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又有一大批征文获奖了快来看有没有你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万载县委宣传部、万载县社联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征文活动。本次活动得到全县各地各单位及社科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共收到稿件篇,其中选送了29篇优秀稿件参加宜春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征文活动评选。我县荣获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3名,万载县委宣传部获组织奖。现将荣获一等奖征文文章予以刊发。

一等奖征文

滑动欣赏↓↓↓

后发赶超凭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凤凰涅槃”的实践与启示(以万载县潭埠镇为例)万载县潭埠镇地处该县西部中央,湘赣公路穿境而过。东临双桥镇,东南接岭东乡,西毗黄茅镇,西北靠白水乡,北至赤兴乡。全镇国土面积96.89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个村民小组,人口5.02万人。潭埠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还保留着湘鄂赣省财政部、粮公部和中共万载县中心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交通部等旧址,是共和国将军谢胜坤同志的故里。历来以花炮之乡、傩舞之乡而驰名。境内山明水秀、风光旖旎,森林覆盖率达65%,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绿化单位。90年代初,潭埠镇被誉为万载经济发展的“金三角”之一。然而,由于历史及诸多主客观原因,20多年来,潭埠不但没有“百舸争流铸辉煌”,反而“撑篙松劲步后尘”了,且一度以“六最”为人们所诟病:即,民风最彪悍、宗派最复杂、信访最烦心、安全最揪心、治安最扰心、环境最堵心。一段时期以来,群众怨声载道,干部人心思走,镇党委书记一茬换一茬,江山依旧,面貌未改,经济社会发展被周边黄茅、株潭、双桥等乡镇“无情甩边”,昔日的经济重镇一度陷入了“前有标兵,后无追兵”的尴尬境地。有人戏称,潭埠镇好比北宋王安石笔下的“仲永”:曾有“通悟”,今却“泯然众人矣”,令人徒增伤叹嘘嘘……面对这一惊人的反差,让人不禁要问,潭埠究竟怎么了?带着这个疑问,万载县委党校课题调研组数次走进潭埠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座谈和采访。我们剖研发现,潭埠镇从昔日“宝座”狠遭今日“滑铁卢”,其中“症结”在于“三频繁”:频繁的安全事故、非法信访让干部疲于应付;频繁的追责,让干部斗志渐失;频繁的主官调整,让潭埠发展迷失方向。“根源”在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没有根本落实,致使潭埠的镇村干部、广大党员思想萎靡不振、干劲不足,社会风气逐渐颓坏。潭埠镇果真“山重水复疑无路”?但值得欣喜的是,我们调研组也真实看到了该镇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党的十八大以来,潭埠镇党政班子正在“思痛、思危、思路、思通、思为”,正在“止痛、通堵、治乱、解难、融冰”。全镇上下正在卯足劲知耻而后勇,正在提振气奋起而直追,正在正本清源、激浊扬清、团结一心、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镇在极不容易中实现了不简单,在极不平静中实现了不平凡。下面我们就以年数据为例进行详细调研。经济发展方面。年,实现财政收入1.45亿元,化解历史债务近千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3.6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3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23亿元。民生实事方面。年,全镇共发放各类民政资金.03万元,新农合参保率达96%、新农保参保率达92%;率先开展“百家帮百户”活动,家爱心家庭结对帮扶户贫困户,完成异地搬迁81户人,实现脱贫户人和深度贫困村山塘村退出摘帽;新建启用镇中心幼儿园,解决了名学龄前儿童就学问题等,基本实现了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社会稳定方面。年,实现了无宗族派性械斗、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等“四无”目标。乡风文明方面。现在镇里人人思发展、谋致富,邻里关系、人际关系融洽和睦,文明、诚信、健康、守法等新风尚不断得到树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今,政令趋通、百业趋兴、社会趋稳、风气趋正、人民趋和……处在重大变化十字路口的潭埠正在发生着后发赶超、“凤凰涅槃”的悄然嬗变。而这一切,都与该镇党委、政府本着“诚信、服务、开放、透明、分享”的理念,破釜沉舟“四亮剑”,务实担当抓落实密不可分。立规矩,向干部作风“亮剑”从“群情激愤”到“群情振奋”,最突出的变化是人心思齐,议发展、谋发展,争发展年初,新的党委班子到位。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第一把火如何烧?潭埠镇的“悍、乱、散”现状“非一日之寒”,干部痛心,党员着急,群众埋怨,要想改变,非得一番“伤筋动骨”。顶着压力山大的重任,一连几周,镇党政班子成员逐个找干部,访能人,到乡村干部、党员家里聊家常,摸情况,问计于民。大家认为,潭埠镇的“悍”不可怕,“悍”也意味着潭埠人重情重义、敢闯敢干;镇里暂时有点乱,也不可怕,症结破解了,乱也会变成治。真正怕的是潭埠风不正、人心散、志气短、不思变。一个人要有志气,一个军队要有士气。要把潭埠工作搞起来,首先要把干部的“风”正起来,群众的心聚起来,在全镇上下形成一个承认落后,不甘落后,急起直追的合力和凝聚力。“治镇先治‘散’,治‘散’先治风,治风从镇村干部‘开刀’!”党政班子的思想得到了高度统一。于是,以“五查五治五促”、“五对标四对比”为主旨内容的整风“战役”迅速在全镇打响掀起。“五查五治五促”整作风:一查干部宗旨意识强不强,治瞻前顾后、拈轻怕重之病,促服务基层;二查干部工作激情够不够,治懒政怠政、为官不为之病,促效率提升;三查干部工作作风实不实,治弄虚作假、华而不实之病,促工作落实;四查干部自我要求高不高,治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之病,促作风好转;五查干部自我要求严不严,治作风漂浮、不讲规矩之病,促廉洁自律。重点整治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秀美乡村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七个重点领域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五对标四对比”换面貌:脱贫攻坚对标“精准”;环境整治对标“洁美”;宅改推进对标“存量”;集镇管理对标“力度”;干部作风对标“严实”,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对标比拼,村与村比、城管与环卫比、干部与干部比,比一比谁今天拆“三房”更多,存量更少;比一比谁的村庄道路更整洁、更清爽;比一比谁的扶贫工作更实、更有效;比一比谁推动工作在一线,从而形成“争先进、当模范、赛成绩、比贡献”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在整风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建立健全了考勤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机制,相继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党风廉政建设“十不准”、“十严禁”》、《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二十条”》、《重点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八项制度。同时,喊出了“班子向书记、镇长看齐,镇干部向班子看齐,村组干部向镇干部看齐”的口号。“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感必速”。镇党政班子领导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动党风政风民风明显好转。据一位镇里的干部说,“书记、镇长在这几个月里,节假日基本没休,回城也没有几次,都是扑在镇里、村里做事。领导都这样,我们更无话可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全镇干部精神状态和整体作风发生了很大变化,昂扬向上、锐意进取、富有激情的好干部多了;面对复杂局面,越来越多的干部敢于站出来,勇挑重担;在急难险重时刻,越来越多的干部不回避,不推诿,迎难而上。系百姓,向民生实事“亮剑”从“政府拉车”到“百姓推车”,最深刻的变化是政府的公信力提升了,干部群众看到了希望,提振了信心干事创业是凝聚人心的最好办法,而拆“三房”宅改工作就是潭埠镇当年的头等大事。年,全县拆“三房”宅改工作试点安排在潭埠镇。重点做好这项工作,既是县委、县政府的重大部署,也是潭埠镇当年第一民生工程;既是县委、县政府信任和重托,更是潭埠人民的共同期盼。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一致意见是:牢牢抓住和珍惜这次机遇,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做好拆“三房”宅改工作,如何让村民主动拆除退出废弃的旧宅是关键。既不能劳民伤财,又不能让无房群体流离失所。历来,潭埠的群众视土地、房宅为“金不换”、为生命。曾有群众坦言:命有一条,房子不拆!如何打开工作推进的突破口?在充分酝酿、集中民智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决心“两手抓”。一手抓软,软在“阳光宣传”,让潭埠人民看到未来新型潭埠的美好愿景及蓝图。为此,镇“拆‘三房’宅改”工作领导小组做足、做活了宣传文章。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谈心会,村村成立理事会以及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公开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ys/9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