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江西春耕正在进行。正当田间农民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已经不再下地务农的72岁老人郭西灿,却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记录着他的“春耕回忆”。
郭西灿家住江西省万载县康乐街道北门社区,从事木工手艺已有50多年。近年来,他凭着自己的记忆,利用木材废料制作袖珍传统农具模型,已制作出木犁、耙、独轮车、纺车、石磨、水车等模型多件。这些“Q版农具”模型形象逼真,有的还能“动”起来。
先来欣赏几张老郭创作的“Q版农具”↓↓
老郭除了制作“Q版农具”,他还会制作一些诸如“牛船”的小物件,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老郭在当地小有名气,他的“Q版农具”总能引来很多邻居和游客的驻足流连。
老郭手工制作的这些“Q版农具”,不仅看起来“Q萌”,动起来更是十分有趣。↓↓
(建议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
老郭从事木工手艺50多年,看到今昔春耕的不同,他感慨良多。老郭希望能用“Q版农具”,展示出备耕的变迁。
多年来,老郭做的“Q版农具”已经足足装满了两大箱,一张乒乓球桌根本放不下。这些不算什么,最让我们“桑心”的是——他的所有宝贝拒绝对外出售。
为了保护他的宝贝“Q版农具”不被小偷摸走,老郭还在家里装上了摄像头……
Q版农具看似有趣,然而制作起来并不容易。老郭平时不戴眼镜,但他一做起“Q版农具”,他就戴起眼镜,显得特别专注认真。
老郭生活上过得比较马虎,但做起Q版农具时,却丝毫不敢大意。有时候一个细节没处理好,整个框架都要重做。即便是熟稔木工活的老郭,做一个实际尺寸的风车,也要用上四天时间。做一个“Q版风车”,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
虽然“Q版农具”看似千奇百怪,但都是由一些十分简易的工具制作而成。挑选工具的过程也得仔仔细细…
闲暇之余,为了让孙子开心,老郭也会做一些玩具给“小郭”。(下图为老郭展示他最新制作的弓弩玩具)
老郭还会种种花、打打乒乓球,翻翻相关的制作书籍。但是在老郭家中,他这辈子最钟爱的还是这些堆满整个屋子的木柴。
老郭之所以要做这些“Q版农具”,不仅是因为制作农具是他的一种爱好,更是为了让年轻人了解传统农耕文化,懂得祖辈稼穑之艰。
看过了老郭和他的“Q版农具”,让我们再移步江西万载农耕文化馆,去看看那里有哪些春耕回忆吧!
江西万载农耕文化馆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展馆设计顺延农耕发展历史的场景还原和实物再造,展现劳动场景,生产生活、民俗风情、地域文化。馆里展出了纺车、犁、三脚耧车、耒等多件农村农民使用过的农具。
游客通过体验各式各样的传统农具感受传统春耕文化。
尽管这些农具已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被机械所取代,但是我们要把古代劳动人民的这种在征服自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与不断创新的精神延续下去。当代“春耕记忆”之于我们,便是一幅幅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图景。
来源:综合新华社、万载发布
▍编辑:熊瑛 胡志宏;编审:辛冬妹
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想与我们分享,欢迎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jxycxww
sina.cn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