卫到探查真相,再到保护皇帝,张小敬不是为了赢得任何人的信任和尊重,他只是遵从内心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可也因如此,他成为了“体制内的叛徒”。
张小敬旧历十三年从军,是大唐第一批募兵,曾在第三十三折冲府第八团。为了守住了阵地,第八团几近覆灭,只有九个幸存者。
十年陇右兵回到长安后,张小敬做了九年不良帅,行事张扬,别称五尊阎罗。
然而,当老战友闻无忌因房屋强拆被熊火帮算计而亡后,张小敬暴走了。
他们这一批被朝廷忽略的老兵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但现实给了他们一耳光。
让张小敬更没想到的是,万年县县尉试图将一切罪责推到他身上,于是,他索性杀了对方。
伤害数十条人命后,张小敬自首被判死刑。
张小敬想不想活?想。
李必用来说服他的理由,是为了长安百姓,是为了天下苍生。
但张小敬又何尝不是为了能够再活下去,再为维护长安做出一点贡献呢?
他并非一心向死,他的失望是对朝廷,并非对百姓;他的自首是为了让八团的“眼睛”闻染在长安一览繁华,而不是心存死志。
经历过一次“死亡”的张小敬是否会一路坦途?不会。
曾经的他,面临的是自己内心所认为的正义与上司的迫害,所以他选择反抗。
培根曾说:“没有一种罪行比虚伪和背义更可耻了。”
如今的他,面临的是道义与长安安危,他无奈选择背叛。
追随过他的下属,在张小敬出卖暗桩换取线索后,集体向他表示,不再为他助力。
就连监视他的姚汝能也警告他,这样的做法触犯了大唐律法,他罪无可赦。
张小敬出卖小乙,与小乙诀别,却也愿意自断一指换他全尸。
在张小敬冷厉的外表下,也有温柔一角。
葛老说,他喜欢看人做选择。
事实上,每个人都要做选择。
而张小敬的选择,始终跟随内心。
哪怕不良人对张小敬说不再听从他的指挥,在张小敬陷入绝境的时候,他们依然会向他伸出援手。
张小敬的善,始终有人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