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万载看守所里的这位美女火了

从万载县监管系统第一位女民警,到如今看守所的教导员,主持看守所日常工作,最高峰看管了名男犯人,鲍惠敏被称为看守所里真正的女汉子。而她更愿意将自己比喻为高墙里的园丁,她说看守所犹如改造教育在押人员洗刷灵魂、悔过自新的一所“特殊学校”。

18年来,经鲍惠敏整理报送的余份在押人员和已决犯档案资料无一差错,负责监管的余名女性在押人员未发生一起监管责任事故,受到了上级监管部门的高度赞扬。

1、“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个子不高,能量却很大”。这是多数认识鲍惠敏的人,对她的评价。

圆圆的脸蛋上架副黑色的镜框,“你像个老师。”这是记者见到鲍惠敏的第一感觉,鲍惠敏拂了下额前的头发笑了笑。

5月15日下午,“吱”、“哐”,随着看守所严森的门禁一道道开了又关上,佩戴专门的证件,跟随鲍惠敏巡视的脚步,记者走进了万载县公安局看守所的监区。

这个监所并不大,但到处井井有条,物品摆放得整洁有序。鲍惠敏在这里工作了18年,足迹遍布了看守所每一寸土地,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受条件影响,监所的被子并不是统一的颜色,为了不影响美观,白天要求在押人员将被子折叠整齐,统一堆放,再用一块迷彩布套住。”通过钢筋窗户,鲍惠敏指着墙角的长方体迷彩布告诉记者。

借着巡视的间隙,记者了解了鲍惠敏在看守所工作的历程。

从警校毕业,鲍惠敏考入公安队伍,在基层派出所待了一年后,年2月一纸调令,将鲍惠敏从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好的集贸派出所调到了看守所,使她成为万载县监管系统首位女民警。

“当时还是个小姑娘,也没谈过恋爱,其实对于调入看守所内心是排斥的。”鲍惠敏轻声说道。

调入看守所后,鲍惠敏担任女子监号的专职监管民警,同时兼任所内勤。看守所的工作格式固定,枯燥乏味,时间性强,责任重大。监管民警天天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犯罪嫌疑人,这一切对于年轻的鲍惠敏而言确实是不小的考验。

有时在休息时间,若遇到办案单位送押女犯人入所,一个电话,哪怕是半夜,她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到所里完成为新收押人员的体检收押工作。

她记得,女儿四岁那年,有天晚上在家里,丈夫因为工作原因当晚没回家。她一人带着女儿,晚上突然所里来了紧急电话,要她回去处理。无奈之下,鲍惠敏把女儿哄睡着后,连夜赶到所里,把事情处理完,又连夜赶回家。好在这期间女儿没醒来,否则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那时‘太大条’了。”

18年来,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褪去羞涩和稚嫩,如今鲍惠敏身上展现着简洁干练的一面。

2、一口一个“兄弟们”

“其实都是所里兄弟们的担待和支持。”采访中,鲍惠敏时不时会冒出一句“兄弟们”。

从年9月份开始,所里不再收押女犯罪嫌疑人,鲍惠敏作为所里惟一一名女民警,每天与男犯罪嫌疑人打交道。也许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记者感觉到,工作中的鲍惠敏已无意识地将自己以“男性”自居了。

据统计,18年来,鲍惠敏经手整理报送的余份在押人员和已决犯档案资料无一差错,她负责监管的余名女性在押人员未发生一起监管责任事故,受到了上级监管部门的高度赞扬。

巡视时,鲍惠敏说,由于监管工作特殊,进入监区不得携带通信工具,也无法与外界联系。工作时,除了与在押人员谈话,还要定时巡视。所以经常有电话接不到。

不仅如此,在犯罪嫌疑人收押后还要第一时间进行谈话教育,密切掌握在押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化解监管事故隐患。

年,鲍惠敏被提拔为看守所的副政治指导员,年,她任看守所教导员。随着职位的提升,让她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了。同时搞好监管工作的劲头也更足了。

她分管所办公室和所内后勤保障工作,在其提议下,看守所完善了一批管理制度,特别是提出的1天2次入监进行安全检查的制度,在宜春市乃至全省监管系统都是首次,并被兄弟监管部门学习推广。

3、善于沟通的“心理医生”

在人们的印象中,看守所的监管民警由于长期与犯罪嫌疑人打交道,给人似乎留下一种凶巴巴、不近人情的印象。

而鲍惠敏总是以亲善、友爱和知书达理的形象展示在在押人员面前,真正做到了既讲究法律的严肃性,又不乏人性的尊重和关爱。

在加大对在押人员人性化管理方面,鲍惠敏在所内实行了在押人员生日庆祝制度。当某位在押人员生日时所里会送上特别的生日礼物,这一做法让在押人员津津乐道。

同时,她还加强了对在押人员的饮食调剂,由于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充足,有效杜绝了在押人员因缺乏营养而造成的体质下降现象的发生。

“看守所的职责不仅是要做好看押工作,还要做好谈话教育,履行管教干部职能,这关系到每个在押人员的思想稳定程度,关系到监所安全,一丝一毫马虎不得。”在谈到如何做在押人员思想工作时,鲍惠敏告诉新法制报记者,在看守所工作多年,天天和犯罪嫌疑人打交道,社会阴暗面的东西接触了不少,心中的义愤经常强烈影响着自己的情绪。但是,从管教干部的角度加强对每一个在押人员的教育,尤其在改过自新方面鼓励在押人员,努力唤醒他们的心底善念,引导他们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又是她的职责所在。

“每一个人的人性深处都有害怕触及的情感脆弱,我会分析每个在押人员的家庭情况及犯罪原因,然后结合他们的情况,与他们沟通。”

鲍惠敏说,她经常与嫌犯交流,一方面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让他们在这里待着安心,教育他们及早认罪,配合办案机关的工作,另一方面,从侧面打听同一监室内其他人的情况,“有的人可能比较关心自己的孩子,有的人可能关心自己的老人,针对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对症下药。”

善于人性深处的沟通,这是女性特有的细腻。正因为如此,鲍惠敏感觉自己成了“心理医生”。

4、家里家外的“鲍妈妈”

采访时,鲍惠敏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8日看守所所长调离,这半年来,身为教导员的鲍惠敏,主持所里日常所有工作。每天睁开眼,所里的吃喝拉撒都要考虑。在押人员睡哪一个铺位,情绪好不好都不能马虎。

这半年来,鲍惠敏深感肩上担子很重,总是神经紧绷着,而这种紧张情绪总被她无意识地带入生活。在家不苟言笑的她,常被婆婆问起,“是不是工作性质影响,导致不爱笑。”

如今,鲍惠敏的女儿已经10岁了。因为陪伴不够,身为母亲的她,经常会受到女儿的批评。

其实,看守所工作具有特殊性,工作期间,吃住在所里,每一位民警,都和鲍惠敏一样,类似这种有家无法顾及已是常态。除了自身外,有时她也会组织一些家庭型的集体活动,增进所里民警们的家庭情感,让家属多一分理解,也提醒民警们在工作与生活中,注意转换好角色。

作为所里的“鲍妈妈”,鲍惠敏总是在冰冷的规章制度下,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做好大家的“知心大姐”。当民警工作有困难时,家庭有矛盾时,家人不理解时,个人有问题时,总是少不了她的身影,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对工作特有的热情和熟练的技巧化解了一桩桩、一件件民警的头痛事、麻烦事,确保了整体队伍的稳定。

把女人一生最美好的十八年,献给了公安监管工作,回顾起来,鲍惠敏总是那么轻描淡写。而这些年,满足感和存在感的获得,便是每当看到众多罪犯或者嫌疑人,经过看守所矫治和教育后重新走向社会,被社会接纳的欣慰。

▍转载自:万载公安

▍来源:新法制报/文:张文娟/图:韩长明

▍法律顾问:汤水根律师

江西求理律师事务所

领导说了: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就涨五毛!

万载在线客服

欢迎赐稿:

qq.







































苯酚钠
白癜风可以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wh/3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