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统筹区域发展,加快建设宜万经济走廊,推动宜万同城发展,促进中心城区做强做大。
为更好推动市委全会精神落地,9月1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建设宜万经济走廊座谈会”。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鉴武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易斌、郑声宝,秘书长易咏春出席会议,各有关市直部门和县、区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他们都有哪些精彩的发言和深入的见解吧。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鉴武:
召开此次调研座谈会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把建设宜万经济走廊的一些原则性、方向性问题理清楚、搞明白,为市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重点回答这么几个问题:
◆建设宜万经济走廊必要性的问题。我认为,建设宜万经济走廊非常重要、时间紧迫。它是做大做强中心城的迫切需要,是打造赣西经济新高地的战略性布局,是实现宜春经济转型的发展需要。
◆建设宜万经济走廊可行性的问题。我认为,现在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条件,包括区位交通、历史文化、政策支持、产业基础等方面。
◆建设宜万经济走廊操作性的问题,包括目标定位、原则、规划、实施步骤等。我认为,宜万经济走廊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工业、农业、旅游服务业、特色小镇融合的新经济孵化带、引领区和示范区;要坚持规划引领、产业支撑、改革驱动、绿色发展的建设原则;规划上既要有产业规划、又要有空间布局规划,按照一个规划多个板块的思路全方位去打造;要尽快启动,先提出一些初步设想方案。
◆明确当前要抓的几项紧迫工作。(1)成立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及其他相关机构,配备人财物,尽快启动工作。(2)规划要未雨绸缪,城建、国土、环保部门要加强与上级的衔接沟通,确保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城市建设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生态红线划定与宜万经济走廊不相冲突,留足发展空间。(3)聘请专业机构,提出概念性的策划方案。(4)进一步统一思想,待条件成熟时,加强对袁州区、万载县的宣传引导,凝聚建设宜万经济走廊的强大合力。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易斌:
◆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尽快成立高规格机构,分头推进工作。
◆建设宜万经济走廊,不应仅仅局限于一县四区,应从规划层面就要考虑怎么辐射至三县(万载、上高、宜丰)四区,使之成为一条新经济、文化、有机农业走廊。
◆制定建设规划时,应突出功能布局,综合考虑产业、城乡建设、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
◆规划确定之后,应举全市之力做强主导产业,支撑宜万两地加速发展。
◆要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凝聚合力,避免推诿扯皮。
市国土局局长冷世民:
◆制订宜万经济走廊规划建设,当前是最好的时间节点,因上级国土部门正在考虑从年开始一轮新的土地规划,且此规划周期为15周年,我们可利用当前的时间空档,抓紧做好准备工作。
◆制订规划时,要改变传统观念,用好用足现有政策,避让基本农田,做到节约集约用地,防止成为新的圈地运动,造成大量闲置地。
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徐结强:
◆当前,生态红线的划定调整工作正在进行,要抓紧做好前期规划和调整。
◆定位要准。产业做大的同时,要注意紧密性。
◆要着力培养支持本土企业家发展,打造“有根”经济。
袁州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晓楚:
打造宜万经济走廊,对中心城、袁州、万载发展来说,都是大好事,意味着有了一个统一的、更高层面的发展平台。建议:
◆走向问题应认真研究。鉴于现有国道两侧高山较多、城镇不少,承载发展的空间已经受限。可否考虑不仅仅以国道为轴心,还从经开区到三阳到芦村再到马步新开一条线,一者此线路丘林较多,不影响保护基本农田,二者有利于辐射带动上高,吸引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