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30日下午,万载县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工作人员,前往宜春与被告人家属来了一场“零距离”的交流。
年8月我院受理了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被告人和被害人均为未成年人,在庭审中我们了解到被告人父母离异,长期脱离父母管教,养成了事事不与父母沟通,缺乏法律常识的性格,最终导致自己犯下了不可原谅的罪行,未成年人被告人在庭审上也表现出来对父母的不信任和漠视,认为父母已经放弃了他,在庭上失声痛哭。为帮助未成年人养成健康的心理,感受家庭温暖,少年法庭法官主动联系了被告人的家属开展“亲职教育”活动,借助家庭教育帮助被告人改造回家后能和父母保持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更好的回归社会。
被告人母亲诉说到“我不到二十岁生下他,当时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教育小孩,小孩一直在我父母那里,他的父亲也不怎么管他,我也因为生计长期在外务工,从小就很少与他沟通,长大了基本不和我们说话了。因为我小孩的父亲没有及时的找被害人的家属去道歉、积极赔偿,导致他没有获得一个更轻的量刑,所以小孩就觉得我们放弃了他,觉得我们不管他了、不要了他了,所以他在庭审上很难过,我担心以后他出来也不会回来找我们,所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工作人员听到后也是十分动容,看到了一个年轻母亲的不易,我们悉心劝导,告诉被告人的母亲,“小孩还小,出来之后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也会去劝被告人,不要埋怨父母,但是希望小孩出来的时候,你能想办法改善一下你们之间的关系,服刑期间也多去见见被告人,让他感受到你们没有放弃他,出来之后的日子还是很光明的,不是一片黯淡”,其后我们的工作人员,也给被告人的母亲讲了很多关于如何改善亲子关系的知识,并表示我们预期将会开展“亲职教育”的教育课堂,希望被告人的母亲能来学习。
最后被告人的母亲含着泪对我们说“谢谢你们,没想到你们对我们也这么关心,你没有来之前,我的心理很忐忑,我很为小孩着急,但是不知道怎么做,你们今天和我们聊了这么久,宽慰了我,我也学到了很多,我不会放弃我的小孩,我会在我儿子服刑期间,多学习一下如何建立亲子关系的理论知识,改善我和他父亲的关系,我也会去找被害人的母亲道歉,去获得他们的谅解,希望小孩能够早点出来,谢谢你们”。
万载县人民法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始终坚持贯彻少年审判“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大力开展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此次,万载法院打开了未成年帮教新思路,迈出了对未成年人家属帮教的第一步,后期万载县人民法院将以“亲职教育”+“临界预防”为抓手,强化提升家长监管的意愿和能力,帮助亲子关系改善,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供稿:袁家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