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强力开展非法流动加油车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无证无照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日益猖獗的情况,万载县严密部署,组织商务、工商、消防等八部门成立联合整治小组,从11月19日至21日在全县范围进行了集中整治行动,本次行动共查扣非法营运油罐车6辆,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当中。
万载县工信委开展拟入规工业企业年底调查摸底为进一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实现万载进位赶超,连日来,万载工信委深入全县各乡镇,通过现场走访企业、查阅相关证件资料、听取乡镇和企业负责人的情况汇报等形式,对全县拟入规工业企业(规下且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元的老工业企业和今年新投产且年底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到万元的新工业企业)开展了认真详细的摸底调查,目前全县各乡镇拟申报入规的工业企业有32家。
基层纪委之变——变得更接地气,变得更有作为“除纪检工作外,只许分管一项工作,放开‘手脚’搞好监督”,乡镇(街道)纪委书记在“三转”中变了。且看万载县—— “作为纪委书记,管的东西太多了,该抓的没精力抓好,该监督的没监督到位。”吴美福去年被提拔为黄茅镇纪委书记时,分管了一个片区五个村,每天忙得焦头烂额。 工作面铺得过宽、职能泛化和主责淡化,是纪检监察机关多年的困扰。今年以来,万载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纪委工作的意见》,明确乡镇纪委书记除纪检工作之外,只许分管一项工作,集中精力抓“主业”,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乡镇纪委书记全面“减负”后,担忧随之而来:“分管的业务少了,乡镇纪委的权威不就更少了。” “只要乡镇纪委书记履行好监督责任,就不愁没有威信。”吴美福有自己的感悟。近年来,群众对农民建房、危房改造存在的问题反映强烈。吴美福经过调研发现,农民建房为了少交耕占税,喜欢找镇村干部说情、批条子,“说情风”愈演愈烈。他向镇党委书记专题汇报,“说情风”专项整治随即展开。镇纪委还提出,农民建房、危房改造采取集体讨论、民主评议、联审联批,将权力关进“笼子”,有效遏制“说情风”,群众竖起了大拇指。 放开“手脚”强化监督 11月上旬,记者来到高城镇采访时,镇纪委书记兰海根刚从村里走访回来。几个月前,兰海根查办的几起村组干部违法违纪案,在当地震动不小。 5月,兰海根带领工作组到里山村检查村组账目时,发现里山组组长截留了6.8万元征地补偿款,而群众并不知道有这笔钱。镇纪委决定立案调查,一个多月后这名组长退款并被处理。“我以前分管教育、人事、档案等好几项工作,今年只分管财务,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办这些案子。”短短数月,兰海根查办了3起案子,还有2起经济案件在调查。 据统计,今年乡镇纪委自办案件占全县纪检监察案件的90%,乡镇纪委查办经济案件与去年同比上升30%,开展各类督察次,处理违纪违法党员干部23人。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李雪梅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案子,充分说明了乡镇纪委查办案件数量和质量的显著变化。 “三转”以来,该县纪检监察机关按照落实“两个责任”的要求,明确乡镇纪委书记职责,放开监督工作“手脚”,集中精力抓好执纪监督主业,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纠、有纠必通报。 为防止乡镇纪委书记“为官不为”,县纪委出台了绩效考评办法,将自办案件纳入乡镇纪检监察业务目标和考核重点,对无自办案件的乡镇纪委书记,责令其在县纪委全会上述职,并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县委对其给予组织处理。 “下访”问诉趋成常态 今年以来,万载县的基层群众惊喜地发现,纪检干部下乡次数多了,城乡低保、农民建房、土地征迁等民生领域,也多了纪委干部的身影。 株潭镇枣木村张小红常年生病,两个孩子在上学,家庭经济困难。她向村委会递交了低保申请,却迟迟不见动静。7月,镇纪委书记来到她家进行“每月一访”。两个月后,她就办理了低保。原来,镇纪委根据张小红反映的类似情况开展了“低保”专项整治,对低保对象全面排查、复核审批,一批“关系保”、“人情保”被清理,符合条件的张小红被纳入低保。 为了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该县百名纪检监察干部分成30个组,开展“每月一访”,收集群众诉求余条,发现案源线索20多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个。“纪检干部下乡来”,对镇村干部违法乱纪行为是一种震慑。县纪委常委会做出“每月一访”决策,就是要动员群众参与,拓宽案源渠道,改进揭露腐败方式,让腐败难以遁形。 村“两委”换届选举在即,乡镇纪委提前介入,对各村财务进行清查、审计。李雪梅告诉记者:“这次换届前的财务清理,就是要找准问题,该纠的纠,该查的查,理顺群众情绪。“三转”之后,基层纪委变了,变得更接地气,变得更有作为(来源:大江网)每日一问在死亡面前,为了求生,即便突破底线,无情无义,也不一定能够生存。这个女人会死吗?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白癜风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