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如果你厌倦了喧嚣嘈杂的都市生活,那么就来上饶的美丽乡村吧!这里有烂漫田野、青砖古巷、老屋旧物,还有说不完的故事传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访散落在上饶的十个美丽村落。
婺源篁岭村—梯云村落晒秋人家
婺源篁岭景区,地处石耳山脉,面积5平方公里,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
篁岭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村落“天街”似玉带将精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铺林立,前店后坊,一幅流动的缩写版“清明上河图”。
周边千亩梯田簇拥,四季花海展示惊艳的“大地艺术”。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数百年来,村民早已习惯用平和的心态与崎岖的地形“交流”。自然条件的局限却激发了先民的想象和创造力,从而在无意间造就了一处中国绝无仅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篁岭古村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最美的乡村符号。可以说,篁岭古村既是自然的宠儿,也是人文的杰作,更是造物主遗落在人间的一块美玉。
弋阳江廖肖—山村花海美丽如画
江廖肖旅游新村因不久前的向日葵花海而闻名,江廖肖隶属于弋阳县旭光乡杨桥分场,坐落在30国道旁,是以江、廖、肖三姓村民为原住名而命村名。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龟峰旅游综合服务区的新入口。
走进江廖肖村旅游新村,一盏盏路灯沿着水泥路边排列着,游客们或在小溪边的木栈道上漫步,或在观景台上嬉笑,或在排排红白相间的民居前留影,都是那么悠闲与惬意。高铁时代带来了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目前,龟峰正全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廖肖旅游新村是结合龟峰旅游综合服务区打造的重点项目。旅游新村建成后,可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形成特色农家乐、乡村酒店、土特产销售等乡村旅游产业链,成为旅游新亮点。
如今,村民家门前的路修好了,房屋也粉刷一新,生态广场已绿化完工,农家乐配套服务设施进入试运营,旅游风情村已见雏形。金黄的葵花,翠绿的竹林,潺潺的溪水,美丽的江廖肖,将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陈若兰见习记者戚虹鸿)
万年荷溪村—古迹遗风引人入胜
在万年县大源镇,有一个美丽而古老的村落——荷溪古村。该村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与明史著名农民起义——王浩八领导的农民起义息息相关,至今仍保留古民宅、古戏台、彭氏宗祠、万历古井、村城墙、菩堤岩等古建筑。
荷溪古戏台,数百年来,一直是村落文艺活动的中心。在这里,不知曾上演过多少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寄托着多少代村民的精神文化追求。虽然朱漆斑剥不堪,但戏台的精致与豪华,从雕刻中依然显见。
古宅,作为古人居住地,最能勾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至今,荷溪村还完整保存数栋百余年前的古宅,其中一栋已有五百余年历史。该古屋为该村拔贡生彭兰亭所建,木质房屋梁高柱大,处处雕花。老宅里,还有一件五百多年的宝物,就是明朝正德年间翰林院送来的一块匾额,上书“气海常温”四个大字,讲得是彭兰亭不趋名利、纯洁无染的文人节气。
在护守家园中,城墙是立过大功的。姚源人王浩八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兵临荷溪村,曾想攻占。荷溪有了那堵城墙,得以逃过一场劫难。如今,墙体俱损的土城,已不复存在,只留下荒在野地的东西两个门洞。作为万年神农源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如今荷溪古村敞开怀抱,吸引一批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感受其厚重而浓烈的古迹遗风,领略荷溪古人的精湛技艺,赞叹代代村民对文化的长期坚守。(张华记者程慧)
鄱阳廉家村—名将后裔人杰地灵
在鄱阳乐丰镇,有一个名曰廉家村,该村村民姓廉。说起廉姓,人们自然想到《将相和》、《负荆请罪》里面的廉颇。
廉家村比想像中的要古朴、静谧。绿树翠竹、山路逶迤、溪水绕田,是典型的江南村居。想知道该村有多少年的历史,看看村头的那棵大樟树和村中央的古井,答案自然了然于心。村中央那口用条石铺砌而成的古井,曾是全村人的生命源泉。
如今,古井早已失去昔日的热闹,但那褐色井沿,长满青苔的井石和留在井面上的磨刀痕迹,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岁月沧桑;还有那棵百年樟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屹立在村头殷切地守望。翻开《廉氏家谱》发现,除了《将相和》里面的家喻户晓的廉颇之外,廉家后代也是人才辈出,如唐太宗年间的进士,后官至知府的廉前,清道光年间13岁舌战16位儒士、16岁中举的廉如升等。
如今的廉家村,可用其族谱中的一首诗来描绘:“儒堂廉家村,人杰地又灵。抬头百花香,里湖美味鲜。更喜改革风,干劲云霄冲。高楼林立起,公路户户通。朝观象长龙,文目似彩虹。故人此地游,将其比县城。”(廉瑞琴见习记者戚虹鸿)
横峰白沙岭—返璞归真心灵家园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树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位于横峰县城北郊的白沙岭毗邻岑山国家森林公园,以水清、村美、林秀、民纯而闻名,境内自然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优美,是人们放飞心情,揽胜探幽的好去处。
白沙岭周家观景台周围是占地多亩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种植已初具规模,每当草莓、葡萄、西瓜等水果和蔬菜丰收的时节,很多城里人都会到果园里体验采摘之乐。
再远处是具有浓郁蒙古族风情的农庄,一边依傍着清澈秀丽的岑港河,一旁是生态保护良好的湿地公园,吸引着众多县内外游客,是使人返璞归真的“心灵家园”。“茂林修竹映村廊,飞禽走兽相对鸣”。白沙岭之美,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与生态完美结合。白沙湖是白沙岭村的核心景点,蓝色的天空,清澈的湖水,水中红鲤鱼结伴游戏,水边绿树成阴,房屋整齐亮丽,湖光山色秀美迷人。
沿着石阶缓步而下,两边是青石雕刻扶手,一座弯曲的小桥直通湖中央的怡心亭,在亭中品一杯清茶,听听民间小调,怡然自得。“红桥胜境远尘埃,人间仙境鬼斧裁,勾魂摄魄一奇景,如痴如醉入梦来”。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徘徊在乡间的小道,无论是前行还是回首,都让你置身于画苑之中。何必入名山走大川觅仙乡览古迹,盛着日月,装着春秋的白沙岭,就是你感受最美乡村、体验乡野风情、参与田园农事、聆听天籁之音的游乐天堂、心灵净土。(宋林峰苏代辉杨敬洲)
上饶县石人村—灵山脚下奇石动人
人道灵山美,而在灵山南麓却有着这样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村落——上饶县石人乡石人村。村内古建筑随处可见,青石条铺路的古街道古风尚存,百年前的古店铺依旧林立在古街道两旁。街西靠山有观音阁,阁前有万安古桥,过桥后有文昌阁,拾级而上,便是雕梁画栋、高耸雄伟的石人殿。
石人殿坐落在高大雄伟的石人峰下,殿宇始建于晋,扩建于唐,祭胡昭、刘太真、李德胜,因殿在石人峰延伸的山脉吕家墩上,山峰顶上有一天然石人雄观远方,故以“石人”冠名。殿分前殿、后殿,前殿统称为“雷殿”,后殿称“大高元殿”。大高元殿内有石井、石球,石井位于神龛之下,水质清澈见底,沁人心脾。
石人殿庙会历史悠久,每到九月初一至初十,浙赣闽皖数十万香客便会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灵山旅游的开发逐渐带动了石人村的繁荣。游客可以从“明清一条街”、观音阁、文昌阁、石人古庙、千年古戏台一路饱览丰顶园景区,仰视“石人”雄伟高耸,沿线返回至南峰塘,观光花岩石屋,登古道体验“飞流直下三千尺”壮观的瀑布、牛背石、神耕鸣蛙、神龟护丹炉,既领略了“深山藏古寺”的那股恬淡与悠闲,又体验了晨钟暮鼓迎来送往的喧闹气氛,还倾听了“灵山睡美人”神奇而又美丽动听的传说。
广丰区小丰村—远离喧嚣回归自然
小丰村位于广丰区南部,武夷山脉东段,与浦城县古楼乡交界。村庄依山傍水而建,周围山深林茂、水光潋滟、遍布奇峰怪石,有天然瑶池、龙潭瀑布、封禁山原始森林等景点,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一个古色古香、风光秀美的小山村。
走进铜钹山小丰村,一切都是原汁原味,真山真水,野情野趣。小丰境内有被历代朝廷明令封禁的封禁山及铜钹山寺,红军兵工厂、炮台遗址、梅溪关、通闽古道等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素有“小杭州”之美称。
这里,远离喧嚣,远离熙熙攘攘,远离人工装饰,有着一流的生态、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是回归农耕生活,品味自然生态的圣地。小丰有三万多株红豆杉苗,成片的铁皮石斛基地,清澈见底的天然瑶池,高悬的龙潭瀑布,纯天然的笋干和腊肉,正宗的土蜂蜜……
可谓是放松心情的好去处!村口的两棵千年古樟静静的立于溪旁,仿佛在向前来游玩的人们诉说着小丰的千年变迁和历史传奇。坐在农家小院,端起一杯铜钹特色茶,品赏最地道的茶香,分享一段最悠闲的时光。
玉山县锦溪村—历史悠久文化瑰宝
锦溪村位于玉山县境内的怀玉山下怀玉乡,故称花大门,后因溪而名。锦溪村历史悠久,文风鼎盛,历代文人辈出。锦溪塔、锦溪古戏台、花大门赣剧、怀玉砚、石拱桥更早已成为怀玉山中的文化瑰宝。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锦溪塔,至今有余年历史,该塔呈七层六面,塔身由青砖砌成,高达16余米。但因久经风雨,锦溪塔已有部分垮塌,且有砖块掉落。年,玉山县对锦溪塔进行维修,重装出发的锦溪塔安然地屹立在群山绵延深处,让世人感受着时间的浩渺,历史的沧桑。
锦溪古戏台坐北朝南,占地面积平方米。戏台额枋上浮雕戏曲人物、花草图案,雕工细致,栩栩如生。据当地人介绍,锦溪古戏台自清至今,演出活动非常频繁,民国期间最为鼎盛。锦溪的韵味,在花大门赣剧中萦绕。锦溪是赣剧唱腔的发源地,当地的花大门赣剧是中国剧种的活化石,也是江西省代表性文化遗产之一。锦溪的戏班曾先后称之为老六戏班、明树戏班、酉红戏班、酉坤戏班,后来也称之为玉山班演艺。演出的剧目有《彩楼配》《秦香莲》《碧桃花》《万寿山》《八仙过海》选段等0多个。朱熹曾在他的《怀玉砚铭》中说道,怀玉砚“发墨益毫,贮墨不涸,历寒不冰,盖歙砚之佳者”。因此,此砚深受历代文人雅士青睐,也催生了锦溪一代又一代制砚人。如今,走在锦溪,处处可见锦溪人制砚的作坊,体会着弥漫其中浓郁的文化气息。
德兴市桂湖村—古朴静谧风光唯美
两排鹅卵石建造的老房子,三五个孩子在青石板铺就的巷子里跳着皮筋;房顶的烟囱里炊烟袅袅,一群麻雀正扑腾着翅膀向炊烟升起的地方欢呼而来……刚踏进德兴市龙头山乡桂湖村,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一幅和谐唯美的乡村画卷。
桂湖的由来或许只是个美丽的传说,但历史上的桂湖确曾是个人丁兴旺、繁荣富裕的宝地。独拱石桥、明清古宅、古井,这些沿用至今的古建筑见证着当年的辉煌;“村内千栋房屋村外八百炊烟”、“三个半宗儒抵不上一个桂湖”、“买不到的东西到桂湖去买,卖不出去的东西到桂湖去卖”,这些口口相传的俗语更是对桂湖盛极一时的完美诠释。
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兴起,桂湖村的古桥、古宅及难得一见的石头房子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一批又一批摄像爱好者开着自驾车、扛着“长枪短炮”走进村里,房前屋后晒秋的大妈,荷锄归来的农民,古宅里哼唱的老人都成了镜头下的宠儿。晶莹剔透的特色小吃乌佬果,也随着镜头走出了大山,堂而皇之地走进各大超市专柜。
村里也加快了“旅游兴村”发展步伐,依托新农村建设,实施了“一河两岸”布局规划,通过“模范村民”评选等活动,引导村民对现存古宅进行保护开发,利用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优势,打造德兴历史文化古村落品牌。
余干县乌泥村—鄱湖明珠山水秀丽
乌泥村位于鄱阳湖南岸,距离余干县城8.3公里,是鄱阳湖畔的一颗璀璨明珠。乌泥村中心位置已打造出高标准的廉政文化公园——枝叶园。整个园区将廉政文化通过生态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廉政文化由“塘”、“墙”、“窗”、“石”组成。“塘”即池塘,由白色大理石砌成,池塘内装莲花灯,“莲”又寓“廉”;“石”即文化石,在枝叶园内比较醒目的地方,放置廉政文化石,上面刻有廉政名言警句;“窗”即橱窗,在枝叶园中心花园内树立廉政文化橱窗,主要以廉政教育为主;“墙”即文化墙,利用枝叶园区围墙的墙面制作廉政文化墙。墙上雕刻有梅、兰、竹、菊、荷、松,代表纯洁、高雅、气节。该园是余干廉政教育基地,也是该县的乡村旅游景点之一,每天游客络绎不绝。乌泥村围绕该县的旅游公路,整合新农村建设的布局,建成了秀美乡村景观长廊。同时,村里的房屋统一亮化、统一户型,道路统一绿化亮化,与村里的千年古樟——状元树景观带景点相得益彰,形成了新农村的美丽图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该县投资万元打造的乌泥怡水人家农家乐基地建成,乌泥村已成为全县及周边县市游客集餐饮、垂钓、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度假村。
(编辑:曹曹)
今日上饶
ID:JRSR
长按并识别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