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年稻种发现地看金色秋收新华社图

新华社照片,长沙,年9月23日在“万年稻种”发现地看金色秋收这是8月30日拍摄的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寿雁镇的玉蟾岩遗址。(配本社同题文字稿)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新华社照片,长沙,年9月23日在“万年稻种”发现地看金色秋收8月30日,在湖南省永州市寿雁镇深田村,村民给水稻施肥。(配本社同题文字稿)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新华社照片,长沙,年9月23日在“万年稻种”发现地看金色秋收8月30日,工作人员驾驶收割机在湖南道县清塘镇濂溪大洞收割水稻。(配本社同题文字稿)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新华社照片,长沙,年9月23日在“万年稻种”发现地看金色秋收8月30日,工作人员驾驶收割机在湖南道县清塘镇濂溪大洞收割水稻。(配本社同题文字稿)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新华社照片,长沙,年9月23日在“万年稻种”发现地看金色秋收8月30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清塘镇濂溪大洞,成片的水稻等待收割(无人机照片)。(配本社同题文字稿)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新华社照片,长沙,年9月23日在“万年稻种”发现地看金色秋收工作人员驾驶收割机在湖南道县清塘镇濂溪大洞收割水稻(8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配本社同题文字稿)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新华社照片,长沙,年9月23日在“万年稻种”发现地看金色秋收这是湖南省永州市寿雁镇深田村的稻田(8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配本社同题文字稿)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新华社照片,长沙,年9月23日在“万年稻种”发现地看金色秋收8月30日,在湖南省永州市寿雁镇深田村,村民唐志龙(右)、何中庆(中)和唐平秀(左)在农田附近,准备对酿制好的“环保酵素”进行稀释,制作肥料。(配本社同题文字稿)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ys/17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