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有趣的万载农耕俗语,你都能看懂吗

白点风 http://www.zgbdf.net/

俗语,通常指在某一地区流行的且已基本定型的语句。农耕俗语,大多数是从事农业劳动的人们在长期的劳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因为俗语来自民间,出自口语,所以语句简练且多为形象化的表达。万载农耕俗语丰富多彩,言简意赅,有的幽默诙谐,有的饱含哲理,有的通俗易懂,有的含蓄隽永,在农村广泛流传和使用。

  笔者最近收捡旧书,发现一本薄薄的钢板刻写的油印本,这才记起年在万载中学就读初二时,地理老师常继周先生曾要求我们无论是家在农村还是城里的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必须走访农民,收集有关气象与农业生产的谚语。农村的同学方便询问家长,城里的同学就只能去找农村的亲戚了解了。老师将学生交来的农谚收集起来,由地理、理化、生物教师把这些收集的谚语作了一番整理,由教师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去访问生产委员和一些有生产经验的老农,加以检验和印证,最后经过两组教师和在校科普协会会员开会研究、讨论,做了订正,编写了这本小册子。书名为《万载农谚浅释初稿》。这本小册子在当时为我们对抽象难懂的气象和农耕知识加深了理解,比较容易接受,就是现在读起来其知识性与趣味性仍油然而生。

近日,在县史志办翻阅龙赓言于清道光29年(公元年)主修的《万载土著志》,在农事一卷里,读到了当时(距上述提及的油印小册子年,距今多年)有关气象与农耕关系的叙述。尽管时间与气象发生了不可预测的变化,以至影响农耕的变易,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改变或正在改变农业耕作习惯,但不少气象与农耕的谚语仍有参考价值,且其中的不少俗语还能为万载方言土语的研究提供资料。

现将以上两书中的气象与农耕谚语(俗语)有选择性地归纳如下:

  先熟悉24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试读以下气象与农耕谚语:   小寒大寒滴水成团,谓季冬寒气袭人,冰最易结。   春初之余寒气不减冬时,俗谓之倒春寒。   正月二十日宜雨,俗以此日为寒婆拾柴,雨水阴霾多而晴天少,棉衣夹衣早晚亦宜。   近惊蛰多寒,俗谓之冻惊蛰。   春分喜在社后,俗云:先社后分(春分)米谷价钝,先分后社,米谷长价。(立春后五日为春社,立秋后五日为秋社)   清明天气始和(暖和),俗云:清明断霜社断雪。   懵懵懂懂,清明下种。又云:桐树开花便浸种,老人不等后生哄。又有拦社种与清明种之分。浸种多在二月末三月初,俗云:三月清明前,二月清明后。清明日宜晴,俗云:光清明暗谷雨。   谷雨择姜娘栽之,俟(等待)生子姜,先收姜娘,以供食料。俗云:谷雨栽姜夏至收娘。

清明芋仔谷雨姜,芒种薯仔不要慌。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青蛙叫一句,莴麦长七皮。   七葱、八蒜、九菜、十麦(谓栽种时节)。   谷雨打死笋。俗以不能成笋者为死笋。   谷雨栽芋,一本一利。   早禾水漂兜,晚禾水漂腰。   千犁万耙,不如早栽一夜。   早禾要浅,二禾要深(指栽插)。   小满栽早禾,不够供鸡婆(错过季节无收成)。   禾怕午时风,俗谓影响受粉。   夏如在三月岁必歉收。俗云:四月无立夏,新谷粜过陈谷价。   立夏后开始农忙,天气或冷,俗谓为栽禾寒。此时,竹黄(竹文)可砍,俗云:竹黄不吃小满水。小满宜雨,俗云:小满小满,芒种不管(不怕下雨)。   芒种芒出,夏至禾出。   芒种宜晴,俗云: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   夏至起梅雨蒸溽(湿润),俗称梅雨天,砖墙地面皆湿润。若遇雨天仍有寒气,俗云:吃了端午棕,寒衣方可送(不用穿了)。   立夏后多雨,川谷骤涨,俗谓之发端阳水。   夏至不下(雨),高田枉耙。   夏至后逢辰日(上午七点至九点钟)为分龙,晴雨隔半里各别,俗呼为过路雨,雨不经时。俗又云: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   六月六日不宜雨,雨则生虫,俗为此日播官节,谓之晒播官。早禾半黄,俗云:小暑捋,大暑割。禾倒一半,麦倒全完(指高秆稻)。   三十五天秧,七十五天禾,不要问公,不要问婆,担得禾架去打禾。   立秋热甚,较三伏尤燥烈,俗谓之24只秋老虎。

  种豆宜早,俗云:处暑后,莫种豆。荞麦处暑后可种。俗云:处暑安荞,白露看苗。又云:白露白茫茫,荞麦公式(茂盛状)过行。时有蒹葭风起稍凉。俗谓之冻桂花。又云:白露秋分节,夜寒日里热。

  社日宜雨,俗云:春社无雨莫耕田,秋社无雨莫种园。晚禾至此结穗,俗云:寒露不勾头,割得归来喂老牛。   茶子可捡,俗云:茶树不空树,指茶桃方摘,花又开了。   苎一岁三刈(割)。四月刈者为春苎,六月刈者为月苎,寒露刈者为寒苎。大田收获皆趁霜降前,俗云:霜降不打禾,一夜落一箩。   十月宜霜,俗云:十月无霜碓臼无糠(谓来年虫害多,歉收)。   立冬日尤喜晴,俗云:立冬有雨无路行。又以九月初九、十九、二十九为三阳。有三阳无雨一冬晴之占。晴多天气必暖,俗呼为小阳春。   二月入冬虫蠕蠕然动,未尝蛰也。   冬至至长,夏至至短。又云:夏至日头晒过土。

来源:宜春新闻网、作者:易定国

责任编辑:邓超

审稿:青兰

小编

新闻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jj/9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