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烈日炎炎,吴牛喘月,我一直希望能寻找到如沉李浮瓜般的降暑之物,更希望去除心底的丝丝躁动。即使热浪一波波侵袭,也能使体温不为外界所紊乱,思绪不为芜杂所荼靡。
去西藏,是我很早就生出的梦想,即使曾被记忆的冬雪所埋藏。夏日正晌,它又从脚底生根发芽,仿佛童话中的巨型藤蔓,直通向很高很远的地方。去过西藏,也全然不会是梦醒时分,那些风土人情,碧水蓝天,将被我的余生长久描红和记念。
此次西行途经6省,耗时20天,净车程约km。我会以说明色彩(看图说话)较浓厚的方式,拾掇记忆中较深刻的部分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也谨此完成我记念的心愿。??????
??下面是我用地图无忧做的行程图,上手容易,推荐给大家。蓝线标注的部分是自驾,紫线火车,红线飞机。
.7.16
第一天
停驻地:丹江口
行程约km
这天是下午出发,一路向北。晚饭在十堰旁的丹江口解决。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有水有鱼,自然得品尝一下当地特色。寻高速出口边一餐馆,可自由挑选食材及口味。
主菜是两种鱼:当地人称白鱼和花鲢。等菜的时候,可见老板家的两个孩子在门口游戏。边上一盏旧碗,乘着残肉的鱼骨,引野鸟来食。我一走近,它们却倏忽散开了,大概是生疏闯入了味觉罢。我便悻悻回座。
不一会儿便上菜了,没有精致的卖相,均是家常口味。不过却有点睛之笔,那便是青花椒和当地的卤水豆腐。青花椒淡淡的涩麻味渗透出新鲜的清香:卤水豆腐浸满了鱼肉的鲜美,又以爽滑的质感释放出来。
香鲜,浓厚,辅辣,这一“赶路餐”可以说很好地体现出了湖北菜的特色。
??.7.17
第二天
停驻地:都江堰
行程约km
连夜赶路,从湖北滑过陕西的下颚,再爬上四川的右肩。
突然一声惊呼,进入自驾游非司机状态的我方才还在酣睡(推荐神器:头枕眼罩)??,仿佛一下子被钢针戳破了梦境。窗外混沌一片,一只需要一杯晨起的水唤醒的胃。原来,是到达了四川的门口——七盘关,驾车的刘叔兴奋地充当了一车人的起床铃声。而服务区前的减速杠,也很应景地行使了振动功能。结果是,一车人瞬间清醒。看来,具有3D环绕立体声及4D床震功能的闹铃,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新趋势。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也因此收获了今日份的惊喜——在四川的大门口迎来日出(此时的我还因初头而乐于解构现世的荣枯)。如此便趁着车少,在入口处和朋友小周交换了照相。
至于早餐,每个人特地添了一根小臂长的青辣椒,成功打消残存的睡意。刘叔更是解锁了一脚油门一百公里的大招。????
果然,没踩几脚,便到了都江堰。??
都江堰,旧版小学语文课本已然钟情。李冰父子当年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如今依然受用,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供四方游客瞻仰。
景区内晴空高照,游人交织其间,如干柴烈火,噼啪作响。山头的寺庙香火不断,江上的索桥雨雪不寒。人群秩序地流向鱼嘴,停驻,来一张特写。
鱼嘴,是古代水利工程中的分水建筑物。脊背上的鹅卵石是光滑的鳞片。地处江心,将汹涌的岷江隔为内外两江,颇有中流砥柱之感。得意之余,还吐一串象征胜利的水泡,“鱼嘴”之名实至名归。生长于斯,共存于斯,万载千年,融入自然法则。
转身,一眼望不到头的岷江,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人流。摇曳的观光车在其间穿行,杯水车薪。
其间浩瀚,甘用脚步来丈量情怀。
出了景区,魂断南桥。cos卡通人物的聋哑人与游客搭讪,有偿合照。肩膀上较为结实的触感,常引得游人有被偷袭的惊诧,回过头,更有被二次元破壁后的放声尖叫。聋哑人无法感知声响,热情不减地追逐受惊者。
奇怪的是,被吓到的大多是心理素质强大的成年人。
穿过南桥,是一条小吃街。流连于异乡美味,正餐全然可以省却。我在图示这家小店尝鲜了一种“人生第一次”。是什么呢?十年后看到这里,我大概还能追忆起“借助牙线棒吃这种美食”的有趣经历。
??.7.18
第三天
停驻地:道孚
行程约km
清晨出发,冒了小雨,在南桥边的小店下一碗四川特色的渣渣面,整个人都像被汤料浸润般暖和。
上车,慢慢潜入四川深处,海拔变高,山峦变矮。
旅途中收到的几条城市欢迎短信,全是四川的。这在我眼里,是博览会上的印戳,值得珍藏。
(最后一条接收于九寨沟,很遗憾当时没能前去一睹风采,更遗憾几天前在此发生的地震。两者加起来,更是遗憾。只希望灾区一切平安。)一路上,盘山的国道,仿佛机器猫的任意门,两侧都通往无垠的高原。小学作文里用烂的一句话“好景在路上”,在这里有了最直观的体验。不多说,上图。
这里的云无比单纯,这里的草无比世故。泊车是常事,取景是易事。在这里,自然的陶醉成为美的熏染。醉意上头,便有了骑马驰骋的希冀。
而友好且通情达理的藏族朋友,也便在路边开阔的平地上扎营,吸引我们入乡随俗。
我挑选的这匹白马,据说正是前些日子赛马节上的枭雄。然而它却没有一点架子,很温和地,载着我这个“不速之客”。
行到开阔处,藏族小姐姐主动提出帮我拍照,我的朋友小周似乎却出了状况。原来,趁这个工夫,马儿也不闲着,突然俯下脖颈儿吃草,吓她一跳。我弄清楚状况后,不厚道地大笑起来。在天空都触手可及的地方,一切都是如此肆意啊。
其实,在这人烟浩渺的地方,在感到豁达的同时,也附带着一丝孤寂。若是在豁达的边缘,找不到可以对此豁达的对象,何尝不会和吹出的肥皂泡一样面临着无助的破裂呢?
然而马群却不会。在没有客人的时候,水足草饱的时候,它们便聚成团,来舔舐对方的体毛。
下了马,四散的同伴都回到车里。
暖壶盖盛的热水,从身边递过来。
我们人呢?当被抚慰到到自己触碰不到的地方,也一样能感到苍穹之下的温暖。
??.7.19
第四天
停驻地:德格
行程约km
您可能会发现,今天的行程较前几天有小幅缩水。原因之一,是海拔不断升高,汽车产生高原反应。??(高原贴士:水笔会漏墨,零食会涨袋,人要备氧。)原因之二,是接近西藏,区间限速越来越平常。原因之三,也是最为显著的,雀儿山。
犹如甘孜与德格之间常年积雪的屏风,雀儿山的主峰可达米,汽车可及之地也达到米,这海拔已接近于珠峰大本营。
上山下山,仿佛穿梭在四季,沿途不仅需要对抗海拔,对抗颠簸的勇气,也需要频繁增减衣物的耐性。
当然,也总会有一群性格执拗的人,在稀薄的空气里负隅顽抗。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跑酷,越过所有牛粪,也何尝不是一件快事。
山坳处的玉龙拉措,藏语意思是倾心的神湖,据说是格萨尔王的爱妃珠牡的流连之地。长在生锈栅栏一侧的售票处,破落到聊胜于无,却衬托出仙境般的内景。泛着荧光的湖水,涤荡着牛乳颜色的鹅卵石。漫步其间,脚底脆响清晰可闻。
出了山,出了鬼门关,司机长舒一口气。
雀儿山隧道即将建成,年久失修的盘山公路便会废弃。
玉龙拉措,恐是愈加神秘了。
??wei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我在西藏呆的的这十一天
和木子萌鱼做朋友!
想说的都可以私发给我
点赞+分享给好旁友们=下期更多照片福利
allinall
每周六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