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分享之张智雄年万载县高考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传递健康和希望 http://nb.ifeng.com/a/20190527/7447319_0.shtml

黄斌寄语:

他,是万载中学第一届衔接班的优秀学子;

他,万载中学高考理科状元,以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

他,善于思考,喜欢阅读各类书籍,常常沉浸其中;

他,热爱数理化,高考理综分,数理思维满分的大学霸;

一路的学习和成长,一路的鲜花和掌声,在这个炎热的暑假,在这个中考学子、高考学子即将走向新的学习领域的日子里,让我们放松心情,一起来聆听他的故事。

个人简介:张智雄,男,江西万载黄茅镇人,年毕业于万载中学,现就读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年万载县高考理科第一名张智雄

◆◇◇◇

各位学长学姐们好,很荣幸被黄斌师姐邀请来给大家做一次分享。与已经在各行各业取得非凡成就的学长学姐们不同,我才刚刚完成大一的学业,除了高中阶段的学习之外,暂时还没有其他的成绩。所以本次主要以分享我的高中学习经历为主,同时讲讲我现在在大学的生活状态,最后给仍在中学奋斗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学习方面的建议。01自我介绍我是万载县黄茅镇人,年毕业于万载中学,现就读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我呢,大概就和人们印象里传统的理工男差不多,平时在学校主要就是与数学题作斗争,没事就喜欢自己一个人捣鼓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兴趣爱好就是现在年轻人普遍喜欢的游戏、动漫之类的,当然最大的爱好还是美食,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觅食。02学习经历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我小学一至五年级是在上海读的,后来六年级转回到家乡的黄茅中心小学读书,初中是在万载三中读的。当时的转学对于我来说其实还蛮有压力的,因为两个地方学习的知识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我还要在课余时间自己给自己补补课。后来在年4月份我被提前录取进入万中衔接班的,也是第一届衔接班的学生,同批录取的大约有人,分为两个班。当时就觉得十分兴奋,能够与全县最优秀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我还记得当时第一名被录取的是黄昊瞳同学,后来去了宜春中学读书。他在初中时就一直考全县第一名,可以说他一直是我们这一届学生追逐的目标,他去宜春中学读书之后也是与我构成了另一种竞争关系,后面会提到。进入衔接班之后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学校对我们的重视程度,最优秀的师资力量,更深、更全面的授课难度,以及在衔接班拥有最好的学习氛围。记得当时谢淘学长返校,学校还专门请他给我们衔接班做了分享。谢淘学长在清华大学优秀的学习成绩,丰富的学习经历当时真的是勾起了我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可以说在我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奋斗的种子。分享结束后,我们班许多同学还问谢淘学长要了签名。不过我当时比较胆小,没好意思要。接下来讲讲我的学习吧,我主要想讲一下我参加中学生物理竞赛的经历,这是构成我高中学习生活十分重要的、也是和很多同学不一样的一环。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我仍然认为这是我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记忆。刚进入衔接班时,老师和我们强调最多的就是学科竞赛,他们说现在清北很多都是通过竞赛降分录取的。中学生学科竞赛主要有预赛、复赛和决赛,分别对应市级、省级和国级,在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即可获得保送清北的资格,而在复赛中取得好成绩也能获得清北降分优惠。当时的我并不了解这些,不过是进入高中之后,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渐对其产生了兴趣,于是在高一那年暑假我在家里自学了高中范围的所有数学和物理知识。高二一开学便去参加考试,侥幸通过了预赛,在复赛中拿到了三等奖,也成为万载中学第一个高二获奖的学生。当时刚获奖,得到了不少老师的表扬,同时也听说黄昊瞳同学(上文提到过的)也得了奖,当时好胜心就起来了,于是在高二一年疯狂学习大学物理知识也同时了解竞赛。在了解的过程中我才意识到外面很多学生竟然这么厉害,就有点泄气,可以说是越了解越不自信,这也可能是我最终失败的原因。高二暑假,为了备战竞赛,我完全放掉了课内知识,甚至连布置的暑假作业都没完成,而赛前半个月我也选择了停课自习。这个阶段算是比较大胆的,由于停课,我课内成绩下滑得比较厉害,一次晚自习的英语测验差点考了不及格。最后考试的时候感觉还不错,题目做的挺顺手,考完对答案却发现有一道大题出现重大审题错误,没有得到分,最终与一等奖失之交臂。总成绩出来之后我得知黄昊瞳同学获得了一等奖,并且差一点就能够代表江西省参加决赛,这对我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毕竟我一直将他视为我的竞争对手。挺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一届,教育部取消了自主招生,改成了强基计划,因此黄昊瞳同学并没有获得降分优惠,听说他最后去了中科大。后来我得知他小学也是在黄茅中心小学上的,不过和我并不在一个班,小学成绩和我互有胜负吧。事实上,我和他并没有见过面,只是一直听说他的事情,并把他当作竞争对手,在此过程中,不断进步,这也算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吧。关于中学生参加竞赛这件事,我认为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是十分值得的。毕竟高中所学的知识并不算多,与其重复地刷题,不如学习一些别的东西。我认为学习竞赛最重要的不是多学习了多少知识,事实上,我现在的专业基本用不上什么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竞赛很好地提高了我的自学能力,为我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大大提升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提升在中学阶段可能不是很明显,但对于大学理工科学生来说每一项都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回到高中的学习。经过之前的失利,其实当时我也是有一些迷茫的,也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信心重建才调整回来了,然后全身心地备战高考。没有了竞赛,时间自然就多了,同时在学习竞赛过程中我的数理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所以成绩逐渐进步,最终高考发挥的比较好,考了全省名。高考结束后,我还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然而在面试中考察综合素质,我可以说是一个小镇做题家,别的啥也不会,结果面试成绩很差,没有通过。填报志愿时,有老师建议我填报北大医学部,但由于我对医学实在提不起兴趣便选择了复旦大学。03大学生活在大学,我明显地感受到了与高中的不同。大学的评价体系十分多元化,与高中的唯成绩论截然不同。我身边有对成绩不屑一顾、沉浸于自己的学习节奏的,有积极学习互联网技术的,有投身于学生工作的,无一例外,他们都十分优秀。我积极地参与了社团与志愿者活动,但也并没有放松学习,成绩保持在专业前10%。课外活动方面,我加入了学院的团委学生会中的青志实践部。我们部门主要的活动就是每周一次的火车站导航志愿者服务,以及不定期的敬老院,特殊儿童学校献爱心的活动。给大家展示几张我们活动的照片。

其实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感觉真的很好。像我们平时在火车站,各个年龄段、各个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人我们都能帮助到,每次成功的导航都能获得满满的成就感。而在敬老院、特殊学校的志愿活动经常会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我觉得这对于增加一个人的阅历是非常有帮助的。

除此之外,我平时生活中最喜欢的就是和室友一起去学校边上的五角场吃饭了,五角场几大商场的美食实在太多了,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也是为上海的繁华而震撼,真心觉得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很幸运,很希望以后也能留在这座城市里。至于关于我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之前群里已经有不少计算机或互联网领域的校友进行过分享了,我就不在这班门弄斧了。04学习上的建议因为很多细致的学习方法很多人都总结过,老师们也会经常强调,所以我在这里主要是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提出一些大方向上的建议。一方面,我觉得学习最主要的就是专注力,做一件事能够完全不受外界干扰就能提升效率,尤其是做事情完全沉浸其中的时候效率是最高的,这个可以有意识地去训练。由于学习竞赛,我花在课内学习的时间其实并不如一般的高中生多,但我做事情算是比较专注的,所以效率比较高。我有注意到在前天韩字新学长的分享中他也提到了专注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我这里想讲的专注与他讲的有所不同。我指的是单纯地做一件事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游戏的时候,有时候看看这本书觉得没意思,一个字都读不进去,又换另一本书,或者这个游戏玩两分钟没意思又换另一个游戏,最后发现无论是学习还是游戏其实都没有任何进展。这个时候效率是非常低下的,时间就白白浪费了。而有的时候当你读一本书完全沉浸其中的时候,就会觉得效率很高,知识全部都吸收了,甚至很多时候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你都注意不到。所以我觉得我们主要要训练的就是这种做事沉浸其中的能力。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一个比较好的训练方法就是阅读,读一些语意比较深的文章或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文章,一句一句读过去,每读懂一句都会收获成就感同时激励自己往下读。当然,一开始读不懂这么难的书也可以先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成绩比较优秀,了解外界比较多的同学,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保证自信。一些一、二线城市的教育资源是比我们丰富很多,那里的学生综合素质也很强,我参加过竞赛和强基计划,对这点印象尤为深刻。但在高考上,他们并没有太多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通过高考和他们回到同一起跑线。对于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学弟学妹们,我想说的是,大学里最重要的找准自己的方向,大学里选择实在是太丰富了,如果三心二意,无法专精,很难取得好成绩。早一点找准自己的方向,就比别人起步早一点。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全部内容。以前看各位学长学姐的分享,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生活经历都觉得收获良多。我看群里面其实并没有我的学弟学妹,也希望各位能够扩散一下,无论是给学弟学妹们还是给学长学姐的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够从我的学习经历中得到一些启发吧。

万中校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xw/1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