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乡萍乡

萍乡

萍乡市,是江西省地级市,位于江西省西部,毗邻湖南省。地处东经°35′~°17′,北纬27°20′~28°0′之间。东与宜春、南与吉安相邻,西与湖南醴陵、北与湖南浏阳接壤。紧靠长株潭,对接长珠闽,是江西对外开放的西大门。因古代萍乡生有一种水面浮生植物萍草,是萍草之乡而得市名。

萍乡市总面积.99平方千米(年),人口.47万(年4月)。丘陵、山地和平原各占土地面积的66.4%、27.3%、6.3%。市中心城区面积58平方千米,城市绿化率46%。现辖安源、湘东两个市辖区和莲花、芦溪、上栗三个县。

萍乡是江西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国首批内陆开放城市、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萍乡市作为湘赣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萍乡是一座有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在近代史上,萍乡是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和秋收起义策源地。

年3月,萍乡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行列,是江西唯一获批的设区市。

历史沿革

远在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萍乡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属吴国,战国为楚地。

汉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

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年)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

唐武德二年(年),县治从芦溪古岗迁至萍乡凤凰池(今市治所)。唐代属江南西道袁州。元元贞元年(年)萍乡由县升格为州。

明洪武二年(年)由州改为县。明清均属江西省袁州府。民国3年(年)属庐陵道。民国15年直隶于省。民国20年,属第八行政区。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区。

萍乡既是中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之一,又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于年12月发动了萍浏醴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年9月,刘少奇、李立三等在此领导了举世闻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萍乡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同时也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

建国后属南昌专区,年1月,南昌专区改名为宜春专区,萍乡属宜春专区。

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0年3月萍乡为省辖市。

1年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设立4个区。9年1月经省批准,萍乡设四个县级区;年改社为乡,撤销萍乡镇设立五街(凤凰街、八一街、后埠街、东大街、丹江街)。

年,萍乡市设置白源镇,管辖长溪、横板大队;设置广寒、万龙、鸡冠、五陂乡。年2月15日同意萍乡市湘东区设置泉田乡,管辖区为农科所的樟里、青泥、甘泉、盆形、五里、流田六个村。

年6月20日,将吉安地区的莲花县划归萍乡市管辖。

年11月13日撤销萍乡市上栗区,设立上栗县,以原上栗区的行政区域为上栗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上栗镇。撤销萍乡市芦溪区,设立芦溪县,以原芦溪区的行政区域为芦溪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芦溪镇。上栗县、芦溪县由萍乡市管辖。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与本省宜春市、南与吉安市、西与湖南省株洲市、北与湖南省浏阳市接壤。地处东经°35′~°17′,北纬27°20′~28°0′之间。

地形地貌

萍乡市属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东、南、北大多为山地,西部地势较低,境内山地、丘陵、盆地错综分布,地貌较为复杂。东南部有武功山脉,海拔一般在~m,最高峰(白鹤峰)海拔.3m。北部杨岐山至大屏山一带地势较高,地形险要,海拔在~m左右。西部萍水河河床最低点的海拔只有64m。中部偏东地势较高,成为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的分水岭。

萍乡市地貌类型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和河谷平原四类。其中中、低山和丘陵区分布广泛,面积分别为.92Km2和.0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0.17%和41.61%;岗地面积为.4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71%;河谷平原区面积.5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52%。

气候特征

萍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类型。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极端最高气温达41.0℃,极端最低气温为—9.3℃,年平均气温为17.3℃。全年平均降水量为毫米,日照数约1小时,无霜期天。

水文特点

区内水系地域分属长江流域的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全市主要河流有五条,即萍水、栗水、草水、袁水、莲水。袁水、莲水发源于罗霄山和武功山,流入赣江;萍水、栗水、草水发源于武功山与罗霄山、杨岐山之间,最终注入湘江。主要支流有长平河、福田河、东源河、楼下河、高坑河、万龙山河、张家坊河、金山河、大山冲河、鸭路河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丰富,有袁水、萍水、草水、莲江五条河流,地表水径流量为26.46亿立方米/年,水能源可开发量4万千瓦,地下水储量为4亿立方米。

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3.23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54.4%。全市平均降水量.6毫米,比上年减少33.8%。地下水资源量12.77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5.8%。水资源总量23.23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54.4%。年末全市6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0.19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萍乡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铜、钼、钨、铝、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矿泉水等36种,各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潜力。萍乡市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铁、锰、铜、石灰石、高岭土、粉石英、瓷土等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远景储量达8.52亿吨,铁矿储量万吨,优质石灰石67亿吨。

萍乡以煤立市,年清邮政大臣盛宣怀在安源创办萍乡煤矿,年又创办了当时中国第一个股份合资企业――汉冶萍公司,修筑了株萍铁路(至安源),萍乡煤矿为该公司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南最早采用西法机器生产、运输、洗煤、炼焦的煤矿,年就产原煤95万吨、焦炭25万吨,被誉为“江南煤都”。

人口民族

年11月1日零时,萍乡市常住人口总数为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市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同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年增加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49%。

年11月1日零时,萍乡市共有家庭户户,家庭户人口为人,占总人口的95.86%,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9人,比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1人减少了0.22人。

萍乡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人,占总人口的50.62%;女性为人,占总人口的49.38%。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06下降为.51。

萍乡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人,占总人口的19.79%;15—64岁的人口为人,占总人口的71.82%;65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总人口的8.39%。同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80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1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70个百分点。

截至年4月份,萍乡市总人口数达.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万人,非农业人口60.73万人。1-4月份,全市迁入人口人,迁出人口人,出生登记人,死亡注销人,办理二代身份证人,新登记流动人口人,办理居住证本。

民族

年,萍乡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人,占总人口的99.8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总人口的0.19%。同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人,增长了4.90%,占总人口比重减少了0.09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人,增长了92.88%,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0.09个百分点。

萍乡方言

宜浏片:包括宜春市、宜丰、上高、清江、新淦、新余市、丰城市、万载等市县。湖南省浏阳、醴陵市也属此片。

宜浏片的特点是有入声,但不分阴阳,“百白绿六”等字声调相同。去声也不分阴阳。丰城和万载入声分阴阳,阴入低,阴入高,属例外情况。

宜浏片除新余之外,声母送气都不影响调类分化。

宜丰、上高、新淦、万载四县声调有变音现象,变音为高升调,表示小称、爱称,鄙称等感情色彩。

刮风多说“发风”,而昌靖片多说“起风”。

旅游资源

毛泽东像

萍乡市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二处,省市级重点保护单位67处。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武功山集雄、奇、峻、秀自然风光于一身,主峰白鹤峰海拔.24米(江西最高峰为闵赣交界处的黄岗山米),有南方罕见的高山草甸数万亩和众多的瀑布群,保存有大量原始次森林,国家一二级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同时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武功山主峰白鹤峰海拔.3米。杨岐山禅宗佛教文化远播海外,在日本、韩国有大量信徒。杨岐山为国家级AAAA级风景区,现存唐寺(杨岐普通寺)、唐塔、唐碑(刘禹锡撰)、文廷式墓等人文景观。

地表层有大量的的钟乳溶洞,孽龙洞已开辟为旅游景点。萍乡保存下来的傩文化资料具有丰富完整的特点。

武功山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萍乡市芦溪县,介于东经°10′-°17′和北纬27°25′-27°35′之间,属罗霄山脉北段,绵延公里,总面积余平方公里。武功山主峰白鹤峰(又称金顶)海拨.3米。

武功山是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这里山景雄秀、瀑布独特、草甸奇观、生态优良、天象称奇、人文荟萃。现已规划景点余处,整个风景区分为金顶观光休闲区、羊狮幕观光游览区、九龙山宗教文化区、发云界游憩娱乐区、大王庙原始生态区五个核心景区。

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3]、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面积约平方千米)、国家地质公园(面积约.3平方千米)、国家自然遗产、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14]、9年入围“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金奖、中国美丽田园等荣誉称号。

年,萍乡武功山国际帐篷节照片登上美国《时代》杂志。

杨岐山

杨岐山位于位于萍乡市上栗县,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距上栗县城区25公里。杨岐山是一个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外延,以丰厚的人文景观为内涵,构成融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有杨岐普通寺和孽龙洞等风景。

杨岐山古称翁陵山、漉山,海拔约0米。战国初著名哲学家杨朱(又称杨子),来到此地,面临歧路,迷向哭泣,故此山名“杨岐山”。

杨岐山是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杨岐宗的发祥地。公元年,杨岐宗传入日本,至今为日本佛教大宗之一。东亚、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也代有传人和广有信徒。

孽龙洞

孽龙洞是位于萍乡市城区15公里的上栗县福田镇清溪村,是一个形成于1亿八千年前的天然溶洞,全洞长达4.2公里,蜿蜓曲折,深邃清幽。

洞内常年恒温18度冬暖夏凉。洞内景点多达一百余个,如:天堂大厅、童子拜观音、千丘梯田、倒柳垂杨、许愿池、回龙厅等。最为壮观的是洞内的洞天飞瀑,它高九米宽七米,天然瀑布水从九米高的上空直奔洞池,溅起无数水花,声势浩大声撼震天,为此洞一绝。清风、怪石、流泉、飞瀑被称为“洞中四绝”。

相传古代鄱阳湖有条孽龙企图把江西变成泽国,到处兴风作浪残害百姓,后被许真君制服于萍乡杨岐山下的一个山洞里,孽龙洞故得其名。

年曾被中国风景名胜权威、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园林学家陈丛周先生誉名为“天下第一洞、地下艺术长廊”。是一个休闲、游览、避暑的最佳去处。

杨岐普通寺

杨岐普通寺,位于萍乡市上栗县的杨岐山上,占地面积7平方米,原建筑面积平方米,现存建筑面0平方米,距萍乡市区25公里。杨岐普通寺依杨岐山而建,逐层递高,古朴雄伟。杨岐普通寺系中国佛教五宗七家之一禅宗临济宗杨歧派的发祥地。

杨岐普通寺,初名广利禅寺,乘广禅师唐宝十二年()首创,宋庆历年间,方会禅师在此创杨岐宗,将广利禅寺改名为普通寺。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了“杨岐普通寺”匾额。

萍乡孔庙

萍乡孔庙,是在中国已知的22座孔庙中兴建较早,也是江西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孔庙。始建于唐武德年间,为唐萼倡建,故址在萍乡市南正街的宝积寺后,北宋时兵毁。自南宋后经过八次迁建,清顺治十年(年)重建,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年)所建。年就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年时,萍乡孔庙就被辟为萍乡市博物馆,在大成殿西侧的训导斋和明伦堂内,还有萍乡古代文明陈列馆。有着“世界罕见、亚洲第一”之称的巨型千年灵芝,以及距今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的恐龙蛋化石都曾在这里展出。年,萍乡市博物馆迁出了孔庙,搬到了新的地址,孔庙则变成了博物馆的一个分馆,时常举办一些关于孔庙文化的展览。”

安源纪念馆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位于萍乡安源区,距萍乡城区6公里。前身是创办于年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遗址陈列室。创办于年,年兴建陈列馆,年开放,年8月改现名。

安源路矿工人纪念馆座北朝南,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平方米,陈列面积平方米。纪念馆陈列大楼高24米,长米,宽30米,系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正中间建有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徽,两边是红色瓷砖组成的五星红旗和大型有机玻璃火炬灯。大厅门口有6根用大理石砌成的方开型大柱,高约14米。

安源锦绣城

安源锦绣城又名安源古城、安源影视城。该影视城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浓缩了老安源的建筑,茶楼、烟馆、祠堂、工人俱乐部等五十多处景观,旨在重现二、三十年代的安源老街旧景色。同时还将呈现出早期在萍乡拍摄过的矿井、道具、演出剧照、名人题词。安源影视城的建成将进一步促进安源红色旅游开发,更加方便以安源为背景的影视剧拍摄。

细看萍乡,







































招聘网络编辑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xw/4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