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万载人都应该知道的接春习俗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9108.html

立春来了!

关于今年立春的时间,社会上流传着三个版本,有的说是2月3日立春,有的说是2月4日立春,还有的说是2月5日立春。按照紫金山天文台权威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年立春的准确时间为2月3日23时34分。

接春

——一位万载人眼里的立春

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即太阳到达黄经°时。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立春,在万载俗称“交春”。

它,意味着农历一年春的降临。

据传周朝有天子设东堂迎春的仪式。后不知何时起,每年交春,万载人也在期盼中形成了一种接春的习俗,人们迎春迎喜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其重视程度有“交春大于过年”之说。

进入21世纪后,万载的接春习俗则愈衍愈盛。如今,花炮成了春的使者。每当交春时辰一到,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古城内外、城镇乡村,那争先恐后、震天撼地、暴风骤雨式的花炮声,每每骤响半小时。

这一刻,千家憧憬,万户期冀。花炮之乡,霎时变成了燃放的赛场,你放“五彩炮”,我放“大地红”;你家“子母炮”,我家“满堂红”;东家“红鞭”响云霄,西家“排炮”撼长空;千鞭万响同燃起,大街小巷铺地红。“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听到这如期而至的“接春花炮交响曲”,那接财接福的往事,也顿时涌上心头。

小时候,我跟着外婆在万载株潭生活,每当年末岁首,外婆早早就翻“皇历”、查“通书”,弄清当年是几月几日几时几刻交春,然后,有条不紊地筹备接春。

交春的头一天,外婆便到株潭街上斫肉、买鱼、买鞭爆、油烛和香火,回到家,还杀一只鸡,并到菜园里扯好菘菜、芹菜和四季葱。

到了交春的这天,外婆起码提前一个时辰作准备。她找来红纸,裁成半寸见宽的长条形,分别将菘菜、芹菜和四季葱箍成三把,还在鸡、鱼、肉上也装饰了小红纸。当时,我很不明白地投以好奇的目光,外婆却看穿了我的心思,于是滔滔不绝地跟我上了一课。

她说:伢子,你晓得么?接春,要诚心诚意地接,毕恭毕敬地接。这春呀,是春神!听得人家哇,这春神叫“青帝”。相传,上天有“五位天帝”,青帝在东方,是专管“司春”的神。谁能最先把他接到家里,谁就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谁就能有吃有穿、健康平安。你看,这些东西都是为接春而备的。鸡、鱼、肉是供奉青帝的;“菘菜”,就是希望来年滚滚财源,汹涌而至;芹菜,表示勤劳发财;这四季葱嘛,一是盼望一年四季都有发,二是外婆希望你越来越聪明。

“那为啥子要粘上红纸呢”?我向外婆发问了。

外婆说:“接春如迎喜,喜事桩桩红。这粘红纸嘛,是期望春来万紫千红!”

旧时接春,颇有讲究。据外婆说,接春时,要推开窗和门,敞开迎春神;交春时辰到,抢先放鞭炮;烧上一炷香,来年好春光;点上一对烛,四季平安福。外婆还告诉我,接春要接“光眼春”,不接“瞎眼春”。

那么,什么是“光眼春”?又何谓“瞎眼春”呢?很简单,交春时辰若属白天,能看得见,就叫“光眼春”。交春时辰若是黑夜,两眼一摸黑,则谓之为“瞎眼春”。

其实,人们并不忌讳“瞎眼春”,只是冬天冷,交春的时辰若出现在下半夜,要爬起床接春,挺费劲,所以,不接“瞎眼春”。

快到接春的时辰了,我和外婆先把家中的大门和窗户打开,外婆还叫我到鸡窝里捡一个母鸡刚下的新鲜蛋,并找个点茶盘子,准备“竖鸡蛋”。外婆在厅堂四方桌上点燃香烛,摆上鸡、鱼、肉和已用红纸箍好的菘菜、芹菜及四季葱,供上三杯春茶,然后就跑到门外去放鞭炮了!

时辰一到,外婆将鞭炮抢先打响,接着,东家的、西家的、街头的、街尾的一齐炸响。我捂着双耳躲在门后等外婆进来看她怎样“竖鸡蛋”?

外婆放完鞭炮回屋了,她拿起点茶盘子和鸡蛋,叫我和她一起“竖鸡蛋”。她把圆圆的点茶盘子放在桌上,然后拿起鸡蛋,小心翼翼地将小的那头朝下,让它在盘子上竖起来。据说,接到了“春”的人家,这鸡蛋就能竖得起,竖不起,就没接到“春”。其实,每一户接春人家,不管这鸡蛋能不能竖起,只要接春放了鞭炮,心里就踏实,就高兴。

据了解,过去万载县城接春,除有上述习俗外,还须摆上“金、银、铜、铁、锡”等五金什物,如金银元宝、金银项链、戒指、手镯、耳环、铜钱、烙铁、剪刀、锡皿等,因为五金象征着富贵,还镇邪。拿不出五金的人家,最少也应摆上一、两枚铜钱。如果是晚上接春,还必须把家中男丁叫起,谓之“人勤春早,早接早发”。放鞭爆后,家人个个要触摸五金,并向财神爷虔诚躬拜,以求接财接福,富贵平安。

交了春,打春锣、送春牛图的便陆续登门送春,山里的客家人也开始耍起“春牛灯”,提醒人们,春回大地,精耕细作,莫误农时。

一眨眼60多个春天过去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万载,接春,依然是百姓的钟爱,这一传统习俗,并没有“散落在时尚的夹缝里”。

一泓龙河水,两岸爆竹声。如今,交春的时辰精确到了秒,再也不分“光眼春”还是“瞎眼春”,哪怕是天寒地冻的下半夜,也挡不住万载人接春的热情,时辰一到,那城乡此起彼伏的鞭炮,一声声叩响了春的门扉。

——作者:龙西

大家都在看

产业丨文化是万载花爆产业腾飞的坚强翅膀温暖丨茭湖这户山里人家引来县委县政府特别的关心厉害丨万载哪所学校上榜第六批“江西省绿色学校”名单?

责编刘沁

点击这里进入万载手机台

ABOUTUS

总监制陈建才

总编辑郭基平刘仲高

监制龙源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qmt

sina.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jg/9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