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广船国际为瑞典STENA航运公司建造的吨成品油/化学品船A型13号船在荔湾厂区出坞,这是广船国际荔湾出坞的最后一艘船,标志着这个百年船坞将退出历史舞台。
年11月1日,广船国际荔湾厂区最后一艘新船出坞。广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通讯员钟伟摄
“说起这个船坞,应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广船国际的员工介绍说,据《广船志》记载,早在清朝末年,在珠江西岸,现广船国际西部厂区的船坞附近曾有一个小泥坞,由清朝两广水师提督直接管辖,专门修造水师木船,辛亥革命爆发后荒废。
工作人员在即将退休的百年老船乌前留影。广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通讯员钟伟摄
进入新世纪以来,该船坞经过扩建之后恢复了造船。在广船国际荔湾厂区内的这座船坞可建造6万载重吨级以下的船舶,在中国造船工业相对落后的时代,算得上是一个了不起的硬件设施了。但如今,与广船国际的南沙厂区比较,新建的两座30万吨级的船坞已经让她相形见绌。
年7月10日,在广船国际荔湾厂区3号船台建造的最后一艘船——5万吨的化学品/成品油轮“威士比大西洋”号命名下水,标志着广船国际荔湾厂区搬迁进入到倒计时阶段。广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摄
今年6月,广船国际荔湾厂区启动向南沙厂区进行产能搬迁,预计年中全部搬迁完成。广船国际南沙厂区规划为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造船企业,占地面积为万平方米,拥有大型船坞2座,平地造船生产线两条,吨龙门吊4台、吨龙门吊1台,规划设计年造船能力万载重吨。该厂区自年建成投产以来,已经建造各类船舶超过万载重吨。
广州市南沙区重点项目广船国际造船基地二期。广报全媒体记者黎旭阳摄
广船国际在完成产能搬迁之后,将充分发挥南沙厂区的硬件优势,加大在特种船、客滚船、中小型豪华邮轮等高技术船舶方向的转型升级力度,重塑“技术、安全、质量、成本和信息化”五大优势,实现新一轮腾飞。
广州市南沙区作为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对外港口,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广船国际董事长、党委书记韩广德表示,广船国际将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强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部署,并在深入研究《中国制造》等的纲领性文件的基础上,提出公司新的使命愿景。
来源:广州日报
如有删除请联系删除
报料
合作
美食
招聘(免费)
求助
小西a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