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5日,文澜阁《四库全书》安全运回杭州
图为抗战时藏在贵阳地母洞的文澜阁《四库全书》
原载:《世纪》年第5期
作者:吕洪年
年2月15日,杭州西湖畔珍藏着国宝《四库全书》的文澜阁修缮工程开工;22日文澜阁《四库全书》准备重印。人们在庆幸民族文化瑰宝得以保护、弘扬之时,不禁忆起在抗战期间保护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历史功臣陈训慈。
陈训慈(一)字叔谅,浙江慈溪官桥村(今属余姚二六市乡)人,陈布雷弟。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译、中央大学史学讲师、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年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先后创办《文澜学报》、《浙江图书馆馆刊》等。年主持举办“浙江文献展览会”,参观者达8万人次。“七·七”事变后,联络浙江大学、浙江博物馆等,创办《抗敌导报》,呼吁抗日。
抗日战争中,陈训慈为保护浙图藏书,主持组织抢运馆藏《四库全书》及古籍善本,避至富阳、龙泉,又组织抢运宁波天一阁9千多册藏书到浙南。新中国成立后,陈训慈历任浙江省政协第一至第六届委员、民盟浙江省委顾问、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90岁寿辰时捐献《丁丑日记》手稿及封各界名人信札给浙江图书馆。
文澜阁里有国宝
文澜阁始建于年。成书于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共缮写七部,分别藏于七处:北京宫内文渊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热河文津阁,是为北四阁;镇江金山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西湖文澜阁,是为南三阁。北四阁中,文源阁本毁于年英法联军火焚,文渊阁本20世纪40年代移至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本从承德移藏于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在“文革”中从沈阳故宫移藏于兰州,现存于甘肃省图书馆。南三阁中,文宗、文汇阁本太平天国期间被毁,文澜阁本则另有一番曲折经历。
史记3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