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物语富万载的表芯纸

?本文作者/承匠

《万物载道》栏目第一期剪辑完成,5月25日正式开播。第二期的拍摄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今天小匠在此为大家剧透一下,曾经的“富万载”名产之一——表芯纸。

一月做纸是春社,

保佑竹子满山发;

保佑竹山多生笋,

姐在郎边绩苎麻。

——万载纸棚山歌

中国是毛竹的故乡,长江以南,生长着世界上85%的毛竹。江西万载正处于竹海的中心腹地。在海拔~米的山麓地带,竹子是森林的王者,大面积的天然次生竹林蓊蓊郁郁,漫无边际。高村、仙源、赤兴、双桥等乡镇和九龙、官元山、西坑、锦源等国有林场集中连片分布,竹海覆盖两百多个大小山头,依山势高低起伏,绿波翻卷,遮天蔽日,延绵近20万亩,横跨上百平方公里的范围。

竹林作为当地山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深深地影响着生产生活,万载生产的表芯纸,色淡黄,纤维细长,质嫩性韧,洁净,厚薄均匀,耐拉性好,吸水性强,久负盛名。

古时,纸为万载富源之本,清同治版《万载县志》载:“万载土产三大宗,纸为最。”

清代,万载表芯纸交易盛况有“通行南北,商贾皆聚”的描述。那时,专营土纸的大小商行有数十家,其中最大规模当属号称“船市表芯”的高村辛茂堂纸行,每年进购表芯纸达8万多担。位于万载县北的官元山船埠滩,水面开阔,青山环抱。当年,表芯纸在此集装,利用竹排自水而下,经高村入泰溪,以此为起点,发往武汉集散地,分别销往安徽、河南、河北、北京等省市,并出口朝鲜。

现今,商贾云集的船埠滩风光不再,残存的屋舍述说着历史的繁华,唯一横跨在绿水之上的观鹰桥,历经一千多年沧桑,守望着这一江碧波。

-----「表芯纸制作技艺」-----

万载表芯纸制作技艺主要工序包括:下青山(散竹麻)——山塘(湖塘)沤竹麻——

剥竹麻——踩竹麻——煮胶——落槽(开槽面)——舀纸(操纸)——槔纸——焙纸等工序。

整个工艺流程由四脚(个)师傅完成:做纸师傅、焙纸师傅、杂工(负责剥竹麻、踩竹麻、做饭、落槽)、剁柴(负责剁柴和水碓竹麻)。

①下青山(又称散竹麻)

?下青山制造表芯纸的原料主要是毛竹,但同是毛竹,品质就有深山、浅山;内山、外山;当年、背年这样极为细致的差异。砍竹做纸,俗称“下青山”。将刚刚开枝发叶的幼竹砍倒。劈开成段,破成片状,长约2米,砍下之鲜竹名曰:“竹麻”,鲜竹必在小满前砍倒,砍早了,竹竿纤维太嫩,影响出浆量;砍晚了,竹子太老,又不容易成浆,都会影响成纸的质量。故有“竹麻不吃小满水”之说。

②山塘(湖塘)沤竹麻

?山塘(湖塘)沤竹麻竹麻捆束成把,放入就近“山塘”,每放一层嫩竹片就撒一层石灰,直至塘满,灌水浸塘。两三个月后,待嫩竹片熟透变黄,糜烂,取出竹料,洗净石灰,再放进山塘,盖上稻草,压上石块,引来泉水浸泡。

③剥竹麻

?剥竹麻竹片经过石灰和水的相互作用,已是上等的造纸原料。杂工师傅将竹麻剥去竹节和内外两层皮,表层料皮较为粗糙,需要送到水碓房捣烂。碓烂成泥状就可进入下道工序。

④踩竹麻

?踩竹麻踩竹麻是表芯纸制作中最为辛劳的一道工序,杂工光着脚,手握吊索,反反复复,把剥好的竹麻和水碓后的泥状料皮均匀地踩成细致纸浆。

⑤煮胶

?煮胶滑胶树和榔叶树的叶子是制作万载表芯纸胶水的最好原料。采摘新鲜的树叶,用锅熬煮成胶状,山里人称其为“胶水”。过滤后的胶水在表芯纸制作过程中起到沾连纸浆和润滑的作用。

装胶的大木桶里放着一个竹编篓作筛,将煮好的胶倒入竹编篓中过滤。

⑤落槽(开槽面)

?落槽(开槽面)纸浆入槽后,放入清水,加入过滤后的胶水,搅拌均匀。表芯纸的落槽是个非常讲究的工序,搅拌时间太短,纸浆粘合度差,操出的纸张不细腻,搅拌时间太长,胶水会“醒”。

⑦舀纸(操纸)

?舀纸舀纸是整个工序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道环节,做纸师傅的工价也最高。做纸师傅两手平持帘床(以极细的竹丝编成)入水,一送一收之间,浆水滑过,纸浆均匀地分布在纸帘上。将帘床翻转,置于水板之上,叠积成坨。

纸坨需要叠积数千张。纸的厚薄由舀纸者的力道手法决定:轻荡则薄,重荡则厚。每次力道相同,荡出来的纸才厚度均匀。

⑧槔纸

?槔纸槔纸采用一种极为古老的器械,经过槔纸环节,将纸坨中的水分反复榨干。

木槔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古老压榨工具。其前部有一个滚木,类似滑轮,可以使杠杆持续用力。

在槔纸前,需要把四边的余料除去。这个小工序非常重要,使得成品表芯纸更整齐,提升品质。

⑨焙纸

?焙纸每天凌晨,天蒙蒙亮时,焙纸师傅就开始把大捆大捆的杂柴塞入焙炉中燃烧。一天忙碌的焙纸,需要早中两次加柴,以保持炉中炭火的热度。焙纸师傅小心地把湿纸坨上的纸张吹开撕下,用刷把按顺序整齐地刷贴在焙炉壁上。待纸焙干,又一张张揭下叠齐。

焙纸间的平均温度高达四十几度,冬天温暖而舒适,可是一到夏天,焙纸师傅只能光着膀子干活,汗水和纸毛沾粘在身上,加上湿热的空气,十分辛苦,挑战着焙纸师傅的工作极限。

等这最后一道工序落幕,万载表芯纸才算正式出炉了。表芯纸以“担”为单位,一担有两“头”,一头分两“趸”,共有七十二“把”,一把三十六张。上图是一“头”古法制作的传统表芯纸,已经存放了二十多年,但纸质依旧金黄如新。

------「表芯纸现状」------

今天,万载的山区依然遗存很多纸棚作坊,但都已经荒废弃用。据家住茭湖乡上峰村的做纸师傅蓝来生介绍:万载的表芯纸制作技艺比较先进成熟,当时在官元山、茭湖、高村等地到处都是纸棚和湖塘。

蓝师傅告诉小匠,他有二十几年做纸经验,随着现代工艺和工业造纸的普及,表芯纸日趋没落,去年在高村还有一个纸棚在做纸,但今年也停了。

▲采访『做纸师傅蓝来生』

劳动产生了号子,纸棚孕育了山歌。在长期的造纸劳作中,纸棚工人虽苦犹乐,他们边做工边唱山歌,以宣泄心中的苦闷与辛酸,寄托自己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这样,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万载纸棚山歌。

虽然纸棚和表芯纸已没落,纸棚山歌在万载却依然广泛流传。以后,承匠将会为大家介绍伴随纸棚文化孕育而生的万载民间艺术瑰宝——纸棚山歌,敬请期待。

------「栏目花絮」------

《万物载道》栏目组拍摄纸棚和纸棚山歌时,走访了万载的多个乡镇取景。

敬请







































北京白癜风公立医院
儿童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yw/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