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万载赤兴书堂居然住了这么一位名人

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习凿齿

可以说是我国历史研究中不得不

提的一位名人。

作为东晋名儒,习凿齿博涉经史,曾著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习凿齿集》等著作。

在《汉晋春秋》中,习凿齿收入了《后出师表》,因此对后来考证《后出师表》的真伪,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他还专程去襄阳城西的隆中凭吊过孔明故宅,并撰写了《诸葛武侯宅铭》,其中记载了孔明旧居的情景,并论述了诸葛亮志在中兴汉室,追求统一大业的功绩,赞佩诸葛亮公正无私,执法严明,有功国家,造福人民。在成都武侯祠殿上,近代钟瀚为此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

称习凿齿为诸葛亮的异代相知,应该溯源于《三国演义》成书的过程。最初,西晋陈寿做《三国志》,尊曹魏为正统,应其直承东汉。但正如前面所说,在晋南渡后,习凿齿作《汉晋春秋》五十四卷,则改尊蜀汉为正统。虽然北宋一统中华后,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又扶曹魏。但到南宋朱熹,复挑起二者孰为正统之大讨论,并成功地一改旧制,尊蜀汉为正统。这种史学观一直绵延数百年,在《三国演义》里达到了一个巅峰。所以,蜀汉君臣同祀,共享千秋香火。实在应该感谢,这位东晋的史学家习凿齿。因此,称习凿齿为诸葛亮的异代相知,实不为过。

习凿齿这种辨证和正统的政治历史观,不仅直接影响了三国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以至《三国演义》成书,而且对中国史学和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理学家朱熹在《通鉴纲目》中,对习凿齿的这种观点,表示极为赞同;明朝榜眼张春则说:“(习凿齿)作汉晋春秋五十四卷,谓晋虽受魏禅而必以承汉为正,此乃千古纲常之大论也。”由此可以看出,习凿齿所撰的《汉晋春秋》五十四卷,在历史和史学上的价值与分量。(本段节选自百度百科)

而这样一位大名人,因避符坚之追赶,隐于咱们赤兴书堂(原名南溪)山中达八年之久,后来更是因为习凿齿在南溪建有读书堂而将南溪改名为书堂。怎么样,是不是对咱们这块风水宝地感到有点自豪了呢?

习凿齿传

  习凿齿年轻时就颇有志气,博学多闻,以文章著称。荆州刺史桓温召为从事,江夏相袁乔十分器重他,多次在桓温面前夸奖他的才干,桓温便升迁他为西曹主簿,关系亲密,待遇优厚。

当时桓温有野心异志。将蜀地一位通晓天文术数的星人请来,夜里握住他的手询问国家命运气数的长短。星人回答说:“国势正兴旺,国运也很长久。”桓温疑心星人难于直说,便粉饰言辞道:“如果足下所说是实,这岂止是我的福分,而且是苍生的万幸。只是今日话语尽可说明白。国家必有小小的厄运,也应该说出来听听。”星人道:“太微、紫微、文昌三星之气象显示如此。绝无忧患。到五十年以后就难以预测了。”桓温不高兴,便不再追问。过了一天,桓温送给星人绢一匹,钱五千文。星人便急忙奔告习凿齿说:“家住益州,受命远道而来,今奉桓公旨意自裁,无法使尸骨返乡。因为足下仁厚慈爱,请为小人备棺立碑安葬于黄土。”习凿齿问其缘故,星人说:“桓公赐绢一匹,是让小人自缢,给钱五千,是置办棺材之费。”习凿齿说:“足下差一点因误会而死!足下曾听说过干知星宿有不杀之义吗?桓公这是用丝绢跟足下开个玩笑,赐钱是供路途费用。这是让足下离开回乡而已。”星人大喜,第二天天一亮就去辞别桓温。桓温询问离去的本意,星人以习凿齿之言作答。桓温笑道:“习凿齿担心足下因误解而死,足下倒是因误解而得生。然而这真是三十年白读儒书,不如一问习主簿。”

  习凿齿累迁别驾。桓温出兵征战,习凿齿有时行军有时留守,所任职务,常常处在机要之位,任职理事颇有功绩,擅长写书信论议,桓温十分器重信任他。当时著名的清谈文章之士韩伯、伏滔等皆与习凿齿交情深厚。后来习凿齿奉桓温之命出使至京师,当时做丞相的简文帝也十分敬重他。返回荆州后,桓温问:“丞相会稽王是怎样的人?”习凿齿答道:“生平所未见。”与桓温旨意大为不合。因此被降职为户曹参军。当时有个僧人释道安俊逸善辩有高才,从北方到荆州,与习凿齿初次会见。释道安道:“弥天释道安。”习凿齿应声道:“四海习凿齿。”当时人认为这是绝妙对句。

  当初,习凿齿与两位舅舅罗崇、罗友皆为州从事。及至习凿齿迁职为别驾,其职位在二位舅舅之上,习凿齿多次为舅舅向桓温陈请升职。桓温到后来被习凿齿激怒后,便提拔他的两位舅舅相继为襄阳都督,却任命习凿齿为荥阳太守。

  桓温之弟桓秘也颇有才气,素来与习凿齿相好。习凿齿免去郡守之职后返回襄阳,给桓秘写信说:

  我离郡后于五月三日这一天抵达襄阳,两眼所见满是凄伤悲凉,全无欢乐之情,痛苦之事,本非书信言语所能表述得完的。每次省问家舅,从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孔明之吟咏;东眺白沙,思庞统之清音;北临樊墟,仰慕邓攸高尚的节操;南顾城邑,追怀羊祜爱民的风范;放眼遥望檀溪,深念崔州平与徐元直的友善;极目远眺鱼梁,遥想司马德操指教刘玄德的往事,未曾不徘徊多时,心中涌起无限伤感。抚摸车辕犹豫不前,感慨叹息而至哭泣。至于像魏武帝曹操在此置酒高会,孙坚在此身亡,裴秀杜预的故居,繁钦王粲的旧宅,这些往事遗迹如同星星一样呈现在眼前。那些猥琐寻常之辈,碌碌平庸之士,怎可以感动他们的心呢!

  芬香来源于椒兰,清音发自琳琅玉石。怀抱治世之才而做王佐者,必将流传其博大的余风;心胸高尚而勉行其德者定会有光明美好的遗事。像前面所提及的八君子,千载之下犹使人想见其为人,何况他们同今天相距不远呢!此一时彼一时也,怎知今日之才不如从前,百年以后,我与足下不会被后人视为平庸的刘景升吧!

  习凿齿的风度就是如此豪迈出众。

  当时桓温图谋篡位,习凿齿闲居襄阳郡里,著写《汉晋春秋》裁定正逆来节制桓温。书起于汉光武帝,终止于晋愍帝。写三国鼎立之事,西蜀作为汉朝宗室为正统,魏武帝虽然接过了汉皇位后又禅让于晋,仍为篡逆。至晋文帝平定西蜀,才算汉朝覆亡而晋朝兴起。引证晋世祖司马炎有炎兴之义,后主刘禅有禅让之兆,宣明天帝旨意不容许以势力强夺皇位。一共五十四卷。后因患脚病,便成为里巷残废之人。

  及至襄阳被前秦苻坚占领,苻坚平素多闻习凿齿的大名,便用轿子将习凿齿与释道安一起送到长安。相见后,与他交谈,十分欣赏他。赐赠礼物非常丰厚。又因为习凿齿跛足,苻坚给各镇的文书中说:“从前晋朝司马氏平定吴国,利在获得陆机、陆云二位才士;今日我平定汉南,所获得仅仅是一个半人而已。”不久习凿齿因病返回襄阳。又过不久襄阳邓州回归东晋。朝廷打算征召习凿齿,让他主管撰写国史。适逢习凿齿病死,此事便告中止。

  习凿齿之子习辟强,其才能学识具有其父的风貌,官至骠骑从事中郎。

▍信息来源:万载旅游

▍综合编辑:万载在线柠檬

▍法律顾问:汤水根律师

江西求理律师事务所

万载在线客服-

欢迎赐稿:

qq.







































白癜风的根治方法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jj/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