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我家的电视机坏了,你啥时候来帮我看看?”接到电话,朱牛根便捎上工具包,骑着三轮车匆忙出门了。今年41岁的朱牛根是万载县双桥镇绍江村人。自小双腿残疾的他,未曾体会过双腿直立行走是什么滋味,一直只能把小板凳当腿使,用手支撑着身体挪动凳子移步。年,他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不等不靠,凭借自身技能,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经营着一家电器维修店,日子越过越红火。
说起这家维修店,在双桥镇老街,一家简陋的维修店虽然不起眼,但对于朱牛根来说来之不易。之前,他挤在一个只有几平方米的小店里,由于店小知名度低,找他维修的顾客很少,一直是惨淡经营。朱牛根也想扩大经营,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生活,但苦于筹不来租金,于是想法迟迟未能实现。帮扶干部村支书朱冬茂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利用金融帮扶政策帮他申请了2万块钱小额贴息贷款用于扩大经营。见他没有营业执照,又帮他跑部门,将营业执照送到他的手中。看他行动不便,又帮他申请了轮椅方便出行。县里组织就业技能培训,朱书记也极力推荐他参加,学习家电维修的专业知识。
如今,小店店面扩大了一倍,经营范围也由过去单一的家电维修变成如今的维修兼零售于一体,如今生意是越来越好。每天,朱牛根早早起床,打理着小店。由于平时做事认真仔细,大家都知道他手艺不错,家里有什么电器损坏,都会找他,他也能随叫随到。遇着大电器不方便搬回家的,朱牛根还会送货上门。如此一来,他比以前忙碌多了,有时忙到一点多都还没吃午饭。“有时白天忙不赢,又碰上客户赶着急用的,只得晚上在灯下加班加点修。像这个电视机,客户昨天下午送过来的,屏幕有花点,今天中饭前要给他修好来,下午客户就来拿呢!”
生意慢慢好起来,朱牛根的收入也渐渐多了。到年年底,他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如今,店里的年收入已经突破5万元。谈及未来,朱牛根说,现在医疗帮扶政策力度这么大,等他闲一点的时候,就去北京、上海那些大地方治治腿疾,他也想像正常人一样,摆脱轮椅用双腿走路。
据了解,朱牛根因为小时候家里穷,没进过学堂。还记得那年暑假,父亲答应他等9月开学了就送他去读书,可到了开学那一天,父亲闷在家里,啥也没说。牛根难过极了,但他知道,父亲也是无可奈何。去不了学校,他便开始在家自学,向邻居家的孩子借来教科书,又要父亲帮他买来一本新华字典。碰到看不懂的地方,就请邻居家的孩子教他。为了给自己找到一项生存技能,他开始认真研究家电维修。听说谁家有废弃的电器,他都要搬来倒腾一番。凭着这股子拼劲,朱牛根自学成才,成为家电维修的一把好手。
“我的一生非常不容易,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我不认为当贫困户是件光荣的事,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更应该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不给国家拖后腿。现在,小店生意挺好的,平均每天能挣多元,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帮扶干部!”朱牛根说。
▍信息来源:五星党建
▍综合编辑:万载在线小周
▍法律顾问:汤水根律师
江西求理律师事务所
万载在线客服-
欢迎赐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