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一涵:(年—年)字信珍。女,湖南平江人。袁国平夫人。年12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芦洞乡丁家源村,父邱紫霞,中共党员,曾任铜鼓县苏政府财政部长。兄邱炳,中共党员,曾任湘鄂赣省经济部长,烈士。
邱一涵于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红三军团政治部青年干事、中共万载县委书记、湘赣省委妇女部长、红军大学共青团总支书记、政治教员等职。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邱一涵任中共陇东特委妇女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和丈夫袁国平被派往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袁国平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邱一涵在军教导队先后任宣传科长、组织科长。全国解放后,又历任中共南京军区机关党委书记、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市人事局长,中央妇委委员,华东妇联主任,上海市妇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监委书记、全国妇联执委,华东行政委员会监察委员,江苏省第一届政协常委等重要职务。
在长征中,我们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首先要不断和敌人斗争,一边走路,一边要打仗。前面有敌人阻拦,后面有敌人追击,两侧也常有敌人袭击,上面还有飞机轰炸扫射。我们经常处在四面包围的情况下。我们为了保存力量,避免和敌人正面接触,绕道曲折前进,每日连续行军,很少休息。但我们还是经常碰到敌人,进行战斗。
有一次,我们从天亮开始行军,到中午已走了80里仍要前进40里,因敌人要占领前进路上的一个市镇。当我们跑到40里的时候战斗已经开始了,我们的部队已经和敌人接触了。在我们部队的掩护下,我们赶快的从火网下跑过去,虽然子弹滋滋地擦过,但我们并不惊慌,而是沉着的迅速的冲过了这个市镇。那时天已黑了,我们又接着走了一夜,到天亮才停止。因我们行军迅速,敌人就远远掉在后面,我们就可以争取到休息的时间。
又有一次,从湖南进入广西,我们正在渡河,敌机来了飞得很低,进行扫射投弹。有一个炸弹就投在我的身边爆炸了,我被震跌在地上,耳朵震聋了,并没有受伤,旁边的马被炸死了,另外也死伤了一些同志。我们把死去的战友掩埋,把受伤的战友抬上担架,又继续前进。敌人的暴行并未使我们害怕反而更增加了我们对敌人的仇恨和要复仇的决心。每次战斗以后,都有一些伤员下来,我们不愿丢掉一个伤员,用担架抬着和我们一起前进,并动员民伕和我们一起抬担架,保证将伤病员送到目的地,这也成了我们女同志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当然也有其他同志做这项工作)。
由于连续不断行军,抬担架的民伕也非常的疲劳,当有些人不愿走了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说服他们,并解决他们的困难。如买烟给他们抽,或者把自己带在身边当中饭吃的仅有的一碗干饭给他们吃,我们自己宁愿饿着肚子。有时路程太远,民伕们不愿走了的时候,为了不至于掉队,我们女同志就自己抬担架。他们看了受到感动,又接过我们的担架抬着伤病员继续前进。我们跟着担架队前行很慢,总与大部队有很大距离。有时大部队到了宿营地很久,我们还在路上摸索着前行。有时可以点火把照着,有时连火把也不能点,只能摸索前进。每次走路都不知要跌多少跤,尤其是在下雨的时候,山路险峻,旁边是悬崖峭壁和湍急的河水,地上泥泞不堪,跌跤让人胆战心惊。编辑:迎宪小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