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变迁看万载洞口村之变

仲夏时节,走进万载县马步乡洞口村,山间的村舍绿树掩映,处处焕发出勃勃生机,构成一幅和谐秀美的乡村画卷。昔日“穷山恶水”之地,蜕变成今日的“世外桃源”。去年,该村被评为省文明村镇、市文明村镇、市秀美示范村庄。

“近几年洞口村的变化可大哩,路修好了,环境美了,产业发展起来了,贫困户的生活改善了,这多亏了县人大机关的真情帮扶!”村民感激地说。

结穷亲真心帮

洞口村是马步乡偏远的行政村之一,过去由于村级组织涣散、基础设施薄弱,成为远近闻名的“后进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人,贫困发生率高达8.7%。

年以来,我县人大机关派干部分别担任洞口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足额划拨办公经费,保障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和23名机关干部与洞口村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积极捐资助学、帮助发展产业。结对帮扶4年来,累计为洞口村落实项目资金多万元,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多个,洞口村的产业迅速发展。

拔穷根开富路

“过去的村、组公路破烂不堪,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别说县里,就是乡里的同志说要到洞口都头痛,特别是石笏等几个小组,摩托车都难行。”提起洞口村贫困的原因,村党支部书记郭建禄深有感触。

年以前,洞口村通往马步乡及周边行政村的主干道坑坑洼洼,村内组级公路大部分是土路,崎岖难行;进村出村必经的石桥用了30多年,护栏破败不堪,桥面桥梁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修路修桥,成了洞口村村民共同的心愿。

如今的洞口村,通往周边村庄的主干线全部是4.5米宽的水泥路。除了主干线畅通,微循环也大大改善,村内18个村民小组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年以来,在我县人大机关的大力帮扶下,累计投入多万元,完成10.6公里村、组公路新建改造,实现组级公路硬化率95%以上。年,投资多万元的株树陂危桥改造工程顺利通车,同时还解决了3个村民小组的农田涵管堵塞问题。

除道路桥梁外,农田水利、公共服务、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面貌也焕然一新。4年来,先后完成灌溉饮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秀美乡村建设、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文化广场建设、移动信号塔建设、路灯全覆盖工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今的洞口,路是平坦的、水是清澈的、房子是崭新的。

兴产业奔小康

洞口村贫困发生率从年的8.7%降至今年初的0.2%以下,贫困人口从69户人降至2户3人,67户名困难群众顺利实现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从不足元增长至多元,村集体经济从负债累累到年稳定收入10万元以上,正是走准了产业发展这条脱贫致富的“快速路”,才创造了“一年见效,两年脱贫,三年致富”的“洞口速度”。

4年来,我县人大机关先后争取到10万元、养殖面积达50亩的小龙虾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并联系养殖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争取到15万元发展贫困户“一自主”种养产业项目,落实50户贫困户种植水稻、蔬菜,养殖猪、牛、羊、兔、鸡、鸭等,每年为贫困户提供牲畜幼崽,帮助销售农产品,贫困户人均增收元。

同时,依托竹山洞景区优势,采取“村党组织+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创办石语谷农庄,与66户贫困户签订了蔬菜购销协议,贫困户每年增收0多元,村级集体经济增收8万多元;投资40万元进一步扩大种养基地规模,今年种植马家柚30亩、马铃薯40亩、花生30亩,养鸡羽,可解决贫困劳动力8个,每人每年务工收入不低于3万元。这些资金项目的落实,让洞口村实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洞口村生态种养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强大动力,已初步形成“种养一体、三产融合”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信息来源:宜春发布刘绍昆高庆

▍综合编辑:觉律

▍法律顾问:汤水根律师

江西求理律师事务所

万载在线客服-

欢迎赐稿: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nianzx.com/wnxys/96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