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艳,毕业于重庆财贸学校保险专业,是国内保险事业第一批专业保险人。年,国内保险业刚刚恢复经营后不久,她就投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称“人保”),开始了迄今为止35年的保险人生涯。年,负责组建人保寿险重庆分公司,并任总经理至今。
35年的保险从业生涯,她任职无数,从业务人员到财务人员,从基层带队伍到分公司的处长、副总经理,从普通一员到分公司总经理。年至今,她见证了新中国保险业的变迁;以“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支军队”的建司理念,带领人保寿险重庆分公司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人保寿险重庆分公司多人、年保费收入30多亿的企业规模,是她的赫赫“军功”。坚守初心,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她用一次次跨越创造了令业界震惊的经营“奇迹”。
工作之外的鲜艳,热爱生活、爱好时尚,自信又知性。作为一个企业的掌舵者,尤其是保险行业,工作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在鲜艳看来,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处理好几种角色的转换非常重要。也因其亲和力,私底下员工们都亲切的叫她“鲜妈妈”。
四个阶段两次转折
与保险结缘源于老人保。年,国内保险业刚刚恢复经营,鲜艳即投身中国人保,至今其保险生涯已有35载。
从年加入人保,年人保分业进入寿险板块,到年组建人保寿险重庆分公司,再到年创造出人保寿险重庆分公司最好经营业绩,鲜艳的保险职业生涯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两次转折。35年,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严谨的保险从业者厚积薄发、久经历练的真实体现。其间,两次职业生涯的转折让鲜艳记忆深刻:一是年从财务转业到做寿险板块的个人营销;二是年筹建人保寿险重庆分公司。一个需要从零开始,一个需要从无到有,不一样的考验却是一样的带有挑战与压力。
年,美国友邦集团在上海成立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保险业成为了最早有外资全资企业进入中国大陆的金融行业,不仅带来了全新的保险制度和保险模式,也第一次将保险代理人制度带到了中国。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后,中国的保险代理人制度全面兴起,国内保险行业的竞争加剧。年,经国务院批准,老人保改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并在大陆地区设立三家保险子公司:中保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保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人保开始分业经营,整个人保开始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从事财务工作十年的鲜艳开始转业到了寿险板块,并从零开始转向个人营销工作。无论是行业上的洗牌、集团公司的重组还是工作性质的转变,对鲜艳而言都是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年,已是一分公司副总的鲜艳怀揣对人保的深厚感情,再次回到中国人保、回到PICC,“奉命”组建人保寿险重庆分公司,那一年正是保险行业竞争激烈的一年,光是进入重庆保险市场的主体就有5、6家,创历史新高。面对严峻的竞争环境和恶劣的创业环境,以简陋的地下室为创业基地,鲜艳带领着团队一路攻坚克难,成功组建人保寿险重庆分公司,并将团队从起初的几人发展到如今余人的规模。“这些年,也接到很多公司的邀请,但我一直对‘中国人保’、对‘PICC’有割舍不断的情结。我很幸运,在职业生涯中,能为这样一家优秀的公司服务。”鲜艳坚定的说。
“近三十年中国寿险行业在持续发展,为中国保险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经历了保险行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蜕变,经历了加入WTO之后,外资保险对国有保险的冲击,经历市场化后保险行业的飞速发展,也正在经历中国保险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腾飞。应该说,中国保险业越来越市场化,越来越国际化。”鲜艳对于见证了中国保险业的变迁,倍感幸运。
令业界震惊的成绩单
人保寿险重庆分公司自年成立(恢复)以来,实现了三年持平、五年盈利,打破了“七年盈亏平衡”的行业惯例,创造了令业界震惊的经营“奇迹”。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人身险行业和其他很多行业一样,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课题。在坚持保监会“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十二字方针指导的前提下,鲜艳带领着人保寿险重庆分公司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所谓的行业奇迹,一是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带动了寿险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二是得益于总公司的正确领导,创业初期,总公司就提出了“规模效益化”的发展思路,快速做大规模,争取市场主动权和话语权,推动公司业务发展和绩效提升;三是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的忘我工作和辛勤付出,从创业开始,我们逐渐形成了‘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留退路、全力拼搏’的三不一拼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全体干部员工。我想,这是我们能够实现三年持平、五年盈利的关键所在。”鲜艳分析到。
年,国内外的金融市场处于动荡变化中,国内的供给侧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人身险行业和其他很多行业一样,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课题,鲜艳认为,“如何在转型的一个大形势里面去抓住机会,顺应潮流”是人保寿险从分公司到区县机构的重要