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电台
听万载,讲传奇!这里是为您同步播出的FM89.8《万载故事》广播节目,请您点击音频栏收听我们的节目,每周首播时间:周一、三、五下午17:38分;重播时间周二、周四、周六中午12:00
锦江十二年邀请您今天和我们一起收听本期的《万载故事》—《万载茶店》
文学大师老舍先生曾经写过一部话剧叫《茶馆》,有人问他为什么写《茶馆》,他曾回答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是的,今天我们将走进旧时的万载县城大街上的那些茶店。这些茶店以经营粗茶为主,其中还有茶食、茶点,不仅有地方特色的小吃,而且经济实惠,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茶店的店堂面积宽敞,陈设简朴,除七八张方桌和辅以长板凳外,没有别的物品。茶店一般是前店后厂,厂店合一,即前店是卖茶的茶厅,后店是制作糕点的车间。店员有细致的分工,各执其事。店员中的主角当然是堂倌了(即跑堂的)。他手脚麻利,反应灵敏,接待顾客,提壶掺水,递进糕点,结算账目,收拾桌面,面面俱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发现顾客进店落座,立刻右手提开水壶,左手拿一摞放好茶叶的茶碗,快步迎上去给新落座的顾客沏上一碗新茶(叫开头碗),接着问清顾客需要吃点什么,然后放开嗓子向后店唱道,招呼后店车间准备好糕点。与此同时,要随时向原先顾客的茶碗里一一续水。如此在茶厅里满堂巡回张罗,几乎没有歇息的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发现顾客喝完茶要起身离座,堂倌便迅速上前去,吆喝一声:起座。并且很快按顾客所吃的茶点一一算好价钱,大声向柜台通报三至四遍。有时接连先后有几处顾客起座结算,其结算的金额也不会互相混淆或搞错,顾客们莫不惊叹其过人记忆力。在迎送往来顾客的中间,还要时刻走进后店端出新落座顾客所叫的糕点,同时走向火炉边,将空水壶注满水放回炉上,再从炉上提着已烧开的水壶走向茶厅,将糕点摆在顾客面前,并添满开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堂倌的喝唱和上茶掺水近乎是一种精彩的表演,给茶客们以艺术享受。他的声音既洪亮又悠长,不但口齿清晰,叫人听得清楚明白,而且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带有韵味,听了叫人悦耳舒心。至于堂倌的上茶掺水,更是动作娴熟,功夫精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堂倌掺水的水壶是一把长嘴的锡壶,连壶带水少不了近十来斤重。掺水时,只见他右手中的壶把同手腕转动,大拇指将壶杷夹在虎口处,其余四指一压壶把,把壶嘴伸向茶碗,立刻滚烫的开水呈一条优美的弧线从壶嘴涌出,开水就稳、快、准地冲满茶碗,然后壶嘴一仰,碗中的开水刚好齐碗口,真正做到“掺水不滴,水满不溢”。有时连续掺几碗,也不用移动茶碗,却掺得碗碗恰到好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走进茶店的顾客,大都是体力劳动者,其中以花炮工人、夏布工人、泥水业工人、菜农居多,也有些市民和闲赋在家的退休老人。同时,茶店也是民间讲交易、谈生意的地方。万载县旧时,除夏布、花炮、表芯、辣椒有专业商行外,没有专门的交易所,民间的商业变易,买卖双方多在茶店的茶桌上进行直接协商谈判。茶边吃糕点边谈判。茶店也是男女联姻相亲的好地方。男女双方的亲事经介绍人撮合,如果双方都同意再谈下去,便约定时间,男女双方及其家长、亲戚在茶店见面。按惯例,茶店里的一切花销,均由男方负责支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茶店所充当的职能远非上面谈到的这些,它又是调解民事纠纷、官方私访和了解民情的场所。20世纪80年代,有的茶店为了招揽生意,在茶厅里摆上一台电视机,用来吸引更多的顾客,顾客坐在厅里一面喝茶一面看电视,茶店成了名副其实的娱乐场所。
参考:陈宏德《万载茶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万载故事的听众朋友们可以加入我们的官方粉丝群哦~
参与万载故事话题互动,与主播一起聊万载传奇故事。
大家都在看
全县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看看胡全顺讲了哪些干货?
近千名青年志愿者齐聚一堂,竟然是为了这个......
“神医诈骗案”快速破案树警威,赠送锦旗表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